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這兩年自主車企的發展有目共睹,從開天避地,到攻城掠地;從百花齊放,到百家爭鳴;從行業追隨者,到行業引領者。自主車企就跟自主手機一樣,越來越強大,也逐漸成了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大浪淘沙,百舸爭流。在經歷了拓荒時代的野蠻生長,自主車企們也步入了行業洗牌期,有些資金實力不濟的車企,諸如力帆、華泰、野馬等三線之外的品牌逐漸走向了陌路,或破產、或合併、或被收購;而有些資金和研發實力的車企,諸如吉利、長城、長安等一線品牌愈發強大,未來大有可為。但不管怎樣,這些活得好,活的不好的車企,除了在設計研發上越來越多的達成共識(比如說大家都越來越鍾情於大嘴式中網、懸浮式大屏等時下熱門的設計元素),在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上,也越來越有默契了~~

1、發動機多以1.5T為主打


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自主品牌的車型,尤其是國人偏愛的SUV,不管是自主研發的,還是外廠採購的,基本都是把1.5T的發動機作為主打,像哈弗家族、魏派家族、長安CS家族、奇瑞瑞虎家族、捷途家族、吉利三越(博越繽越星越)、上汽榮威RX5、名爵HS等基本都是採用了1.5T發動機作為主要動力。其他轎車像吉利帝豪GL、奇瑞艾瑞澤GX、比亞迪秦Pro、榮威i6等,MPV像比亞迪宋MAX、五菱宏光PLUS、吉利嘉際、傳祺GM6等,也是多以1.5T發動機為主打動力。

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上述自主品牌SUV,除了小型的寶駿510,基本都是1.5T動力~~

1.5T被譽為是黃金動力,除了動力上強勁足夠滿足家用,油耗表現令人滿意,最關鍵的是它巧妙地躲過了1.6L這個購置稅分界線。所以從合資到自主,從SUV到轎車,從10萬級到20萬級,它的覆蓋面之廣足以讓你驚掉下巴。隨著世界各國環保問題日益嚴重,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日趨嚴格,1.5T這個黃金動力發動機會越來越普及。只不過像吉利和領克那種為了應對節能減排不惜減缸的做法實在有失大廠應有的水準和風範~~

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同樣都是1.5T發動機,但是三缸發動機因為先天缺陷(抖動嚴重),雖然油耗喜人,但就是沒有四缸發動機受人待見,再退一步講,三缸發動機賣四缸發動機的價格,是不是有點不夠真誠?

2、變速箱緊隨主流

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變速箱雖然不像發動機的選擇與研發那樣不約而同,不過也算是緊隨主流。像手動擋車型,6MT基本普及化,只有少部分車型還在用5MT,相比傳統5MT,6MT多一個檔位,各個檔位的傳動比更小,更接近,配合更緊密,而且相對更加省油。

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自動擋車型變速箱的選擇相對更豐富一些,不過緊隨主流,像長安和廣汽傳祺,轎車也好,SUV也罷,多采用愛信6AT,穩定耐操,安全可靠,市面上多會把1.5T+6AT作為黃金動力組合;像吉利和奇瑞的轎車,多以CVT為主,它的優勢就是平順省油,主打家用,特別適合市區行駛,不過就是沒什麼駕駛樂趣,目前國內萬里揚的CVT被自主品牌採用的較多;然後就是像長城哈弗、奇瑞瑞虎、上汽榮威、以及比亞迪等多以雙離合變速箱為主,這種變速箱分乾式和溼式兩種,不過溼式雙離合更受待見,同樣成本也更高,像長城哈弗自主研發的7DCT450就是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非要在三者之間選擇的話,個人還是更喜歡6AT~~

3、底盤(懸架部分)均採用前後獨懸


關於汽車三大件的選擇與研發,自主品牌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了……

現在的自主品牌的轎車和SUV,基本上都是採用了前後獨立懸架,而且大多都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和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當然,哈弗車型比較喜歡後雙橫臂式獨立懸架,但不管怎麼說,自主品牌不像合資品牌那樣,為了降低製造成本,常常採用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這項配置也成了眾多購車者比較在意的,在挑車時,往往會把非獨懸的車給首先排除了。雖然通過技術調教,會讓乘坐舒適性有所改善,但是就跟三缸發動機一樣,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天生就有缺陷,即便是通過技術改進,它和獨立懸架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1.5T+6MT/6AT+前後獨懸,堪稱是目前自主品牌在三大件上的黃金組合,對此你是否認同呢?歡迎評論區探討、切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