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上線“大家一起雲旅行”,如何看待“雲旅行”概念?

琅琊榜首張大仙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旅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途中的所見所聞,會是你另一種人生體驗。

旅行也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它讓我們心靈找到歸屬,讓身體得到放鬆。

旅途上的風景只有身臨其境,感受於其中,才能真正感受美景的美與真,這是任何高科技都無法替代的真實感。

雲旅行可以是我們旅途上的幫手,查資料看攻略,在出發前給一些好建議。但是,它代替不了我們真實的旅行。





阿華de遇見


大家咋一看馬蜂窩和雲旅遊是不是感覺很陌生呢?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吧!

馬蜂窩旅遊網是中國領先的旅行玩樂平臺。

雲旅遊,知道雲計算的概念,雲旅遊是什麼也就不言而喻了。

馬蜂窩旅遊網是中國領先的旅行玩樂平臺[1],由陳罡和呂剛創立於2006年,從2010年正式開始公司化運營,十年來在旅遊UGC內容領域累積了大量的旅遊內容。

馬蜂窩旅遊網是廣受中國年輕一代追捧的旅行網站,被譽為中國的旅行聖經。得益於“內容+交易”的核心優勢,馬蜂窩將複雜的旅遊決策、預訂和體驗,變得簡單、高效和便捷。馬蜂窩是旅遊社交網站,是數據趨動平臺,也是新型旅遊電商,提供全球6萬個旅遊目的地的交通、酒店、景點、餐飲、購物、當地玩樂等信息內容和產品預訂服務。

從一開始,馬蜂窩就希望把最美好的留給用戶。在馬蜂窩網站的首頁,最顯著的位置永遠不是廣告,而是用戶上傳的精美圖片、遊記。馬蜂窩通過把社區氛圍、旅行文化、產品功能、社交互動、旅遊決策和交易等各種用戶體驗系統性地融合,獲得了穩定的用戶流量。

為了激發用戶的分享,馬蜂窩推出了系列措施:進行個性化的界面創新,優化用戶閱讀攻略、撰寫遊記和行程的體驗;通過旅遊點評、旅遊問答,馬蜂窩以“所有人幫助所有人”的方式解決用戶的疑問並提供決策參考;通過等級制度、虛擬貨幣(蜂蜜)、分舵、同城活動以及晾曬旅遊資產般的“足跡”等,馬蜂窩激勵用戶分享和互動……

雲旅遊其實就是旅遊信息網絡整合商,包括政府部門實時資訊和政策發佈、各區域旅遊數據、旅遊產業鏈各環節(如景區、酒店等)數據實時更新、每個環節的各項指標的數據實時更新、旅遊行業學術理論前沿、企業(包括投資商、供應商、中介商和服務商)與企業之間的信息發佈和交流、企業與消費者的交流和服務提供、消費者之間的交流、消費者對旅遊各種反饋、消費者需要的導航、導遊、導覽和導購等全面的旅遊服務、同時還有產學研政用之間的交互。

功能

一是信息提供功能,這個上面概念已經說的比較詳細。

二是業務操作功能,就是服務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互,所謂交互,就不是單向的,是多向性與互向性的。要實現業務操作,那就要嵌入不同的操作模塊/系統或者軟件,比如統計、分類、運算、搜索、預定、結算、撤單、投訴處理、評價等等,就是嵌入這些模塊,可以滿足不同環節的業務流程。

三是信息管理和處理功能。信息管理是指雲旅遊網本身所應具備的信息管理和處理功能,比如信息分類、垃圾信息處理等。

四還有一個結算功能。

模型的建構

理論上可以無窮次關係,因為雲旅遊是整合了旅遊縱向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和橫向上的面以及側向和斜向上的產業、行業、功能和產品,而這四位一體的每一個環節又可以細分很多階段和功能以及產品,這樣展開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體系,然後又把這些體系都進行一次排列組合,這樣下來就形成一個無窮多次的關係網。

瞭解以上內容,知道了馬蜂窩和雲旅遊大家出行是不是更方便了!



小宅遊記


作為旅遊的從業者,我並不是很看好這種“概念”,但是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希望大家來探討一下。


近兩年,各種“雲”概念層出不窮,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雲養貓(各種寵物)”了,一些暫時沒條件卻又非常喜歡某種小動物的人,通過網絡直播也好、自媒體也罷,把UP主上傳的小可愛們紛紛當做“自己家的寵物”——“我家小乖乖吃東西沒有啊”,“我家小寶貝今天怎麼沒精神啊”,給UP主帶來熱度的同時也心甘情願的奉獻自己的銀兩給這些小可愛們。彷彿隔著屏幕,自己也跟這麼可愛的小動物一起生活在一起。


我自己也有三隻貓,我想說,這種體驗完全不同,他們在現實中是真真切切伴隨在你身邊的,不會因為你關上手機合上筆記本電腦就消失。你要操心他們的吃喝拉撒、胖了要控制飲食、瘦了要補充營養,生病了要去看醫生——一點都不比人去看病便宜,我家有隻貓去了一趟醫院2000大洋就沒有了。 他們吃什麼樣的貓糧、用什麼樣的貓砂、每隻貓的關係怎麼樣,也都是你要操心的,這遠遠不是用彈幕評論一下就了事的。當然真正養貓的樂趣也是“雲吸貓”沒有的,每天你下班打開門,就會看到他們在門口等你;當你心情不好他們會很敏銳的發現,安靜的陪伴你;你會看到他們為了搶吃的大打出手。他們是真真切切的,不是電子數據。


讓我們回到正題,舉這個例子,是想讓大家瞭解“雲”雖好,但是畢竟不切實際。傳統旅遊業有“吃住行遊娛購”的說法,無論是超級想吃的小吃、種草已久的酒店、某信仰之地標還是單純的為了便宜的東西,都值得我們親自去到這個地方,親身的去體驗。這種體驗就像貓睡在你身邊輕輕的呼嚕聲、你鏟屎時候嫌棄的表情一樣,是需要自己去感受去體驗的。


在萬物皆可“雲”的時代,如果你是通過“雲”就可以滿足、或者只是單純的想大概瞭解某個地方,那當然沒關係。但是真實的旅行體驗一定不是通過所謂“雲”就能得到的。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臻旅逸遊


首先謝謝您的問題,馬蜂窩上線大家一起雲旅遊,我個人認為,雲旅遊就是雲遊四海,走到哪裡游到哪裡,不做任何攻略,休閒式的旅遊。看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可以小住時日,不用趕時間,碰到有緣的大家可以一起走,看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可以做,隨心所欲,隨意自在。


退休阿姨窮遊中國


說實話沒啥感覺,都是為了套錢而已,現在國內旅遊是不可能的,馬蜂窩的老闆知道這個所以要搞新方向,不然一直虧下去會破產的。

但是呢?雲旅遊目前不現實,就像教育局暫停一切網上直播錄播教學一樣,還說目前硬件和軟件都不完善,強行上架只會爆發更多的問題。

比如網絡,農村在家裡有信號,但是進山就沒有了,打電話都不行,所以說雲旅遊看看就行了莫要當真。

旅行還是腳踏實地的好,不僅僅是看風景打卡,重要的是過程。


無名之之


人們之所以選擇旅遊,是追求一種身心愉悅的親身感受和體驗,而不單純只是為了要看一看不同的風光和風情,如果是那樣,那大家就都在家裡看看電視、看看視頻就行了,何必還要花著不菲的代價千里迢迢甚至不遠萬里跑去現場感受呢?

現在有人希望依託現代科技,給大家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虛擬現實場景,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以為這樣就能讓人心甘情願掏腰包買單,這種想法在未來也許會有人慢慢開始接受,但是每個人的需求並不一樣,旅途的感受也會不同,這些恐怕在目前情況下還很難做到。


不冷紅塵


關於雲旅遊的概念,第一,把分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第二,充分用各種分散的服務器和各種分散的設備,但是在這裡可以整合;第三,給大家提供服務。所以雲旅遊說到底,還是毛主席的一句話,叫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也就是說你的主要的任務是整合。

網站都要定一個位,首先你不是一個內容提供商,因為你的內容要靠大家來提供,第二你也不是一個渠道商,因為你不是在提供渠道,所以你是一個整合商,是在提供一個平臺,把大家的東西都整合到一起,這是一個基本定位。這樣一個定位,結合雲計算,實際上應該創造一個新的概念叫雲旅遊。現在中國的旅遊電子商務,雲旅遊這個詞還沒有人說,你們本質上就是雲旅遊的概念。這樣說下來,你們的參照系不是旅行社,也

不是旅遊網站,剛才介紹了半天,我之所以說你說亂了,因為本質上你的參照系還是旅行社。因為旅行社是一種傳統的企業,方式也傳統,運作也傳統,管理也傳統,把它當參照系不對,現有這些旅遊網站可以當作一個參照系。我剛才聽你一個一個的講,和這個比和那個比,就是說你要避人家的短,揚人家的長,必然是這樣的一個概念。嚴格地說,你真正的參照系是現在搞雲計算的一些企業。由此,就涉及到服務對象、提供內容、網站特色、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資本模式等六個問題。


湘村大寶


雲旅遊只是一個概念而已,怎麼樣也不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旅途中的樂趣不只是風景美,旅途中遇到的每件事都是一種經歷和樂趣。也是從現實中認識和了解各種各樣的風景人物、民俗風情。這都是網上不能遇到的事。



深圳小叔


可以可以可以

期待



Air小茲茲


就是把全國甚至全球景點做成全景3D模式,喜歡哪個點哪個,還有導遊講解,讓你身臨其境。體驗足不出戶的旅遊方式…[強]大概就是這樣吧,要麼就是在網上看別人直播,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