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別這山望著那山高,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才是正理”,你覺得有道理嗎?

滬歲月悠悠


“年輕人別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是抬槓,這話就矛盾,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年輕就要奮鬥,往山的最高處走,如果都在一座山上停留,社會就不會進步了,現如今經濟社會,在公司中當薪水達到一定的程度往往再漲就很難了,這就需要再攻一座更高的山,無休止的爬著一座比一座高的山,當爬不動了,就要退休了[捂臉][捂臉][捂臉],沒有能力的人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有能力的踏踏實實從中層或高層做起,就像在大學畢業了的同班同學,有的進了公司的基層,有的進了公司的高層一個道理,“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是正理”只是在安慰自己吧!





走錯山頭


這句話說的太對了,我今年68歲了,回想起自己走過的路,我就是一個這山望著那山高的人。讀書的時候我學習挺好的,小學跳格一年,初中一個學期就文革停課了。年輕時當木匠,在1975年我就買了四大件,還沒到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就開傢俱店,那時候我就是萬元戶。

1980年,我從北京買的品種雞種蛋,開始孵化小雞,從養1000只品種及開始,我的養雞場越幹越大。幹了一年多,我又開始做買賣,到關內去販賣中草藥,在我們當地開了第一個,個體藥店。

改革開放初期,做什麼生意都賺錢。我從撫松的萬良鎮到溫州的蒼南倒賣人參,從四川的石柱縣黃水鄉買黃連,運到河北的安國藥市,從福建的莆田販賣桂圓,銀耳等等,到貴州的羅甸縣,收購中草藥草果。

到1987年左右,我又開始從義烏進貨,或者從福建石獅進貨賣小商品。那時候在我們這裡,大多數人都還上班,我乾的這些買賣沒有一個是因為賠錢才轉行的,我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幹啥都有夠。我又和別人合夥到關內老家去開傢俱店,不歡而散。

1990年,我又開始推廣種植中藥材,做中藥材種子銷售,收購回收中藥材的生意,引起了市裡領導的重視,被作為帶頭髮家致富的領頭人,而且進入了市領導班子否則搞多種經營。

1993年,我40歲已經不是年輕人了,我又從珠海的小林鎮販賣布頭,做起了賣布頭的生意,看著不起眼,幾十倍的利潤。結果我又開服裝製衣廠,蓋廠房進設備,顧了幾十個工人,幹了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這一次是我第一次賠錢,賠光了我十幾年的積蓄。

1995年,我要到廣東碣石鎮,搞舊摩托車翻新,後來賣滾包服裝,在當時都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後來我又和當地人合夥,讓南方人又把我騙了,我又重新搞中藥材種植,和種植戶籤合同,大面積發展種植中草藥。

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結果我自己又承包農民的土地,大面積種植中藥材,我種植的板藍根在非典時期價格猛漲,我賺了錢以後種植黃芪又賠得稀里嘩啦。

從2003年到2007年,我又到河北山東一帶開洗浴中心,後來又到江蘇沛縣,最多時同時開了三家。2007年從關內回到東北,我家的平房拆遷,一直到現在我已經是68歲了。雖然我已經是個老年人,但是這十多年我又成了一個算命先生。


劉井隆


新年好!你這句話我特別有感觸。小時候經常聽父輩們聊天說到年輕人要沉住氣,別這山望著那山高,那時候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記得早年的時候去雲南支教,在一個農家寨子裡過了幾個月時間,閒暇之餘經常和當地的小夥伴一起去爬山,我所在的寨子前面有一座高山,每次仰望周圍就數那座山最高,有次休息時間約著小夥伴一起去爬山,我想征服那座高山,我們就向著山頂進發,大概爬了一個多小時終於要登頂了,當我爬到最高處的時候,眼前的景象震驚了我,無限風光在險峰,果不其然,站在最高處望遠眺,無數個高山此起彼伏,一座比一座高,原來我經常看到的這座在我腳下的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我真正感受到一山又比一山高。回到現實生活中,人生中充滿各種誘惑,心裡總是憧憬著外面的多彩世界,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心想去外面發展,也是父輩們告訴我,沉下心來,在哪裡都可以有一番作為,不要新比天高,別這山望著那山高,踏踏實實走好腳下的路,從基層,從最低處慢慢的做,一定會登上那座最高峰。所以你說的這句話非常有道理,我們作為年輕人還是要堅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我相信堅持下去一定可以有所作為!加油💪


天道莽莽


我媽就經常說我東山盼著西山高,一開始我還不理解什麼意思,經過這幾年摸爬滾打才漸漸明白這句話的含義!首先講一下我自己的創業經歷吧,2015年不知道在哪頭腦一熱想幹電商就是淘寶上做服裝,自己是個新手什麼也不太懂,後來呢結果後來是無疾而終~後來呢我就去進廠了,直到2016年我又做了小吃店,由於經驗不足經營不善自己好高騖遠,幹了三個月又是倒閉了賠了兩萬多,這下好了我又想個點子那就是做路邊小吃炸串串,又是去哪裡學了又稀裡糊塗的買了一套設備,都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路邊攤做小吃也是不盡人意,稀裡糊塗的幹了一個月又不幹了,連投資的錢十分之一也沒賺到,就剩一堆東西放家裡,我媽說別再胡弄了,看到我弄的雜七雜八的東西就心堵的慌!2017年我收了收心找了一個計件工資的廠子,踏踏實實的做了兩年,後來種種原因還是辭職了!2019年暑假呢我又在縣城的廣場上擺起了小地攤,賣小孩子玩的東西,一開始生意非常火爆忙都忙不過來,後來呢又是好高騖遠賣的東西開始雜了,生意漸漸的不行了然後又沒幹了,又是落下一攤子東西~之後我現在又在廠裡面上班~總的來說呢,年輕人幹什麼事情不要腦子一熱就去做了,不考慮後果,什麼未知的風險都不知道,東搞一下西搞一下的好高騖遠做什麼都不長久的,還是踏踏實實的做事慢慢積累經驗,想做什麼的時候專心學習,不要盲目創業~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吧,這就是這5年我的狀態,不要再東山盼著西山高了哦,踏踏實實做事才是真諦!



時光是個罪人N


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當我剛走出校門的時候,社會經驗一點沒有,分配到舉目無親的陌生的城市,沒有人脈,沒有任何資本,只能服從單位安排,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幹了七八年,後來遇到一位非常正義的領導,就是他成了我的伯樂,雖然我不是千里馬,但是自從被他看中之後,我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FG享受生活


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我認識很多理工科研究生,他們畢業後在一起一家公司幹一兩年然後就跳槽,在另一家公司幹一兩年再跳槽,跳三次的很多,每跳一次,月工資提升兩千到三千不等。

但文科類學生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因為文科類,多數不是技術,只能在一個單位老老實實地幹到底。

總之,為了生活,有時需要這山望著那山高,有時,客觀和自身條件的侷限,不允許你這山望著那山高。


yiyi不倒翁


我覺得很有道理!

年輕人走向社會,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愛好、興趣、專長,能夠把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結合起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不能,就要好好思考,自己將以何謀生?把自己的謀生本領看清楚,然後腳踏實地,從基礎做起,從基層做起,帶著謙虛好學的心態,去提升自己!

技能上是這樣,為人上也要這樣!現在的教育鼓勵競爭,這個沒錯,但是忽略了品質教育,導致很多年輕人好高騖遠,自以為是,這個是很可怕的,會讓年輕人在將來受大挫折,摔大跟頭!最好能夠學習傳統國學,做好孝悌之道,打好基礎,未來才會越來越順暢!

算是對年輕人一點忠告!希望對提問者有所幫助。


西洲月明


有道理,但是得辯證的去看待這句話,理由如下:

既然是“年輕人”,那我暫且以畢業大學生為例陳述一下自己的觀點吧,首先,其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當前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呈現出了“供過於求”的局面。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是無法就業的,而出現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才畢業對自己的職業有過高的期望值,但眾所周知,絕大多數畢業生在工作經驗和社會實踐等方面是明顯有劣勢的,所以好的企業和單位在錄用的時候都會考慮這個因素,即便是被錄用了,也會要求新人從最底層開始,因此年輕人是應該踏踏實實從底層做起,而不是當工作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時,選擇回家待業。

其次,是工作與所學專業的匹配度不高。

很多大學生在就業時,從事的工作內容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是不匹配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使新入職場的年輕人需要很長時間去學習和適應,也提高了工作時的壓力值,很多年輕人便辭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但是缺乏資金和好的管理經驗可能使他們的創業之路舉步維艱,這樣就在一定程度歸屬了“這山望著那山高”,兩邊工作都跑掉,因此,沒有較為系統的,全面的創業計劃,還是踏踏實實的幹好本職工作吧。

而隨著微商系列,自媒體,網絡主播等行業的異軍突起,年輕人在自己本職工作不受影響得前提下適當可以發展副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收益,也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因此,“這山望著那山高”,是年輕人的禁忌,但要能做到“這山望著那山高,兩座大山都不倒”,當然是可以鼓勵的了。

當前,疫情侵襲,為了防止感染,年輕人群體也被困在家中,這個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所處環境適當的發展自己的副業了,這樣不至於長時間的處於待業狀態了。


Blank


前幾天看到一個理論,就是用來解釋為什麼70後80後比90後更相信努力付出的好處,為什麼90後對待工作更任性的。

這個理論大致是這樣的:70後和80後生長在一個更充滿勞動者紅利的時代,大多70後80後的人真正能夠通過辛勤的工作獲得高收益高回報,因此他們更加有目標,願意去努力拼搏,早日攀登高峰,哪怕忽略了路上的美景。

這個也合乎現實情況,我身邊的朋友,還有我哥哥姐姐那一輩,基本上都是70後80後,很多出身一般,但是他們讀了大學,畢業之後進入公司工作,一直踏實肯幹,簡直是任勞任怨,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裡買房買車,成為人生贏家。

他們是相信付出就有回報的,而且他們更能吃苦耐勞,也更能夠接受一些現在看起來“不公平”的待遇,因為這些看似不公平的待遇,確實能為他們帶來回報。

比如說我原來的公司,加班成風,現在能扛得住加班的,基本都是80後,新來得90後誰加班啊?要求也不加,言語上再重點,人家乾脆遞辭職信了。

這個案例也剛好佐證了90後的理論,因為現在紅利不在,現在年輕人除非特別優秀的,才能獲得更高回報,而中間有太多年輕人,已經享受不到這樣勞動力的紅利了,導致他們就算很努力,也不一定能獲得回報。這樣下來,年輕人的追求就跟70後80後完全不同,他們更追求“有意思”的生活。

如果工作不能帶來足夠的財富,那寧可選擇一種“探險式”的模式,哪家公司更有意思,更能讓個人達到成就感,就選擇哪家公司。哪家公司看上去更好,如果自己能拿到工作機會,自然就毫不猶豫的跳槽。

年輕人身體力行地實踐了“水往高處流”的道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是這樣。


浪漫諾拉比


現在有幾個年輕人能真真的理解這句話深刻含義呢?反正我可以瞭解,但做不到

😂。

年輕人別這山望著那山高,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才是正理,這句話是多麼的有悟性啊。🤔

有多少青年朋友們有這樣一種思想和幻,那就是自己心中是不是有一種自信,——相信自己日後一定能成功賺大錢。

首先我先來個自我急介紹吧

本人不是什麼富二代,家裡經濟情況也就一般,沒有高學歷,沒有高智商,沒有什麼特長,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可以說是要顏值沒顏值,要身高沒身高,要錢財沒錢財。但也沒有那麼差勁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可就這樣一個自認不完美的我,在朋友、家人眼裡,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為什麼說幸運呢?那就要從我的工作開始說起了。

96年出生,18年考入事業單位,氣象部門,學歷大專,工資一個月到手4000多那麼一點,聽起來還蠻不錯的哦🙄,雖然工資沒法跟你們大佬們相比較,但是對於這樣一個很不優秀,也就比一般人強那麼一丟丟的我,我內心還是很滿足的。

大專三年時光,也可以說是美好而快樂的三年,無壓力、無煩惱、無目標,可以說是一個三無人員的95後青年吧😅。上課課時睡覺,睡覺時玩,反正就是過著美國時間的中國人,時不時的還要逃上幾節課,次次被老師抓,那理由編的我都不敢相信自己,那解釋動作神態以及語言,那可謂是提現的的活靈活現,我都覺得自己可以拍電影,當明星了,哈哈。

當被單位錄取的時候,內心感到多麼的高興,畢竟事業單位相對來說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比起剛畢業的人來說,我首先工作算是穩定了,這樣的話不是就多了一道光環呢?於是內心滿懷期待,期待步入工作崗位的自己,然而對於剛從學校畢業的蠻懂少年,面對社會的殘酷,可想而知,一開始怎能經受的住打擊啊,自己總以為抱著一顆真誠的玻璃心就可以很好的與同事相處,得到同事的幫助與支持,可誰能想到在關鍵時刻總是掉鏈子,回頭一望身後只有自己,這與自己想象的,認為的,差距太大了吧,沒關係,無所謂,繼續保持自己以為是對的這種心態,繼續幹,哈哈打不死的小強。

每天過著早10晚八的生活,不要驚訝,我是說新疆的工作時間,與內地大概兩個小時的時差。下班了無聊時,看看電影,打打遊戲。每個月工資準時入賬,月工資4000多那麼一點,,我就一個人,父母不在身邊,所以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每天除了工作,就是自己找娛樂項目,不慌不忙,挺好。

但是我不會理財,不會計劃,對存錢也沒概念,反正就是想買就買,也對經濟承受能力不進行分析和考慮,所以每個月都是月光族,還欠著外債,但金額不多,自己足以應付解決,因此超前消費的代價就是,每個月賬單日會與你同行。

路沒有那麼暢通,噩耗從此來臨。

2019年參加這邊訪惠聚工作,也就是下鄉,村裡條件艱苦,無任何商店,面對的都是戈壁灘,沒有網絡,每天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沒有任何娛樂項目,那種無奈的心,是多麼無聊至極,就在這看似平淡的日子,噩耗將伴隨我左右——網賭的代價。

偶然間接觸了網絡賭博,過程就不說了,那就一個字輸,結果讓我無法想象,接觸網賭的都有共同的目標——贏錢。但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最終面對的只有後悔與債務,兩大高手護你左右。

但現在我深刻認識到了網賭的慘痛代價和教訓,值得慶祝的是我已成功上岸,只不過回想起只有後悔,但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為什麼要說我的經歷呢?

大概是自己的這些行為,是自己思想上的缺陷吧,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心不靜,心不安,導致自己過於急躁,適得其反。

然後就是告誡。

★ 一是告誡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珍惜學校時光,好好學習,不要在學習的時候選擇舒適,如果在學習的時候選擇舒適,那麼將來等你的一定不是舒適,在該做的年紀就應該做該做的事,祝你們實現自己最初的理想。可不能像我學習。

★二是告誡網賭的摯友們,無論現在輸贏,儘快收手,俗話話十賭九詐,賭博會讓你失去人生方向,會讓你妻離子散,家庭破碎,最終得不償失,面對你的只有債務。

★三是告誡90後的兄弟姐妹們,要學會存錢,存錢極為重要,自己錢包鼓起來,無論做什麼事才有底氣,所以不要盲目的沒有理性的消費,要不最終伴隨你的只有賬單日。

我父母常教育我,剛參加工作沒經驗,就像剛出生的生命,什麼都不會,不要還不會走就要跑,這樣的話面對的就是無數次的摔跤。

所以無論做什麼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走,不急不躁,累的時候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風景,依然美好。

本文論述只是自己的經歷與看法,若有不恰當之處,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