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大疫當前,國難時艱,

作為檢察青年的他們,

再次唱響了曾許下過的錚錚誓言。

初生牛犢不怕虎,

越是艱險越向前。

在社區疫情防控的前線,

他們正在用實際行動

書寫著屬於自己的青春絢麗詩篇。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李吉業,95後。他既是一名駐村工作隊員,也是院裡的團支部書記。他曾說,他為他的青春擁有一抹脫貧攻堅的重彩而驕傲。而今,他依然堅定地說,他為他的青春能在防控疫情的戰鬥中留下一絲足跡而自豪。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2月12日,是他返崗的第五天。五天前,他一直在自己的家鄉村參加疫情防控的包組包戶工作。當天,他在值守的路口,攔住了一位想要衝過警戒線外出的老大爺。經過一番詢問,李吉業一邊提醒大爺口罩要捂好口鼻,一邊鄭重地說道:“大爺,您前兩天出去購買過生活物資,家裡不缺必需品;今天出去只是因為麵條吃膩了想吃饅頭,這個理由太不正當了;更何況,您年紀大了,身體提抗力不如年輕人,何苦冒風險呢?

”如此有條不紊的勸說,令老大爺語塞。最終,老大爺踏上了回家的路。

工作單一如是,李吉業還要守到深夜。陪伴他的有昏黃的路燈、取暖的電熱器、一個擋風的帳篷和一份重如泰山的責任。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田幸,院裡最早動員大家儘早備好口罩的“吹哨人”。臘月二十八,她憑一己之力向武漢的朋友和醫院捐贈了2850個口罩。疫情如深水炸彈一樣爆發後,她一面代替縣外幹警值班,報送各種資料;一面又在各微信群號召有愛之士團結更大的力量為武漢協和、同濟醫院捐贈了10000個口罩。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鏗鏘玫瑰,超長續航。下沉社區防控疫情的通知下發後,她義無反顧的成為了第一批隊員中的第一位女幹警。至今,已是她無休息堅守崗位的第13天。從“屋簷下的站崗”到有椅子坐、有熱飯吃,到“擺攤兒似的值守”,田幸一直在聯繫、在保障、在落實,而她負責的那棟樓依舊優質完成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標。

戰場改變,初心不變。全員返崗後,田幸的“責任田”變成了離發熱門診20米的一棟樓,沒有可供開關的大門,她就用一輛單車臨時代替,守住這個關鍵的進出口。因人手不足,她需要一個人守一天,無人換,無人替...她說,不管困難多大,她都要堅守到疫情最後!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張嬛嬛,曾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史。她主動如實上報情況,自覺在家嚴格隔離14天。期間,工作群裡發出了下沉社區報名的通知,她毅然回覆道:我報名,隔離結束就上崗。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好事多磨。2月8日,她別來無恙,如約而至,青春的笑容在她臉上綻開了花兒。她值守的關卡,是一個“丁”字路口,私宅多,人員雜,緊挨著一戶確診病例家庭和一個有多名確診病例的小區。風險之大、責任之重可想而知,登記、量體溫、勸返,嚴格落實工作措施,風吹、受凍、不鬆勁,經受各種自然條件的磨鍊,她卻沒有絲毫退縮。晨星見過她的臉,夜空也瞧過她的影子,在這個危機四伏的路口,她樂觀、淡定、默默地忙著自己的一天又一天。


抗擊疫情,今日到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長陽檢察院的青年幹警們,

如果他們已決定

將一生都奉獻給檢察事業,

那麼在共同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請允許他們用青春的光彩

留下姓和名、

留下情和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