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屠牛者和如今的盜獵者,貪得無厭引發的疫情?

近幾年人類對大自然的索取變得貪得無厭,不僅包括環境的破壞,而且還有對動物的無情捕殺,一個個物種的消失,不僅破壞了食物鏈,而且對大自然的生態壞境也有著不可逆轉的傷害。在古代的宋朝禁止屠戶宰殺耕牛,而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最終總有人為了金錢鋌而走險,宋朝的禁殺耕牛令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大,殺牛者也是屢禁不止。兩者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在金錢的驅使下作出了違法的事情。


宋代屠牛者和如今的盜獵者,貪得無厭引發的疫情?


可是明明國家已經嚴令禁止濫捕殺野生動物,可是屢禁不止。根據《刑法》第341條第1款 規定來看,捕殺野生動物起步就得5年,還不包括罰款,嚴重的沒收全部財產,還要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刑法來看,處罰很重,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重大利益的誘惑驅使下,利慾薰心的不法者對著動物舉起了屠刀。最終導致了動物的悲劇,巨大的利益面前總會有人“挺身而出”!


宋代屠牛者和如今的盜獵者,貪得無厭引發的疫情?


而在古代的宋朝,大家瞭解最多的可能是在電視劇《水滸傳》中看到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現象,當然包括吃牛肉,當時看的時候不覺得咋樣,可是在古代那已經觸犯刑法了,在《水滸傳》中寫道吃牛肉的地方多達十幾處,在電視劇裡在正規酒樓一般是沒得賣。往往在鳥不拉屎的地方才能見到,說明也不是多麼的明目張膽,為什麼明明知道犯法,還要以身試法,這當中對於賣家而言更多的來說是巨大的利益,因為當時買牛後殺掉可以盡賺4-5倍的利益。而對於買家來說,一種是牛肉是美味,而對於《水滸傳》中的好漢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反抗精神,用今天的話說應該就是“放蕩不羈愛自由吧!”。


宋代屠牛者和如今的盜獵者,貪得無厭引發的疫情?


而在當下疫情面前,還是人的貪婪,賣者的利益觀,買者的口腹之慾。最終導致了大自然的無情反擊。

願國家安康,山河永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