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又一怪現象,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為什麼很少有人用?

陳大帥ing


我覺得這個因地制宜吧,有的農村在沒有裝天然氣以前主要以燒材夥和煤為主的話天然氣就沒有什麼優勢了。就拿我們村來說吧,我是江蘇蘇北地區農村的,在十五年前做飯都是燒土灶臺,家家戶戶都是燒的大鍋飯在用大鍋炒菜,燒火也是用稻草樹枝和農作物秸稈為主。後來慢慢的逐漸有家裡用起了電飯煲、煤氣罐和電磁爐來做飯炒菜。

現在村裡通上了管道天然氣基本上就是很方便快捷,特別是農忙的時候體現出來快捷方便了,爭分奪秒的搶收地裡的莊家,一是怕下雨,二是農作物成熟後期果實會脫落地裡,這時候顯示出時間的寶貴了,要是燒大鍋做飯耗時長,不如天然氣快。還有就是用上天然氣乾淨了,燒大鍋用的秸稈和木材都產生灰,而且現在的農村也講究乾淨衛生,不像以前不是那麼太在乎的,現在哪家廚房都是乾淨利利亮亮的。

還有就是經濟帳拉,說來說去要是太貴估計用的人不會多的。今年夏天我回老家,家裡親戚說現在通上這天然氣比之前煤氣罐省錢,以前一個煤氣罐夏天能用三個月,冬天兩月這樣,一罐最貴時候一百三十五,便宜也的一百二,現在衝一百塊錢天然氣就能用三月,而且不用拉著罐子去衝氣,到是省了好多事,因為現在農村都是老人在家居多,小年輕都出門打工了。那麼重的罐子老年人也是負擔。

所以說好多農村安裝天然氣成擺設了,我覺得應該是老年人覺得不安全,歲數大了不會用,最主要的是有的農村燒大鍋不需要什麼成本,讓花錢燒天然氣可能不接受吧。


高小腚


我們已使用了一個冬天了,沒有所謂的初裝費,壁掛爐24型號還是免費的,32型號的只需加價一千元。立冬以前還給每家每戶免費包了後牆(報銷4800元),我家按了四組暖氣片,平常只開廚房和臥室裡的兩組,客廳兩組沒人去基本不開,這樣算下來節省許多,每天大概只需十五,六塊錢,比生爐子乾淨衛生,而且還很方便。


建新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我要發表一下我的看法,看了好多回答,鄙人家鄉河北衡水,帶著一幫工人做煤改電煤改氣,已經做了三四年了。去年在唐山市做的,還有雄安新區。基本這些地方天然氣補貼都是一立方八毛錢。如果有唐山的朋友,打聽一下衡水的工隊,應該都聽過。毫不謙虛的說,我們是最厲害的一個,沒有之一。唐山因為改的比較晚,當然這在全省來說。所以剛安裝上的時候,老百姓用的不多,但是其實也是怕花錢,都怕一個月好幾千。後期的話,基本都用上了,因為這個東西花不了太多錢,國家投資的,肯定讓老百姓用的起,用不起的話,投資這麼多就太失敗了,國家有自己得考慮。實際每個月也就五六百塊錢,又得還會更少。至於我老家衡水,或者雄安哪的,已經基本上全部都用上了。怎麼說呢,老百姓全部認可用他做飯,因為村裡有補貼,做飯很便宜,很少出現題主說的問題。擔憂的方面就是一怕多花錢,二怕不安全。沒別的,看到別人用開以後,也就沒事了。


低調的玩耍


我是石家莊這邊的,我家是四口之家,三個臥室,天然氣用的很好,取暖再加上做三頓飯一般家庭十方天然氣足夠,室溫關鍵是恆溫,不像以前燒煤取暖,火上來了室內溫度很高,晚上一到後半夜封火以後室內很冷,我覺得天然氣好用而且很乾淨沒有煤和燒過的爐灰,路過,個人意見,不喜勿噴,謝謝


caosa


我前兩天回到老家多下,見有鄰居鋪埋水管,問他們已安了鎮上自來水,咋還在接水管?他們都說,這個是我們夲山上的泉水,出個夲錢,以後不出錢了,沒錢吃鎮上自來水,安的天然氣也沒有用,煮飯烤火都燒柴,留守家裡的人,掙不到錢,水氣都沒用,這就是農村現狀。


蜀北陽劍


什麼標題都敢起!哪裡的人不用?我保定這裡今年剛用上氣,一年不到兩千塊,主要是方便啊!下班回到家五分鐘就熱了!錢多花一點也差不了多少!主要是白天家沒有人。對於年輕人來說確實可以接受的,老年人整天在家費用可能要再高一點,不過可能兩口子屋子也小,費用還要低一些!不知道三年以後氣價沒有補貼後怎麼樣


11名字被佔用00


安裝天然氣一事,我只能說呵呵了,對於農村的老百姓來說,就算去掉安裝費僅僅天然氣的費用遠遠大於買煤炭的費用,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就無法接受,而且在北方來說,天然氣烘暖的效果非常差,房間裡一點都不暖和,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再使用天然氣,白白讓老百姓破費了一筆錢


姍姍來遲ACE


農村氣代煤,是基於改善環境,取締燃煤的背景來實施的,對於改善大氣是很有幫助的。政策是好的,老百姓不花一分錢,國家每戶補貼能到一萬元左右,而且氣費有連續三年的補貼。

但是不可否認,氣代煤也存在著一些問題:1、一窩蜂的上馬,三年的工程量卻要求三個月完成,施工質量很難保證,畢竟燃氣安全無小事。2、前期並沒有給老百姓做好解釋工作,屬於邊施工邊解釋,老百姓現階段怨聲較大。3、燃氣公司都屬於必須完成的任務,會賠錢。4、村內房屋較為分散,老百姓安全意識不強,對燃氣安全運營有很大困難,燃氣公司疲於應對。5、燃氣取暖雖有補貼,但是農村房屋並未先進行保暖設置,透風撒氣,燃氣消耗量大但採暖效果不一定好。每採暖季需要4千左右燃氣費,比之燃煤還是較貴,對於沒有收入的老百姓來說,並不捨得用。當然,僅僅做飯還是非常棒的,況且燃氣補貼只有個三年。6、全國性的氣代煤,如果遇上氣荒,很有可能真的變成擺設。

從長遠來看,是利大於弊的,三年之後還需要依靠政府的好的政策,才能讓氣代煤繼續下去。


東風神氣


一句話天然氣做飯可以,取暖真不行。真感受,現在成擺設了,同意的給個贊👍



小高視野


主要原因還是下面三個吧:

1.習慣

現在在農村生活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習慣基本都根深蒂固了,還是習慣用最傳統的方式燒柴做飯,洗澡還是喜歡用桶和盆裝熱水洗,我父母也都是這樣!家裡的熱水器天然氣灶都基本閒置,我們回家了才會使用一下!

2.省錢

老人家都省吃儉用慣了,覺得天然氣需要花錢買,而且天天使用還是一筆不少的費用,而柴火可以自己上山砍,就是費點力氣;勤勞慣了,只要不花錢再麻煩再累都願意去做。

3.其他

也有可能供應不到位,經常停氣什麼的等等一些主觀的原因使得他們不願意用也有可能!

所以就成了題主看到的農村又一怪象,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很少有人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