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十八歲天天玩遊戲,不懂得感恩。怎麼辦?

95271456324


現在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這樣!順其自然吧!國家若不徹徹底底關閉遊戲,這些個孩子們都會變成會動的不長人心的木偶!


雲峰40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近幾年孩子事件越來越嚴重,甚至很多孩子遇到問題都容易走極端,他們完全不顧父母會有何感受?18歲的兒子天天玩遊戲,這樣的情況有多少時間了?這是抑鬱症的前兆,如果嚴重,建議看醫生。

為了忙工作,把孩子完全放養或者隔代教育。

我家大寶12歲,從去年開始就有點叛逆,所以我就找了很多資料,來學習孩子們這個年齡段的心裡情況,學到一半的時候,我就發現,前段時間網上最火的那句話更加真理:“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如果複印件上有問題,請在原件上找原因”。

家長肯定一直忙工作,忽略了孩子內心的世界,沒有幫孩子樹立人生的目標,孩子心理有問題時,也沒有及時溝通或者幫助。孩子就容易把內心封閉起來,通過遊戲來發洩。

天天沉迷到遊戲,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孩子天天玩遊戲,因為他想的東西在現實中等不到,比如獎勵,表揚等,或者他在生活遇到了挫折,玩遊戲能讓他逃避問題。這樣的孩子問題很嚴重。

很多父母非常頭疼孩子叛逆期,說孩子如何不聽話等等,還有很多說人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孩子愛玩手機有因必有果。如果父母多抽空陪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孩子心裡不空虛,孩子能感覺到很深的愛和關心,這樣的孩子還會天天沉迷手機嗎?

孩子天遊戲怎麼改變?

孩子不聽父母話,那麼請問,你們能安靜用心的聽聽孩子的想法嗎?我也是因為育兒遇到很多問題,才不停的學習親子課程,才知道孩子的很多問題,也是因為我們父母的過度批評責罵中害了孩子。想要真正的愛孩子,就要要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要多學習親子課程,多尊重鼓勵孩子,相信孩子。父母先學習改變,孩子一定也會變成你希望的樣子。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果有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音頻親子課程和中醫育兒方法,有需要的請關注留言。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看到題主的這個題目,想起了剛放暑假時和自己孩子的一次談話。

“再有四年,你就十八歲了,我和你媽可以不再管你了。沒有意見吧?”我問孩子。

“那是你們的事,但是你們還得管我四年,法律有這樣的規定。”孩子回答。

我知道沒有必要談下去了,在孩子心目中,法律規定了做父母的義務,他沒錯。但是他不知道,這十四年內,作為父母我們給了他最好的,但在他心目中爸爸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哪裡需要感恩?當時我只有一陣陣的揪心。

我想題主也是這樣的心情吧?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正常,這個社會真正懂得感恩的能有幾個?曹雪芹先生在《紅樓夢》中早就說了“痴心父母何其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可問題是你家孩子還沉迷於網絡遊戲,這可是個大問題。

是誰造成了孩子不懂得感恩?

一、是父母,是爺爺奶奶,是所有慣著孩子的親人。自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除了天上的星星摘不下來,我們哪一樣不是盡其所有的滿足孩子?吃最好的零食,穿最好的衣服,玩最好的玩具,生怕孩子受到哪怕是一丁點的委屈。孩子從小就理所當然的享受這一切,哪一天沒有達到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哭鬧,於是家長們馬上又會滿足孩子。

我們都記得孩子的生日,送給孩子昂貴的生日禮物,孩子可曾記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哪一個的生日?可曾有過用自己的零花錢送給我們什麼生日禮物?沒有過,從來沒有!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的生日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你們可曾教育過孩子其實他也應該這樣做呢?沒有,在你心目中,他永遠只是個孩子。

二、是我們的教育。家長和學校重視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告訴過孩子,他為什麼可以安安靜靜的坐在學校,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為什麼能夠在遊樂場盡情玩樂,為什麼可以有好吃的零食、能穿上漂亮的衣服住上舒適的房子,這一切於孩子都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知道這一切其實有太多的人在付出艱辛的勞動,更不知道這個國家和社會給了他們什麼,又怎麼能有感恩的概念。

究竟該怎麼辦?

一、理直氣壯的告訴孩子,父母有養育你的責任,但沒有滿足你一切的義務。作為家長,能讓你吃飽穿暖送你上學就已經足夠,不要給我提什麼別的要求。你有你的需要,父母也有父母的生活,你不能要求我一切都只能為了你。

二、18歲的孩子,天天只知道打遊戲,你可以打你的,但是你已經成年,父母沒有義務再養著你了,從現在開始,你必須繳納生活費,你得自己照顧你自己的生活。

三、你已經18歲了,你有幾條路可以選擇:

1、可以去當兵,如果你的身體條件可以過關的話;

2、可以去打工,自己養活你自己;

3、可以去上學,如果你覺得還有這種可能的話。

就是不能再呆在家裡!

家長必須這麼做,不要擔心孩子會怎樣,相信他不會這麼脆弱。不要把他再放在身邊了,在你們身邊他只會成為一個巨嬰,而你卻沒有辦法照顧他一輩子!

至於感恩與否,現在不要做什麼要求了。從現在起的若干年內,家長要想辦法讓他恨你們,等到他有了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時候,孩子自然會懂得父母現在的苦心,自然會感恩你們的。就是他不感恩,又何妨呢?畢竟他是你們的孩子。


教育至上


我家兒子還不到17周,剛讀大一,從初中就叛逆超愛玩遊戲,今天發朋友圈說:很後悔以前沒好好學習,對現在的大學不滿意。以前都說破嘴讓他努力學習,就是聽不進去。看到姐姐的大學比他的大學好很多。感受大學裡的氛圍也不同。不過現在醒悟還不晚,大學好好學還有機會。加油


奧特曼wen


我也有個兒子,差不多也開始叛逆期了,一不如意就頂嘴唱反調,現在假裝要打也會還手,當然就只是拽著我的武器。氣的我也是暴跳如雷,之後一邊罵一邊講道理,往往第二天就會收斂很多,因為才12歲,所以這個方法還有效,等18歲還這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是慢慢的找他談心吧,分析給他聽,畢竟他也是個大人了,應該能聽進去道理並反思吧


徐媽的平凡生活


家長不要放棄孩子,他還沒有走入社會,最好幫他,提前感受一個社會的殘酷。

還記得前段時間,一高考生出考場,就給媽媽跪下了,感謝母親多年培養他的不容易,自己最好以很好的高考成績,給了母親最好的解暑良品。

天天玩遊戲,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多是被父母,從小嬌生慣養長大的,驗證了那句話:“慣子如殺子。”

1

與孩子推心置腹的談一談

十八歲的孩子,他能聽得懂任何大道理。他的這種過於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是在害他自己。而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人的鬥志就會消沉,人生就沒有人其他追求。

為了家長的愛,更是為了孩子以後的人生路,必須與孩子說明,現在這樣不行,從小在蜜罐里長大,但遲早要步入社會的,社會上的人,不會給他蜜吃,也不會處處順著他。

2

帶他到火車站去看一看,問問他將來的打算

火車站,絕對是教育不努力學習的孩子的最佳場所。

我一初中同學,雖說不玩遊戲,但也是好嬌生慣養的,不愛學習。而他爸爸怕他不說好,就把他帶到人來人往的火車站,

他爸爸對她說:“看到了嗎?有的人穿高級服裝,拉個箱子的,有的人只能背個蛇皮袋子。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得將蛇皮袋子。”

以前家庭條件不好,孩子不好好學習,我還聽說過,讓孩子挑大糞的,孩子看到父母的不容易,下定決心好好讀書;還有讓孩子自己去闖蕩江湖的,最後他自己就會發現,讀書是簡單最便捷的,改變命運的方式。

所以題主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接下來的生活,是繼續打遊戲,還是學習拼一把,改變自己的人生。

3

問問孩子的興趣所在,支撐一下

如果孩子打遊戲,打得非常好,可以開導他,去學個遊戲專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比如遊戲編程,動漫製作。十八歲,正是學習能力和精力最旺盛的年齡,學什麼都非常快,只要用心,不怕學不會。

如果學好了,他會看到自己的成就,就會想到這一切都是父母給的,就會學會感恩。

畢競18年來,孩子沒有吃過苦,而且都是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如今養成巨嬰。所以家長必須狠下心來,堅決讓孩子自己選擇一條路,避免一生悔恨。


祝願題主的兒子,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這裡,楊楊爸以微小的力量,呼籲更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不能過度寵愛孩子,會變成溺愛,最後演變成害,倡導科學育兒。


楊楊爸親子驛站


18歲了,都已經是成人,表現成這個狀態,真的只剩下一聲嘆息。

究其原因,也是從小就沒有在他的心裡建立起感恩意識,規矩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其實,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真的是很多很多。這個孩子也只是玩遊戲,不懂得感恩,更有甚者不但不懂得感恩,啃老,而且還對父母極大的不敬,甚至違法亂紀。

現在他已經18歲了。說真的,父母已經無力再管他了。

大量的事實證明,這樣的孩子在短時間內根本沒有什麼能夠讓其轉變的辦法。但凡說得天花亂墜的辦法大多都是雞湯猛藥,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很多孩子直至自己成了家,當了父母以後,才慢慢的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感謝父母。

很多孩子,當自己擔起生活責任,為人父母之後,才逐漸的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才能真正的理解當年父母的不容易和自己的無知。但現在,就想一下子讓他們醒悟幾乎是不可能的。

作為父母,面對孩子這樣的表現心裡焦慮是很正常的。但說真的,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說又說不得,打又打不得,管制又管不了,講道理他又聽,所以真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如果他不願意學習,不想上學,那就趕緊讓他出去做事。通過做事才有更多的機會,與更多的人建立關係,與更多的人溝通交流,才能慢慢的體驗和感悟做事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只有做事,才能避免他虛度年華。只有做事情,才能激發他的活力。

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話,建議送他到部隊去當兵,讓他在部隊這個大學校裡學會,怎麼做人,怎麼生活。



家長必須要堅持三個原則。

第一,盡力而為,不刻意而做。

孩子你已經養到18歲了,已經是成人了,他完全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自己的價值判斷。對他的教育管理再會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大包大攬,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事無鉅細的操持和操勞,只要做到盡心竭力就行,不要刻意的為孩子代替什麼。是他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父母不要包辦代替。



第二,拒絕無限度的滿足和巨嬰式的供養。

必須和他攤出底牌:現在他還沒有能力立足,也沒有能力來養活自己,父母可以暫時給他提供適當的生活資料,但不能無限度地滿足他的慾望和需求,更不能像巨嬰一樣把它供養起來,抱在懷中,呵護起來。他現已經是成人了,應該有責任擔當,應該為家庭分擔一定的責任,即便暫時擔不了什麼,但至少應該學會管理好他自己。



第三,平等交流,把正能量和正方向指給他。

兒子現在已經是一個大人了,再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和他進行交流,該講的道理給他講清楚,該說的話給他說明白,至於他怎麼判斷,他怎麼理解,那完全在於他自己。只要父母把正能量和正方向指給他,接下來怎麼走,那完全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沒有義務,沒有責任,也不應該,再幫他設計道路,攙扶著他走他的人生路。




教育探微


孩子十八歲了,思想成熟度不夠,處於非常叛逆期,跟他溝通注意方式,埋怨式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逆反心。建議家長從三方面入手:

一,多找些沉迷遊戲的反面教材,跟孩子上一節深刻的思想教育課,讓孩子明白過於沉迷遊戲的危害。教育孩子如何理性玩遊戲,如何養成良好的自制力,讓他明白良好的自制力對往後人生有著怎樣的深遠影響。

二,不懂感恩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當教育造成的。很多家長喜歡採用上帝式的教育方式:我生你養你,你都要聽我的,因為我都是為你好!其實這種教育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小的時候能力不夠,沒有辦法只能屈服。孩子大有能力還擊了,你說的任何一句話,孩子都聽不進去。作為家長一定要懂得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先自己去形成人格,父母來糾正孩子的不恰當的地方。還有部分家長喜歡事事包辦,盲目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會養成孩子的貪婪心理,認為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的,絲毫不懂換位思考。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做父母的應該從小開始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從自己穿衣服、自己盛飯、自己做家務開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他現在的生活都是父母辛苦付出換來的。

三,帶孩子去做義工,去福利院,去各種愛心機構。做義工很能培養孩子的愛心,感恩心,磨鍊他們的意志。他們在參加義工活動中所領悟到的東西遠比父母天天叨叨叨有用得多。讓孩子走出去吧,意想不到的驚喜也許就在前方等你。


蝸牛慢悠悠


做父母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遠行,要知道人變窮大多是因為不學習,所謂窮人不學窮根不斷,富人不學富不長久,如果您小孩還在上學,上策伐謀,業精於勤荒於嬉這句話他應該懂。您勸他收拾好心情,以學業為重,爭取考個好大學,到大學裡去玩,每個月除生活費多賞500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他稍有動心,記得每天陪著他學習,反正再苦也只不過是一年半載的事。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已經擁有的卻不懂得珍惜,世人都是這樣,如果怕孩子不懂您為他付出了多少心血,那最好就不用再做了。若孩子現在已經不上學,18已成年了,還天天玩遊戲就很著急了,父母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做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其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父母就越成功。可以考慮安排孩子到外面居住,房租早期您付,讓他開始一個人生活,慢慢斷其餘糧,爭取讓他後知後覺,奮發做人,找份吃飯的工作就可以。必要時如果有條件,要舉家失蹤一段時間,說沒工作了也好,說經商破產也罷,反正要讓孩子知道他沒靠山了,讓他知道,人生的路最終還是要靠他自己走出來。



在山一原


這種情況沒辦法一步到位解決,必須借鑑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不過對於解決問題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因為這不是孩子一兩天就養成習慣,這是長期以來量變促成質變的問題,無法馬上矯正。

對於這種情況我早已司空見慣。在我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人,甚至是年紀比我還大的小青年,在自己20來歲的時候依舊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每天把自己封閉在家裡安心的啃老。



家長對於這些已經成年了的,還依舊沉迷於遊戲,又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該採取什麼樣的教育對策呢?

01

引導為主,說教為輔

成年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之後,往往比叛逆時期還要難以教育。所以家長要針對他們的心理特徵,採取對應的教育方式。首先家長要以引導教育方式為主,把孩子引往正確的軌道上。

美國的家長,對於沉迷遊戲的孩子並不是直接勸阻,而是自己也親身投入到遊戲當中,並以自身的錯誤進行示範,讓孩子從中得到啟示。這也是有效的引導方式,只有通過某種方式讓孩子醒悟,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

但是,當平和的引導起不到作用時,必須採取特殊手段:比如說教和警告等,前提是必須要把控好度。

02

平等、尊重為前提的良性溝通

孩子越大,和父母之間的代溝和隔閡就越深。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習慣把自己封閉,不與外界交流,對親近的人有所戒備。所以兩者之間的溝通非常少,導致了信息的不對稱。


父母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會引起孩子的牴觸抗拒心理。可以嘗試以平等、尊重其成年身份的方式,與之進行良性的溝通。說白了就是好好說話,別帶急眼的,並且不要再當他是一個小孩子。

03

嘗試建立雙方可以遵守的娛樂化規則

當良性的溝通取得有效進展之後,可以在你兩之間制定相應的“遊戲”規則。當然,這個規則必須是雙方都可以遵守的,並且遵守之後,可以得到獎勵;反之,違背規則的人就需要受到懲罰。

“約法三章”對於父母孩子之間的相互約束,非常有作用。比如,父母答應給孩子一定的,隱私空間、自由時間。孩子就以減少遊戲時間為交換條件。這是雙方相互妥協,並且對雙方都有益的處理過程。

04

有效監督

孩子為何玩遊戲又不懂得感恩?沉迷於遊戲的孩子,當然不懂得感恩,因為他的眼裡只有奇幻的虛擬世界。所以也要從問題引起的表層尋找解決的辦法。比如嚴格控制孩子游戲的時間,監督其對電腦的使用和生活經費的支出使用等,通過這種手段來達到減少遊戲時間的目的。

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但至少可以緩解燃眉之急。

總結

18歲是一個孩子幼稚和成熟的分界線,也是成年未成年的判定標準。所以現在他要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判斷,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徵是難教,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對外界的意見,不會輕易地聽取。只有等到他們自己哪天覺悟了,才能把問題從根源上解決。

家長採用強攻的方式基本沒有作用,不僅沒有達到效果,反而會激化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總之,要勸說、引導、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以物質條件為交換條件,讓其遵守兩者間所制定的規則不動搖。

盡力而為吧,希望通過你的引導,讓他提前覺悟那一天提前到來。

我是魚井,不專業但是很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