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萍:“去幫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抗“疫”面孔 | 張燕萍:“去幫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主動請纓,我先來

聽到發熱門診招募首批醫生的時候,平日裡總是笑臉盈盈的北京和睦家醫院內科醫生張燕萍只是堅定的說了一句話,“我要上發熱門診!”

作為當年經歷過SARS的醫生,張燕萍看見過太多人無助的樣子,疫情突然爆發,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醫生,她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這就是我們的戰場了,去幫他們!”


抗“疫”面孔 | 張燕萍:“去幫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張燕萍醫生在發熱門診

在疫情開始初期,張燕萍坦言,“說實話,這樣傳染性極強、傳染方式並不十分明確的病,我們瞭解的越少,越會感到恐懼,說不害怕是假的。父母、愛人、孩子知道我要上發熱門診都特別擔心,反覆問我想好了嗎,但終究沒有阻止我。我是醫生,職責優先。”

上發熱門診那天,張燕萍的丈夫開車和女兒一起送她來醫院。女兒上初中開始就住校,平日裡母女倆見面時間就很少。這個寒假開始前,女兒還去了半個多月的集訓,張燕萍恰逢值班,好不容易能好好地相處了幾天,她就得上前線戰“疫”了。

“把我送到醫院門口,女兒拉著我拍了張自拍照,發了朋友圈,寫道‘向醫護人員致敬!媽媽加油!’。看到的時候我真的,既驕傲又有些心酸。這十多天她每天都想跟我視頻,但也都會很懂事地先問我有沒有空,很乖,我很想她。”


抗“疫”面孔 | 張燕萍:“去幫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醫生也是“接線員”,患者身體和心理都要管

1月30日,北京和睦家醫院發熱門診完成升級改造,又開始接診。2月1日,經醫院多學科專家團隊和管理層共同討論,從內科/住院部、急診科、全科抽調出四名醫生正式組成應對疫情發熱門診第一組,張燕萍大夫任組長,開啟了長達14天的發熱一線工作。

每天她都要先在外圍更衣區換下普通衣物,穿上手術室消毒回來的刷手衣,進入裡面的清潔區再穿戴好防護服、帽子、口罩、手套、護目鏡等裝備,最後進入發熱門診工作區。

工作區即汙染區內要儘量減少帶入個人物品,一支筆、一張紙片都不要帶出,嚴格防控。


抗“疫”面孔 | 張燕萍:“去幫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脫下防護之後,臉上已經被勒出深深的溝壑

接診工作之餘,張大夫還要兼顧撥打和接聽電話。她會認真翻查來院就診的發熱患者的記錄,對有必要做後續跟進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確保萬無一失。而對於來電諮詢的患者,她又化身為最有耐心的“接線員”。

隨著疫情持續時間增長,很多人心裡的恐慌及焦慮情緒也隨之加重,張大夫就遇到了這樣一位女士,她同一天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都撥打了諮詢熱線,反覆問同樣的問題:“我有點不舒服是不是中招了?”“我能去做檢查嗎?你們要怎麼查?”“如果查出來我是我會被怎麼樣?”

接到電話的張大夫和護士們每次都非常耐心地安撫她,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引入一些心理干預措施,幫助她冷靜下來。對於焦慮情緒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的患者,指引他們向和睦家心理健康中心求助。

電話鈴聲頻繁響起,幾乎不曾間斷。“喂,您好,這裡是和睦家發熱門診,有什麼能幫您?” 張燕萍醫生又在耐心接起下一個電話。

自疫情爆發以來,和睦家發熱門診及所有科室始終保持正常運轉,幫助著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這正是每一位像張大夫一樣堅守職責的和睦家人共同的努力的成果。

抗“疫”還在繼續,我們一起加油。


抗“疫”面孔 | 張燕萍:“去幫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過敏及免疫內科醫生、副主任醫師 張燕萍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風溼與臨床免疫學碩士,在北京協和醫院完成變態反應相關學習取得資質證書,歷任北京協和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急診科主治醫師。

現任北京和睦家醫院過敏及免疫內科門診醫生,內科住院部及ICU醫生,擅長各類內科危重病、變態反應科及風溼免疫科疾病的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