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武漢回鄉第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被確診入院

1月23日凌晨,39歲的四川宜賓人曾小乙(化名)在武漢發佈“封城”消息後,帶著母親和兒子登上火車返回四川宜賓市敘州區家中。


此後,曾小乙和64歲的母親文某、10歲兒子小杰(化名)、丈夫翁某一直居家隔離,其所在的宜賓敘州區南岸街道辦事處航天社區,對他們一家人很重視,社區醫生每天兩次上門測量體溫均正常。2月6日監測結束,2月7日社區開具解除隔離書。但出於保險起見,一家人仍在家中自我隔離。


然而在2月11日,居家隔離19天后,母親文某卻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隨即被收治入院。


2月12日,宜賓市衛健委通報:截至2月11日24時,該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這一確診病例,即是文某。


目前,宜賓市區兩級疾控防疫部門追蹤到文某的4名密切接觸者:其女曾小乙、女婿翁某、外孫小杰以及鍾某(文某去醫院所乘出租車司機),均已在集中隔離場所接受醫學觀察。


宜賓公佈1新增病例 確診前居家隔離已解除


2月12日,宜賓市衛健委發佈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信息:截至2月11日24時,宜賓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宜賓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0例,累計治癒出院3例。現有7例患者均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據宜賓衛健委通報,新增確診病例文某,女,64歲,宜賓市翠屏區象鼻鎮人。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文某長期在宜賓市敘州區中山生態園女兒女婿家居住,照顧外孫小杰。


今年1月10日,文某和外孫小杰前往湖北武漢,一大家人準備在武漢過年。但因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其女曾小乙臨時改變主意,打算帶母親和兒子回四川宜賓過年。


宜賓衛健委通報顯示,1月23日凌晨5:00時,文某和女兒、外孫一起從武昌站乘坐火車(Z256次車、16號車廂、5號座)往重慶。當日抵達重慶後,在重慶北站廣場客運站乘14:20大巴車(川Q39282)到宜賓高客站。到宜賓後,打滴滴回到敘州區南岸街道中山生態園小區。


老人武漢回鄉第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被確診入院

曾小乙所在單元樓被“硬隔離”。


回家後,文某一家(包括女婿翁某)1月23日-2月9日自行居家隔離無外出,其間1月23日至2月7日每日兩次監測體溫均無異常。


紅星新聞記者從宜賓市敘州區南岸街道辦航天社區瞭解到,2月6日結束體溫檢測,2月7日宜賓敘州區南岸街道辦事處航天社區對曾小乙一家解除隔離。


不過,在解除隔離後,事情又發生變化。據宜賓衛健委介紹,2月8日,文某出現輕微咳嗽咳痰,但曾小乙幫母親測量體溫正常。2月10日上午9:00時,文某佩戴雙層口罩步行到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E區分診臺諮詢。9:40時乘坐出租車前往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B區)發熱門診就診。


宜賓衛健委確認,經(宜賓市二醫院)檢查,發現患者(文某)肺部有感染,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隨即安排患者乘坐轉運車至宜賓市傳染病醫院並收治入院。2月11日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4個密切接觸者被集中隔離 女兒:“我有症狀了”


此前,在拿到社區開具的解除隔離書時,文某一家人原本很高興。


老人武漢回鄉第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被確診入院


老人武漢回鄉第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被確診入院

曾小乙聊天記錄


紅星新聞記者從宜賓市敘州區多個部門獲悉,2月11日,在文某被確診後,已經被解除隔離的其女兒女婿(曾小乙、翁某夫妻)和外孫小杰,被安置到了南岸街道辦設置的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原本以為可以復工的翁某,也被單位通知繼續配合隔離。


而在文某確診後,宜賓市疾控防疫部門也對其曾經密切接觸者展開了追蹤。根據曾小乙提供的信息,防疫部門工作人員很快找到了文某一家曾經乘坐的滴滴出租車(川QUN668),其接觸文某一家的時間已經超過19天,沒有症狀表現。


老人武漢回鄉第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被確診入院


老人武漢回鄉第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被確診入院

曾小乙聊天記錄


同時,宜賓市疾控中心牽頭,宜賓市敘州區、翠屏區疾控中心迅速落實,已經及時追蹤到了2月10日文某前往醫院時乘坐的出租車(車牌:川QFL959)。出租車駕駛員鍾某,其出租車屬於宜賓廣匯公司,鍾某已於2月11日被採取集中隔離措施。


至此,除文某的女兒、女婿、外孫外,出租車駕駛員鍾某是確診病例文某18天來接觸的唯一人員。


目前,宜賓市區兩級疾控防疫部門追蹤到新增病例(文某)的密切接觸者:曾小乙、翁某、小杰、鍾某4人,均已在集中隔離場所接受醫學觀察。曾小乙、小杰已於2月12日被送往宜賓市傳染病醫院進行醫學觀察。“我有症狀了,37.9度,上午發燒,下午怕冷。娃兒37.5度。”曾小乙說,“今天(2月12日)的CT顯示肺部正常。”


社區曾每日監控 居家隔離15天一家人體溫正常


2月12日中午,宜賓敘州區南岸街道辦事處航天社區黨委書記甘國容,向紅星新聞記者展示了她與曾小乙的微信聊天記錄。從1月23日曾小乙加上甘國容微信起,社區就每天都在監控曾小乙一家的居家隔離情況。


“今天體溫如何,有沒有什麼異常……需不需要什麼物資?”每天早中晚,甘國容都會詢問曾小乙,而曾小乙也會主動把自己、母親、兒子的體溫測量結果,發給甘國容。社區醫院醫生,每天兩次上門檢測體溫,建立了臺賬。從1月23日到2月7日解除隔離,長達15天的時間裡,文某一家體溫正常。社區則為曾小乙一家送了些物資。


“我們不僅每天詢問,提醒他們不要出門,社區網格員還要每天前往單元樓查看、敲門確認。調集小區監控視頻,再次確認隔離人員有沒有出門。”甘國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所有監控手段都證明,曾小乙和母親文某、兒子小杰,從1月23日晚回家到2月9日,長達17天時間確實沒出門,嚴格遵守了居家隔離相關要求。


“我無法確認在哪裡感染的,可能是在武漢的醫院,也可能是在武昌、重慶火車站。但我們一直很慎重,即使遠超14天,解除了隔離,我們仍前往醫院檢查、做CT。”曾小乙說。


官方發佈消息:急尋患者所乘出租車的其他乘客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南岸街道是宜賓市敘州區目前疫情防控較為關鍵的鄉鎮(街道)之一,下轄11個社區,常住人口超過20萬,小區多達261個,其中170餘個小區為無物業小區。街道在疫情防控之初就織就了街道—社區—小區/單位三級管理網絡,以此為基礎,強化疫情防控管控。


老人武漢回鄉第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被確診入院

曾小乙單元樓下的執勤點


“一開始我們就確定了1個街道幹部聯繫一個社區,形成一級網絡;再由街道幹部與社區幹部共同管理社區下設小區和單位,形成二級網絡;在小區和單位則由網格員聯繫對接,這是第三級網絡。”2月12日,南岸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蔣勇介紹,南岸街道在織就了街道—社區—小區/單位三級管理網的基礎上,在宣傳、摸排、管控和服務上再下功夫,強化社區疫情防控治理體系。


“在前期通過上門講解、微信群講解、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主要向居民宣傳三個方面:一是防護知識的科普性宣傳,二是強化外地返宜群眾主動到社區登記的宣傳,三是居家醫學觀察的注意事項宣傳。”蔣勇說,在前面全覆蓋宣傳攻勢下,轄區群眾基本樹立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控意識,對防控工作表示支持理解。


2月12日,宜賓市、敘州區發佈了文某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消息,並急尋與文某乘坐同一車輛的乘客:鍾某所駕駛的川QFL959出租車,曾於2月10號早上9:40載客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文某從宜賓市南岸一醫院E區打的士到宜賓市第二醫院南岸B區。“請2月10日9:40以後乘坐該車的乘客主動到就近的社區登記並做好防護工作。”目前,相關人員信息蒐集工作仍在進行之中。


對於文某被確診的這種情況,一位不願具名的疾控專家表示,文某這種情況可能是潛伏期較長的一種情況,同時每個人的個體上也存在差異。居家隔離14日無症狀解除隔離之後,也需要再做進一步觀察(治癒也要觀察14天),因此無法從該個體案例作出論斷。


來源/紅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