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或延遲,假如3個月不上班,是你承受的極限嗎?

延遲復工、裁員、失業,這些字眼擺在眼前像針扎一樣!但不可否認,這些不是玩笑,對很多人來講,這可能就是要面對的現實。

每個人心裡都有本帳,想想房貸,想想車貸,再想想信用卡、花唄等,催款信息從不會遲到……

復工或延遲,假如3個月不上班,是你承受的極限嗎?

一、延遲復工

即使現在復工也已經是很遲了,比原來整整遲了半個月,這意味著半個月的收入就沒了。

可在實際當中,復工不可能是一刀切,只能是分批次,逐步復工。大部分省份的復工時間是2月9日開始,但根據這幾天的情況看,復工率都不高,尤其是中小企業。這不,很多人仍然宅在家裡。就算按照這個時間節點來複工,離全面復工還需要時間。至少應該在2月底,3月初了,這還是正常復工。

但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地方政府已經發出了延遲復工的通知。當然延遲復工梳理一下可以分為幾個類別。地方統一延遲,行業統一延遲,還有企業自行延遲。

地方延遲只是個別省市,如鄭州市、山西省最晚延遲至3月16日。行業延遲是根據行業的重要性分批次開工。企業自行延遲,是企業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做出的決定。

如果延遲復工,那真的要上班可能到3月底了。

復工或延遲,假如3個月不上班,是你承受的極限嗎?

二、裁員

剛剛復工,部分企業就在考慮裁員了。受疫情影響,普遍對2020年的經濟形勢持謹慎態度,尤其是上半年的經濟情況。很多中小企業本來就經營不容樂觀,抗風險能力差,受此影響裁員也是預料之中。如果您不幸在裁員之列,那隻能早做打算了。

復工或延遲,假如3個月不上班,是你承受的極限嗎?

三、失業

有裁員,自然有失業,但失業也可以再找工作。但不同的是這次會更加困難,求職者會增加,工資薪水也會跟著受影響。

復工需要時日,找工作更需要時間,這樣以來,至少也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如果三個月不上班,對很多人也許是難以承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