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鼓寒聲,唯我白衣戰士

疫情期間,翻看父親1980年4月北京出差購買的張燕瑾編著的《唐詩選析》,忽然想起一個小故事。

1980年4月,我即將高中畢業,因著父親在泰安行暑民政局幫助整理泰安英烈傳(後省民政廳出版《光照千秋》一書),父親得以去北京採訪趙傑、吳伯蕭等與徂徠山起義、革命老人範明樞有關的人員。

那時,父親出差能買幾本書帶回來,是我的驚喜和渴望,很盼著父親回來。父親有個習慣,買回的書,都鄭重在扉頁上寫上日期和姓名、在哪買的。

1980年我們剛從一間平房搬到科山路奶製品廠宿舍三居室的家,我的小姨來到我家,借走這本《唐詩選析》等幾本書,父親好不高興,責怪我沒收起來。

記得為此我爺倆還吵了一架,後來想想,是父親剛買回來新書,我還沒看,沒包書皮,又不好意思不借,導致父親不悅,可見當時學習的氣氛真濃啊!

今天翻看這本書,真有點感傷,物是人非,父親2001年就走了。

當翻到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一下被吸引住了: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不正是當前新冠肺炎阻擊戰的再現嗎。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新冠肺炎病毒似敵人大軍壓境,就像濃重的黑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另一方面白衣戰士,正戎裝出徵,他們的防護服似乎象披掛整齊的戰甲熠熠發光,一場決戰即將爆發。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戰鬥的號角發出低沉淒厲的聲響,死一樣寂靜的天地一片如鮮血染成的一樣,看氣氛多麼濃烈、悲壯。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霜重鼓寒,象徵戰鬥的艱苦,在戰場不利的情況下,仍然擊鼓進軍,漫卷紅旗,輕騎兵疾進,看戰士異常英勇頑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戰局不利,情況危機,但白衣戰士臨危不懼,頑強奮戰,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感恩組織和群眾,慷慨赴死,決戰決勝,報效祖國和人民。

李賀的詩巧合契合當下抗擊疫情的阻擊戰。這場戰爭是敵人主動進犯,數萬醫護人員逆行出擊,儘管異常慘烈,十分艱苦。

但是戰士英勇無畏,心懷決戰必勝的信念,胸裝家國情懷,科學施治,有序施治,一定能打贏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霜重鼓寒聲,唯我白衣戰士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理事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糧食服務中心(泰安市東嶽大街22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