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和書,你會選哪一個?

亦盼1984


麵包和書要選一個個的話,應該選擇書,不應該選擇麵包。

因為書要包括了幾乎所有的,知識來源,如電子書,書本……,而麵包只是食物的一種,可以不吃麵包,卻還可以有;牛肉,羊肉,啤酒,咖啡,麵食,……等等。

選擇麵包即選擇了放棄看所有的可讀的了,而只是得到了食物的一種,反之,選擇了書,得到的是,所有的書籍,失去的只是麵包一種食物,而替代麵包的卻很多。因此正確的選擇是,選擇書,放棄麵包。


隨緣59688


成年人的世界裡,情況非常複雜,很少有非此即彼的選項,而且生活並非單選題。

01.麵包與書的隱喻

麵包代表著生活必須品,而書代表著知識,所以題目的意思可以解讀成到底是要追求更好的生活,還是更多的知識。與此同時,發問者把麵包與書對立起來,好像只能二選一,從而製造了困境。
人生中總是充滿類似困境,考研還是繼續工作,選擇小城市還是大城市,找一個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的……

好像選擇之後事情就會得到解決,事情也許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02.複雜的世界裡沒有簡單的選項

如果選擇之後,問題就能馬上解決,那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簡單,可惜現實要複雜的多。
比如考研與工作之間的抉擇。如果選擇考研,那麼表面上好像解決的困境,可是畢業之後還是要面臨工作的選項;如果選擇了工作,好像放棄了深造,可現實中見過很多人工作之後又回到學校提升自己。
從本質上,我們首先要想好自己到底要什麼,然後不把選項對立起來,活的也許會從容一些。
“我們想要什麼,想成為怎樣的人”決定著我們的選擇,其中並沒有對與錯,只有合適還是不合適。我們的選擇決定著自己成為怎樣的人。

同時,也不要把所有的選項對立起來,很可能是相互融合的,比如選擇邊工作邊考研讀研,在大城市工作回小城市生活。複雜的世界裡不存在絕對的對立,而且也沒必要對立。

03.當下的選擇取決於環境

回到本題,如果當下生存都困難,那麼我們自然要選麵包,生活下去才有以後;如果生活無憂,那麼我可能會選擇書,讀書增長見識可以讓自己不再愚昧。
突然想到企業發展中,“是利潤第一,還是質量第一”的問題,如果都活不下去了,恐怕要先抓利潤,發展很好時會考慮質量優先。
至於那些說“可以利潤和質量並重”的人應該是把現實看的過於簡單了。

很多時候,取捨之間我們並沒有太多主動權,更多要考慮環境的因素。

04.認知升級:總是會有第三種答案

吃早點時,有些商家會問:“您要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
除非特別需要,我們的回答應該是:“不。”
任何時候都存在第三種答案,也許它優於先前提供的默認選項,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找出來。
關於“選書還是麵包”的問題,更好的答案也許是“通過讀書賺到錢去買麵包”。

這是“張大志leo”的第53個長篇原創問答。

兼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討論,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倉廩實而知禮節,飽暖之後書勝麵包



我會選擇麵包,人終有一死。在物質和精神世界面前我會選擇物質。

不是因為我貪戀富榮而是因為當我選擇書,看見了和我不一樣的思想,而我卻不能擁有。

朝聞道夕死可矣古今中外幾人可做到。


隨風飛舞2564


麵包,因吃飽了才有勁去看書😜😄


飄絮214949866


做麵包賺錢,用錢來買書😄


拿鐵不加糖的拾光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等說法在現實中行不通!以前的我,什麼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錢沒有什麼概念。現在的我越來越覺得沒錢真的很無奈!沒有安全感!!!


用戶1374337929280


當然選擇麵包,學習有很多途徑,書只是其中一種途徑,在這個發展如此之快的國家,我覺得吃飽才有力氣跟的上



遇見鳳丫頭


而這怎麼能分開呢?分開了缺那個也不行呀😄!想起古人一首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 套用古人的思路好像精神層面更重要,就是說“書”更重要一些吧,但是沒有面包,不吃飽肚子,身體不舒服也讀不進去呀,還不要說長時間沒有面包沒有吃的!


竹隱閒士


麵包和書我當然會選擇麵包哦,因為只有我先不餓死才能讀書。填飽肚子後才能專心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