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真好就要相互負責

感情真好就要相互負責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絕大多數人們都能夠及時警示、高度重視,能不出門的不出門,能不接觸的不接觸。但也總有些人對各種警告置之不理,有的是真不在乎,有的則是雖在乎但卻怕傷了彼此感情。於是明知是武漢來的朋友,心裡擔心卻非要擺出一幅真感情不在乎的樣子,打牌、聚餐玩耍拍照發視頻,越是危險越要顯出更親近的樣子。結果是,真沒問題的還好,真有問題的,就因為這一段真感情,導致一連串的人被感染。

感情若是真的好,在疫情這等只信科學不信感情的挑戰面前,我們還是相信科學好一些。雖然網上報道的有的人到父母家只是隔門喊話,看後讓人心酸心痛;更有各種硬核標語稱“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等,讓人看了震驚,但事實卻證明,只要減少了一個帶病活動的人,就是保護了一個大家庭甚至是一個村一個社區。而疫情當前,敢於直接拒絕的,其實才是真感情,不僅是不必擔心被合理的拒絕而友誼或親情碎裂,更是在考驗相互間的真正理解與信任。如果你因為疫情而拒絕了一個朋友聚會的邀請,而他就此離你而去,只能說明你們的友情並沒有牢固到可以經受考驗的程度,更能說明這樣的友情只是對方自私的、不顧及你安全與利益的酒肉之交。所以,疫情當前的聚會邀請,該拒絕的拒絕,因此斷了的友情不是真友情,不斷的友情才更值得繼續投入真感情。

當然,如果是一般的朋友,那就更要很明確且負責任地拒絕了。像是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的後續,據北京市相關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的消息,一位老人在疫情期間還在棋牌室多次打牌,牌友們之間齊相聚共歡樂是做到了,結果是自己發病被確診了,跟她一起打牌的牌友也確診了。而現在,老人的兒子、兒媳婦、1歲的小孫女都已經感染了。為什麼當初牌友呼喚時不拒絕,為什麼還要呼朋喚友聚眾玩牌?牌癮是一方面,牌友間的相互遷就也是重要因素。相信現在的局面必然是牌友間的相互埋怨甚至指責,如果有更嚴重的情形發生,那必然是反目成仇。

還記得疫情初期見過一個視頻,幾個友舉杯並介紹,武漢來的姐妹,真感情,喝一個……讓人既感覺有些為表白而表白,為顯得鐵而硬著頭皮上,又感覺很無語,只能祝願他們的武漢朋友真的不帶毒。從疫情當前的實際情況下,春節前離開武漢的幾百萬人中,帶病毒的還只是很小的比例,但另一個角度看,各地輸入型的感染又都是有武漢接觸史。可見,當我們既擔心因拒絕而傷感情又感覺這確實是小概率事件時,結果就是小概率事件和極少數人,通過一路走一路傳播,而導致疫情的不斷加劇。所以,如果真的是有感情,自身危險係數高的人就應主動與朋友保持距離,除非是看似朋友實為仇人;而沒有危險接觸史等的人們之間,也同樣應主動保持相互間的距離,真的感情不需要在疫情這一刻維繫,真有感情者更應在疫情時刻率先亮明態度,不要把拒絕的壓力留給對方。

其實說這麼多,也只是為了告訴大家,真有感情就要為彼此的健康負責,理解彼此的心情,包容彼此的選擇。不敢拒絕的感情也就是不敢接受考驗的感情,只有能夠拒絕且拒絕之心理距離不會變遠反而拉近的感情,才是真感情。

當疫情過後,真正的朋友一起相約,不醉不歸;已經破裂的感情,由他隨疫情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