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18個月面世!為何WHO有信心為新冠疫苗按下快進鍵?

(健康時報記者董蕊)“首款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中國與瑞士日內瓦時差七小時,但是2月11日下午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的這句發言讓已是深夜的中國瞬間沸騰,“新冠疫苗”話題實時衝上微博熱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任何一條藥物與疫苗研發信息都能將國人的寄望點燃。但是同樣為WHO數據:疫苗的平均研發週期在10年左右,臨床試驗8年左右;SARS疫苗至今沒有完成臨床,何以WHO有信心為新冠疫苗研發按下“快進鍵”?

“18個月很可能是指完成臨床試驗並面世”

“我仔細看了譚德塞博士的發言報道。我的理解是,這18個月指的很可能是完成臨床試驗並獲批,這應該是WHO評估出的關於疫苗研發的最快最快的情況。” 資深病理及實驗醫藥專家、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研究副教授張洪濤,一直關注疫情進展並及時與媒體聯動科普,為祖國大眾解決了很多相關疑惑。在用了兩個“最快”的表達之後他告訴記者,世界範圍內,至少已經出現三家非常有競爭力的疫苗研發公司,正在不斷為新冠疫苗研發面世提速。他們是:Inovio,Moderna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

和傳統使用滅活或者減毒病原體作為抗原的技術路線不同,這三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創新核心技術,能夠大大減少研發時間。比如Inovio的DNA製備、Moderna的信使RNA(mRNA)製備、以及昆士蘭大學使用細胞培養產生的病毒蛋白製備,都不需要獲得病毒毒株,只用基於病毒基因序列即可開始研發。而2020年1月10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公共衛生學院就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傳染病預防控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合作公佈了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正是基於這種研發基礎,Inovio、Moderna認為可以在1個月內,開始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動物實驗;而昆士蘭大學的“理想目標”,是利用16周的時間完成臨床前研究,10周時間完成1期臨床,然後再用8周時間生產出20萬人份的疫苗。

世界疫苗競賽開跑,中國依然有望拔得頭籌

除了美國,疫情一線的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也都在積極投入研發製備。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等17家中國疫苗行業協會(CAV)會員單位已經開始新冠病毒的疫苗研製。而據新華社報道,英國牛津大學下屬的詹納研究所團隊正準備為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開展臨床試驗。可以預見的是,加入這場世界疫苗競賽的國家和公司只會越來越多。

但是即便競爭激烈,中國公司似乎依然有望拔得頭籌。因為疫苗的臨床試驗,必須要在大規模的感染人群(比如幾千例)的人群中進行接種,觀察其有效性。而這種臨床試驗環境,只有疫情一線的中國有。

“15年前,由科興生物研發的SARS疫苗已經完成1期臨床試驗,就是由於SARS已經被控制至消失,無法推進進一步研究。所以SARS疫苗至今未能面世。”張洪濤教授說,新冠肺炎疫苗可能也會面臨這個結局,“但是我們肯定是更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能夠儘快得到控制至消失”。

至於是否最終中國研究跑贏世界速度,張洪濤教授的觀點是最終成果或許屬於世界醫學。畢竟中國第一時間公開共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為多國研發提供了基礎;而一些外國研發機構比如Inovio也已經與北京艾棣維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展開合作,最後的成果肯定是雙方的。

中國與世界命運的共通共同,已經在這場全球疫苗的製備競賽中體現。而在這場疫情與生命的競跑中,我們也更希望是生命跑得更快,哪怕快到用不上疫苗、產不出疫苗。


審稿主任:楊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