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

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艺评战疫”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的方式抗击疫情的情怀,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坚定人们听从指挥、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征稿活动受到广大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支持。如下是专题征稿选载之五:


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

  2020年春节,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世事无常,本该热闹、祥和、安康的节日气氛,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彻底打破,无数白衣天使奋战在抗病毒第一线。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分忧。

  中国文联团结引领全国文艺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助力这场战“疫”。文艺家们或拿起画笔,或谱写诗篇,或制作小视频,在各自专业领域群策群力,发挥着应有的、独特的作用。

  音乐工作者们创作的数十首战“疫”歌曲由《中国艺术报》公众号于1月31号和2月2日先后两批集中推出,这其中,《生命线上的守护者》《逆行的天使》等歌曲赞美了医护人员;《平安相伴》《我相信》带来心灵的慰藉;《生命的期待》《永不言弃》等激励人们无惧风雨、同心协力。音乐人唱响了一曲曲生命赞歌,吹响了众志成城的战斗号角。虽然创作时间短暂,但其中不乏佳作,再一次彰显了中国音乐人在大难面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凡的创作实力。


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

  在这两份《战“疫”,音乐人在行动》的歌单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词曲作家何沐阳、栾凯、陈道斌等,歌唱演员王宏伟、曹芙嘉、韩磊等。他们也许好不容易完成了各类春晚的创作任务,正想给大脑放个假;他们也许刚刚离开大大小小的春晚演出舞台,正想回家与家人团聚欢度春节,然而,疫情突然来袭,无需号召、无需下令,音乐人自觉投入了新一轮的创作之中。他们之中还有一些来自基层的创作者,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也秉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用炽热的情感,空前的创作热情,贡献着一份力量。让我们聆听这些歌曲,感受来自时代的强音。


《爱是桥梁》守望山高水长

  今年春晚有一个临时增加、甚至来不及彩排的节目,类似朗诵却又不是诗朗诵,最后被定为情景报告——《爱是桥梁》。这可以说是央视奏响的抗击疫情的序曲。而同名歌曲《爱是桥梁》则是升华篇章:“从容面对死神的嚣张,担当无声驱散了忧伤……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你阻挡雨骤风狂。重放的笑容绽放彩虹,爱是桥梁链接起吉祥。爱是桥梁,链接吉祥,挽起相助守望,山高水长……”这首由曲波作词,杨青山作曲,王宏伟、王传越、王莉、汪正正等演唱的歌曲,用大气磅礴的曲调,展现了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团结一致携手并肩的爱的力量,宛若又一曲《爱的奉献》,将爱的精神再一次传扬。


《背影》平凡却蕴含无穷的力量



  陈道斌,著名词作家,曾创作歌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醉了千古爱》《兵马俑》等歌曲,作品多次入选央视春晚、“青歌赛”等大型综艺节目。他这次创作的《背影》,从独特的角度致敬所有逆行者的背影:“在太平的日子里,你最容易被淡忘。当你出现的时候,一定是在搏击风浪……不知道你的名字,想起你却有一种力量。不知道你何时归来,归来的时候,带着平安和阳光。”这首歌由栾凯作曲,曹芙嘉演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深情的曲调表达了对英勇无畏的逆行者们崇高的敬意、深深的牵挂和祝福与希望。《背影》旋律朴实无华,却给人无穷的力量。还有一首洪莉平作词、周爱雄作曲的同名歌曲,也对那些背影致以了崇高的敬意。白衣天使的美丽容颜被口罩遮挡,曲波、杨青山的另一首歌曲《口罩后面的美》另辟蹊径,这种美是精神的美,是医者仁心的大美。


安好无恙是你我最深切的《盼望》


【音频】《盼望》

  大年初五的早上,窗口洒进一缕久违的阳光。我的脑海中闪现出这样几句歌词:“花儿与小草都在盼望,盼望春回大地又见阳光;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盼望,盼望天佑江城中华自强。你安好、我无恙,这是你我最深切的盼望。”我先是把这首歌词发到了南京市江宁区音乐家协会微信群和全国音乐教师微信群里,当天晚上就被两位老师谱曲演唱,接着又被江宁区作协群、文艺评论家协会群转发,随后又被南京诗词学会官方网站转发;第二天,歌词抵达湖北新媒体文学联展;第三天又被推荐入选《中国艺术报》公众号的《战“疫”,音乐人在行动》作品集,仿佛插上翅膀一样,令我这样一个业余词曲作者深感意外的同时更加感动。为了这场战“疫”的胜利,我们的音乐人神速作词、神速谱曲、神速演唱录制,合舟共济、齐心协力,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然,还有很多歌曲特别是合唱歌曲因为不便于集中而无法立刻录制出来,但音乐人的脉搏连着祖国的心脏一起跳动。在响应号召居家不出的日子,我们用精神的力量抗击疫情。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最后再说一句:你安好、我无恙,这是你我最深切的盼望!


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


  作者:吴洪彬,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音乐高级教师,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琴韵心声》。


  选自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原创首发文章,未经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或媒介上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联系版权事宜)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法律顾问机构:北京永勤律师事务所。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