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总书记“四问”之脱贫攻坚挥手告别贫困 奔着小康出发


回答总书记“四问”之脱贫攻坚挥手告别贫困 奔着小康出发


回答总书记“四问”之脱贫攻坚挥手告别贫困 奔着小康出发


回答总书记“四问”之脱贫攻坚挥手告别贫困 奔着小康出发


回答总书记“四问”之脱贫攻坚挥手告别贫困 奔着小康出发


回答总书记“四问”之脱贫攻坚挥手告别贫困 奔着小康出发


本报记者 刘小艳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针对脱贫攻坚、县域经济、深化改革、党的建设,向参会的市县委书记们提出4个问题。五年来,延安人民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扬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敢战能胜的斗争精神,砥砺奋进,追赶超越,挥手告别绝对贫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精彩的“四问”答卷。


  


  这是一块精神高地,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这里诞生。这是精准脱贫的重点区域,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集中分布,贫困长期肆虐这里。


  这里,有摆脱贫困的渴望,有战胜贫困的决心和干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转移就业、自主创业……脱贫攻坚决战不断在黄土地上打响。


  五年来,延安始终铭记总书记“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殷殷关爱,贫困人口减少到5062户874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7%,2019年5月告别绝对贫困,走出了一条具有延安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脱贫是一场坚苦卓绝的硬仗


  冬日暖阳下,富县张家湾镇黑水寺村愈加明媚,56岁的张志贵挥动着扫把,正在打扫庭院,身后的3间瓦房崭新明亮。


  “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张志贵说,以前靠种植玉米过活,一年下来收入七八千元,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在县镇村的帮扶下,干起了养殖业,收入渐渐多了起来。“今年,我家的30头牛、125只羊、12.6亩玉米地收入了3万元。”张志贵说。4月,工队的挖掘机开到院里,不仅拆掉了祖孙三代居住了60年的土窑洞,更是挖掉了老张家的“穷根”。张志贵享受危房改造补助款4.5万元,盖起了50平方米的新瓦房。8月27日乔迁新居,张志贵兴奋得一宿没睡。


  精准扶贫以来,延安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排查情况全部录入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行动系统。最终确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17076户55417人,已全部分房交钥匙到户,实际入住率100%。


  这样的生动事例,在延安的脱贫攻坚战场上随处可见。发展产业、易地搬迁、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每一个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


  延川县阁连村台塬面积广,地势平坦,但由于大量人员外出,许多优质土地资源长期闲置。2015年初,村里通过群众集体商议决定按土地流转的办法,将126户农民的700余亩土地流转给延川海越农业有限公司经营矮化密枝苹果园,其中包括31户贫困户的162亩土地。


  “以前都是死脑筋,就知道埋头种地,一年到头也挣不来几个钱,哪晓得有一天土地竟然‘活’起来了。”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成说,现在村民光土地租金每年每亩就有510元,合同签订后一次性支付5年租金,以后每5年支付一次,每次支付时租金上调10%,这第一笔租金就达178.5万元,直接带动31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多元,实现了土地资源变资产。同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也将现有的集体26亩土地流转到海越公司,每年可赚取土地租金1.3万元。


  脱贫是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走进安塞区高桥镇乔庄村,果园光伏板、大棚蔬菜、水泥道路……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以山为轴,徐徐铺开。


  而这一切,都与乔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塞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驻村期间,李塞红制定了“壮大棚栽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发展经济林为补充”长短结合的思路,改造村里原有大棚、弓棚37座,注册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户6户,协调核桃、樱桃、葡萄等苗木800株,为9户贫困户新建了经济林果园,实现村上有劳力的贫困户家家有长效产业的目标。此外,在乔庄村党支部屋顶安装260平方米光伏板发电,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并积极协调资金42万元新建楼坪社区广场,硬化了两个自然村的入户道路,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从助推村民收入增长到基础设施改善,从组织建设到党务管理,李塞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干部的责任担当。


  像李塞红这样的干部,延安还有许多,市委、市政府按照市县区优先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驻村帮扶的原则,选优配强一线攻坚力量。强化组织和扶贫部门分工负责、乡镇党委统一调度、选派单位强化支持、村“两委”协同配合的管理机制,选派153名县级后备干部到脱贫一线锻炼,1807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2.69万名市县乡干部联户帮扶,198个市级单位包村帮扶,组建1499个工作队驻村帮扶。2018年3月26日,在全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视频会议上,11个市直重点责任部门负责人公开立下军令状,13个县区也分别签订军令状,向全市人民承诺:要让最后33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让最后两个贫困县摘掉贫困的“帽子”!


  脱贫不是口号,承诺的背后是真抓实干。


  宣布告别绝对贫困后,延安贫困人口下降到5062户8745人;4.51万户13.38万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产业全覆盖;贫困人口参保、参险和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全覆盖,住院费用报销达80%以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全面“清零”;1.73万户5.6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达到入住条件并交付钥匙;贫困村实现了硬化路、安全饮水、卫生室、电力全覆盖……


  脱贫是写在黄土地上的时代答卷


  “2019年夏天西瓜上市,卖了3万多元,小瓜卖了近2万元。冬天还有西红柿和辣椒,好日子终于来喽。”寒冬腊月,走进延川县二八甲村冯满军50米长的大棚里,各类作物整齐分布,长势喜人。


  不要看冯满军现在收入不错,在2017年以前,他还是个贫困户。在延安打工期间,一家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日子过得很拮据。2017年,村里建起大棚后,冯满军决定回村发展产业,现在2座大棚、10亩田地成为稳定的增收产业,让他不仅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二八甲村,位于延川县城西北方向,地处川道和沟道交汇处,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较差的自然条件被人们戏称为延川的“小西藏”。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二八甲村不仅一举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还发展起了多种增收产业,其中苹果种植49户1160亩,肉牛养殖26户134头,大棚种植14户42座,桑蚕种植11户160亩,就业创业57人次,实现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产业、能就业、可分红、有保障”的总体目标,村民收入稳步提高。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14800元,集体经济也发生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总收入达到了6.5万元。


  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延安宣布告别绝对贫困。脱贫后的延安,坚决贯彻“四个不摘”,做到“五个不减”,给贫困群众服下“定心丸”,逐步在巩固基础上提高、在扎实提高中巩固。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2019年,省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市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投入资金1.97亿元;市县落实配套资金10.25亿元,其中市级4.52亿元,县级5.73亿元,较上年增加1261.02万元,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和项目储备。


  有了坚实的保障,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持续落实各类帮扶政策,脱贫成果不断得到巩固提升。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机制,703个主体带动贫困户2.1万户5.8万人;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946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40964人次;先后投入243370.75万元,分两批在13个县区1181个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26个290.422兆瓦(集中式电站13个,村级电站13个),覆盖带动贫困户20839户;开展水质达标集中攻坚行动,集中式供水工程落实净化消毒措施3917处,分散式水井、水窖落实净化消毒措施4.5万处,实现了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根本性转变……

  巨变,在黄土地上书写;力量,在攻坚中彰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新时代的延安人正在向全面小康大步迈进。(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祁小军 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