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繼“陪娃寫作業被逼瘋”之後,中國父母怎麼也沒有想到,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居然會再一次被直播網課逼到無路可退,集體瘋掉。

事件的起因源於2 月10 號,原本是很多地方中小學開學的日子,然而受疫情影響,多地中小學推遲開學,但是本著“停課不停學”的原則,絕大部分都採用線上網課的方式開學。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有報道稱,首日線上上課人數超 2 億。

在這2億人數中,同樣被逼瘋掉的還有各地上網課的各科老師們。

而近日,濟南章丘的數學課蘇老師就憑藉首次直播事件登上熱搜,成為“網紅”。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只因為第一次在家操作直播不熟悉,把美顏開到了滿級,紅撲撲的“腮紅”美的令人窒息。從他的開場白能明顯感受到為了此次網課直播做了充足的準備和投入了極大的熱誠,但是不怕老師太認真,就怕家人湊熱鬧。

他聲情並茂地說著說著,旁邊出現了家人的聲音,他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責怪家人打擾他工作,而他家人說:“直播,你可以刪啊,你還想一下子就完成啊。”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嚴肅的外表和美顏美化的可愛妝容下,這位數學老師被逼瘋掉的無奈可見一斑。也代表了千千萬萬被迫“營業”的老師們的心聲。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網友“甜小樣兒”點贊留言:老師也沒想到這把年紀會火到全國人民認識他。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而更多老師們在網上和直播平臺上更多第一次上課的窘態與失態更是成為網絡大型“翻車現場”。

比如直播上課第一天,老師們的開場白如出一轍:“同學們,能聽到老師的聲音嘛?喂,喂~聽到的同學回覆1……”

緊接著再問:“現在能看到屏幕嗎?沒有黑屏吧?能看到老師嗎?網絡不太好,是不是卡住了?”當進入直播狀態後,隔著屏幕都能夠感受到一波接一波的尷尬——

有的老師忘記了給自己開話筒,全程賣力講課,最後學生和家長一句也沒有聽到;

有的老師開了全員禁言,還一個勁地要求學生互動反饋,可是,出不了聲的學生們也很冤枉啊;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一位數學老師以為直播間就自己一個人,休息時點了一根菸想放鬆放鬆,可是隨即便被直播平臺因“內容涉嫌違規”被無情“封殺”,要求下架整改;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更多因為網絡人滿堵塞、延時、卡頓所造成的,當老師把話筒切到某個同學要求回答時,已經提到第二個問題了,這個同學才看到第一個問題。

直播接近尾聲時老師挽尊:“第一次直播上課,讓我們一起慢慢熟練,慢慢適應吧。”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更多參與網課直播的老師無奈而心酸地表示:

“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當上女主播。”

“一不小心而成了網紅。”

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感到悲哀?

不怪他們不熟悉直播操作流程,也不能笑話他們直播時面對空氣不斷在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之間來回切換的自問自答。

除了以上老師們的崩潰與無奈,作為聽課方的學生和家長所面臨的網課“暴擊”更是讓他們本來已經脆弱的心理防線徹底“擊潰”。

第一天開學要有儀式感。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於是,就看到了學生穿著校服站在自家客廳在線升國旗唱國歌。

甚至連課間眼保健操都要在家同步完成。更誇張的是體育課也要在家完成跳繩、跑步等規定項目。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樓上樓下因為家中吵鬧引發的矛盾被點燃之後,只能無奈地解釋:“不好意思,我家孩子在上體育課。”

至於老師一貫地拖堂、要求按時打卡、在線點名、嘮叨等相比之下的小問題就無需多言和橫加指責了。

畢竟,這是一次”創新”的大膽嘗試和“誰還沒個第一次啊”,大家忍一忍就過去了。

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同樣被這一屆網課教學全面擊潰的每一個師生背後的每一個家長,更是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累覺不愛,恨不得把自家娃送人的苦楚和心痛。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一聲聲嘆息代表了眾多在家陪娃看網課直播的父母心聲與吶喊:

“明明沒有開學,卻比開學還累。”

“如果幼兒園也要開網課,天啦!一群家長孩子看一個沙雕的既視感。”

“怕直播的時候,學生聽不停不是很清楚,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倒是聽得很認真。”

而比觀看網課直播更讓家長們抓狂的則是複雜到如編程一樣的操作流程。

需要下載數個APP,然後聯網、調適,定時定點觀看學習,隨後還要拍照上傳作業……

一系列的浮躁操作簡直把家長逼成了網絡高手。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難怪有家長留言:“網上能上課,直接取消學校吧,全國統一每個年級一個老師就好了,反正都是家長管,老師們可以再就業去了。”

當然,這只是一句無奈地氣話,可是,疫情嚴重被困家中的當下,一味地一刀切地實現網課直播,說的好聽點是“為了孩子不耽誤學習,能夠讓孩子居家也能不拉課”,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可是,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這明明就是一種“一刀切”的不切實際的“懶政”和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背後“功利化”利益的博弈。

當教育越來越多地受到行政干預和功利化裹挾時,教育就成了誰都能捏一捏的橡皮泥和竹筐,今天被捏成正方形,明天又揉成一個圓,後天又要求長方形,最後變成了真正的“四不像”,看起來適者生存,其實就是一個軟柿子。隨之而來的就是什麼都往這個竹筐裡裝,什麼都可以往這個竹筐裡裝。

學校曾經是一方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地,如今卻披著神聖的外衣被不斷侵犯蹂躪,哪裡還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在早上晨會晚上晚會,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月初分析會月末總結會,年中年末報告會的緊張會議中,老師哪裡還有心思和時間去好好教學,本職教學成了副業,主業成了應對各種會議和檢查及完成下達的各種文件,只能抽空教學生或者辭職(“35歲,我從公辦小學裸辭了!”累覺不愛的不是繁重的教學,而是這一點)。

而即使在本來已經夠多夠雜的網課軟件的夾擊下,釘釘都已經被小學生噴到下架了,近日,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要求在延期開學期間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免費供各地自主選擇使用。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平臺資源包括防疫知識、紅色教育資源、專題教育資源,及從小學至普通高中的主要學科課程資源,課程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自2月17日起開通。同時,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通過直播衛星戶戶通平臺向全國用戶傳輸有關課程,覆蓋偏遠農村網絡信號弱或有線電視未通達地區。為豐富學習資源,還組織部分省級教育部門及中小學免費向全國開放網絡學習平臺或網校。

又是免費,又是自主選擇,聽起來美好,可是,人人都喜歡免費的,但是,難道你們不明白,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嗎!

如今的網課直播大戰就像是多年前的“百(外)團(賣)大戰”一樣,一窩蜂地為了搶佔客戶和流量開展數億補貼,回饋網友,免費送餐,可是最後又怎麼樣呢?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在免費外衣的殘酷廝殺之下,最終只剩下了美/團、餓/了嗎兩家獨大,就連Baidu旗下的“糯米網”都成了一個擺設。

而再看看如今強到沒有對手的美/團、餓/了嗎,一方面針對商家高額抽成,一方面又針對消費者很難吃到物美價廉甚至低價的外賣了,而那些傳說中月入過萬的騎手根本就是他們對外招聘宣傳的一個幌子罷了。

如果真的每個騎手都月入過萬,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還要經常招聘呢?更何況真正憑藉一單一單送外媒能達到月入過萬,那幾乎也要在18小時耗費掉全部的時間和精力且幾乎不能有差評了。

想想都不寒而慄和感到心疼!

而誰都明白,如今是流量為王的時代,強大如“BAT”都在動輒都是百億補貼的加持下搶奪網民資源和流量,然後把持流量高低不斷打著“免費”和“補貼”的幌子收割韭菜,掏空你的錢包,到了如今的網課直播大戰,你又能相信他們的免費真能讓每個孩子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嗎?

無非是一個“利”字當頭罷了。

網上相關的問題也有很多,比如:“疫情之下學校延遲開學,你是否支持老師在網上授課?”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很多備受摧殘的父母紛紛留言: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本來是好事,我們也相信教育部門的出發點是好的。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可是,一位37年教齡的小學班主任及語文教師“春天的深谷幽蘭”的留言一樣:

個人認為小學根本沒有必要進行網上授課!

1、今年過年早,這個學期比較長,3月1號開學也完全可以上完課程;

2、即使推遲到3月15日以後,完全可以延長暑假,為什麼非要網上授課呢?難道不是跟風和形式主義嗎?孩子們一天在手機電腦前眼睛受得了嗎?

3、每個孩子家庭條件不同,自覺性不一樣,網上授課是否能按時按質學習,達到學習效果?如果良莠不一,開學更麻煩,是重講還是不重講了?

4、現在的孩子閱讀時間少,閱讀量小,何不利用這個假期引導孩子們靜下心來多讀一些書,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增加孩子們的閱讀量呢?

5、難得家長孩子一起休息在家,何不引導孩子多關注社會熱點,社會新聞,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基於這些,我強烈建議:不要跟風,不要一股腦的上網課啦。

如果非要孩子在家養成一個愛學習的習慣,網課直播當然也不能全面否定,但是一股腦地全面上馬顯然並不是明智之舉。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很多無奈的父母也請求:

“人生學習時間很漫長,真的差那麼一兩個月嗎?”

“各地方、學校各自為政,家長焦頭爛額,趕緊明確叫停學校網課吧!”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知名教育家尹建莉在微博呼籲:

請求,上至教育部下至各級教育局,能不能下個文件,讓學校、幼兒園、教師,不要再搞網上打卡、上傳視頻之類的事了?非常時期,養精蓄銳,消停點是不是更好?任何事都需要留白,並不是填得越滿越好。兒童成長需要空間,需要閒暇、娛樂、無所事事。平時孩子們就夠累的,教師們也非常辛苦,利用這個特別的時間大家都休整一下,是不是更好?現在醫生們在忙,老師、學生和家長們也沒得消停,網課、各種簽到打卡,甚至幼兒園還要每天打卡,還有要孩子們給戰鬥在一線的醫生叔叔阿姨們寫信,還真發給醫院,這不是添亂嗎。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人生就像倒水,不能倒得太滿,要適可而止。兒童是特殊的人,需要更大的成長空白,平時他們的時間就被各種事情填滿,在這個特別的時期,成人世界的恐慌一定會感染孩子,我們的責任是在這個時期讓孩子生活得輕鬆愉快,而不是用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來滿足行政需求。教師和家長們也被裹挾其中,叫苦連天。少就是多的道理人人都會說,行動中人們卻總是唯恐做得不夠多,越多越好,少做一點就不安了。形式主義的東西全部是垃圾,放到哪裡哪裡就有臭氣和汙染……形式主義對社會的荼毒真是罄竹難書。當下,不出門就是對控制疫情的最好貢獻;同理,不搞網上各類形式主義教育,停止各種折騰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就是對教育的一種貢獻。

最後,想說一句,如果實在覺得孩子無聊,怕影響學習,那疫情期間豈不是父母陪伴孩子最好的時光嗎?都說陪伴是最好的老師,那就讓這種其樂融融的陪伴多一些,讓教條主義和功利主義少一些,如果非要學習,教書育人是兩個互為因果和不可分割的關係,除了課本上既定的知識,生活中育人豈不是恰逢其時。

老師被逼成網紅直播上課的背後,多少家長的無奈與心酸誰能懂?

父母陪孩子看一看優秀動畫片《小豬佩奇》、《愛探險的朵拉》、《小馬寶莉》甚至國內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熊出沒》(此處沒有收廣告費)都是一種育人啊!

書本知識固然重要和要持續學習,但是首先學會做人難道不比死記硬背那些書本知識更重要嗎!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