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九項措施指導文旅企業用好政策共渡難關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葉晨

昨日(2月1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了《關於全力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戰勝疫情穩定發展的通知》文件,全力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戰勝疫情、穩定發展。文件共提出九項政策,均與當下防疫工作背景下的文旅產業發展有關。

一、用好稅收減免政策

要主動加強與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對接,幫助文化和旅遊企業明晰稅收政策適用口徑和標準,用足用好中央和省深化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等一攬子減稅政策。指導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申請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疫情防控期間可延期申報納稅,確有特殊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文化和旅遊企業可申請辦理最長不超過3個月延期繳納稅款。因疫情防控停業的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免繳當月定額稅款。指導受疫情影響困難的旅行社、旅遊星級飯店、A級景區、度假區等旅遊企業,在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二、用好費用減免政策

要主動加強與發改、經信、財政、國資等部門的溝通對接,幫助文化和旅遊企業瞭解和掌握費用減免政策落實的實施細則。指導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申請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免。協調落實賓館飯店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政策,用氣、用水費用可在疫情結束後3個月內補繳。指導文化和旅遊企業用好房屋租金減免政策,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性房產(包括各類開發區和產業園區、專業市場、工業廠房、產業基地及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可免交2、3個兩個月租金;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租金,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

三、用好金融支持政策

要主動加強與金融辦、銀保監局等部門的溝通對接,幫助文化和旅遊企業準確瞭解和充分享受金融支持政策。指導受疫情影響較大、暫時出現還款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用好信貸紓困政策,可申請延期還款、分期還款、展期、無還本續貸等金融支持。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爭取在省級疫情防控一級響應期間免除文化和旅遊企業貸款利率;對疫情防控相關和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適當下調貸款利率,減免金融服務手續費;對因疫情影響產生逾期的企業貸款,減免逾期利息、罰息和違約金。

四、用好社保支持政策

要主動加強與人力社保、住建等部門的溝通對接,幫助文化和旅遊企業充分用好社保支持政策。指導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文化和旅遊企業,申請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受疫情影響的參保文化和旅遊企業,爭取返還1-3個月不等的社會保險費,月返標準按2019年12月企業及其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確定;因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文化和旅遊企業,可緩繳社會保險費,相關補繳手續可在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完成;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經營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未及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其職工補繳之後視為正常繳存。

五、用好勞資支持政策

要指導文化和旅遊企業認真執行《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實做好勞動關係工作的通知》要求,精準指導做好復工復產服務。指導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與職工集體協商,可採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穩定與職工勞動關係。指導受疫情影響在停工期間組織職工(含勞務派遣人員)參加線上職業培訓的文化和旅遊企業,可申報按照實際培訓費用享受不超過95%的補貼。鼓勵疫情防控期間,由文化和旅遊行業主管部門通過網絡課程等在線培訓形式免費開展導遊員、講解員培訓,提高導遊員、講解員業務水平。

六、用好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政策

要認真落實《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支持旅行社應對經營困難的通知》精神,組織實施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工作,暫退標準為現有交納數額的80%。被法院凍結的保證金不在此次暫退範圍之內。暫退保工作要在2020年3月5日前完成。

七、用好文化和旅遊發展資金

積極爭取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旅遊發展基金補助。爭取財政部門的支持,運用省級和設區市文化和旅遊專項資金,增設困難企業紓困專項資金,用於穩定全省文化和旅遊市場,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疫後恢復生產;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在爭取疫後重振專項經費的同時,爭取適當調整2020年度部門預算中專項經費的使用方式,鼓勵向大眾發放旅遊消費券,促進文化和旅遊市場的復甦。

八、用好文化和旅遊消費提振措施

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協調省級相關部門儘快制定《關於儘快恢復增信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 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各地也要爭取出臺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相關政策措施。積極做好準備,搶抓疫情過後廣大群眾更加關注健康、熱愛生命的有利時機,有序開放文化場館和A級景區,適時推出以“生態浙江·健康旅遊”為主題的旅遊活動,開展“浙江人遊浙江”優惠體驗活動;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推動旅遊消費活力釋放。大力推行線上線下文化和旅遊消費活動。利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契機,培育文化和旅遊領域網絡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消費新模式。利用“5.19中國旅遊日”等特殊時段,推出各類惠民措施,提振旅遊消費市場。

九、用好“三服務”惠企幫扶機制

要深入文化和旅遊企業調查研究,統計因疫情造成的損失,全面瞭解企業的困難,向企業宣傳防控疫情期間支持政策。積極尋求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爭取出臺針對文化和旅遊企業的專項扶持政策。建立省、市文化和旅遊部門領導聯繫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制度,支持各地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遊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4+1”重大項目建設計劃或省市縣長項目,主動協調解決重點企業在恢復生產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優化審批服務,對已審批的涉外演出項目,因疫情影響需要延期舉辦的,不需再辦理報批手續,以備案形式上報省文化和旅遊廳。2020年6月底前,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劃和地下文物埋藏區以外佔地5萬平方米以上的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承諾制前置審批;對生產疫情防控所需物資的新上投資建設項目,實行遠程前置審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