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分享你現在擁有的攝影器材?

一溪綠水


佳能700D入門級。這是14年買的,這是我弟的,目前已經使用了六年了。對於我來說,莫在乎手中的設備高級不高級,在乎的是你腦子裡有沒有攝影的料,就是給你一個場景你自己有沒有拍出大片的效果。在於自己拿上手中的武器,多加練習,練習練習。總結自己的攝影實戰經驗。

攝影術都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理論積攢也一百多年咯。所以說,攝影理論就那些基礎理論。理解了,在去多實踐。總會有自己的眼界。我還是認為,實戰多點。

昨晚用了這臺機器拍的夜景,然後再合成了最後一張圖。


攝匯學


數碼產品的不斷更新,器材也換的快,只說目前留著的:1.最早入的佳能,滅門後留個2個鏡頭,17mm移軸ii和200mm f1.8,理由這2鏡頭其他門派沒有,也最有玩味,佳能其他的都是垃圾; 2. 尼康850,14-24(已賣,用適馬art1424替代了),70200電磁炮;3. 索尼A口 a99m2,24-70f2.8二代、 70-200f2.8 二代、蔡司85,100微距 、135stf、500折返、500mmf4; 4. 索尼全幅微單FE口 a7r3和a9m2,三大元,35GM、85GM,100stf,135GM、100-400GM、200-600g,400GM; 5. 富士殘幅微單 xt3和xt20 16-55f2.8、23mmf1.4 、58mmf1.2、90mmf2.0、50-140f2.8、80mm微距(是各家中最好的微距頭,沒有之一); 6. 徠卡m28mm1.4和m75f1.25,機子出了,無法忍受該死的手動和黃斑對焦,眼鏡都要看瞎,轉索尼微單用,自動對焦,徠卡圈貌似都喜歡這樣玩); 7. 一堆亂七八糟的鏡頭,東蔡小b、刀梅、雅西卡、國產的老蛙等等。 平常還是索尼a7r3和索尼原裝頭用的最多,富士t3和23mm用的多。


隨心隨風911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因條件有限,買的器材都是性價比相對來說比較高的!

我分三類分享給你!

第一類。 相機, 我購買的是二手索尼nex-3n.不到1000塊就可以拍攝美麗的星空,而且16-50的套機出去拍風光人像基本夠用了!

第二類 無人機,因預算有限,大疆高端機買不起,低端3.4千的抗風跟圖傳又不是特別好,所以我買了哈博森zino2,續航,抗風,圖傳,畫質基本滿足我的需求,但肯定不能跟大疆萬元機比,一分錢一分貨!

第三類。手機,手機我現在用的是蘋果xs,平時拍攝畫質足夠用了,平時還喜歡拍鳥,又購入一個觀鳥鏡,用最少的錢滿足各方面需求,我現在很滿足了!

上面是我目前擁有的,在這裡我還想說一下我想要擁有的!

一。相機想擁有索尼a7m3

二。無人機想擁有大疆御二哈蘇版

三。拍鳥當然想入一個尼康p1000






小兩口自駕遊


尼康全畫幅微單Z6

市場價格:15999元(套機)

在去年8月,尼康終於推出了自己的全畫幅微單相機產品Z系列,作為首代產品,Z7和Z6形成了高像素和高速的高低雙機搭配。其中的Z6,是一款速度更快,性能更為均衡的全畫幅微單機型。而且目前搭在24-70mm F4鏡頭的Z6套機,在京東商城的售價是15999元,從價格上來看也更貼近於普通攝影愛好者。

尼康Z6

2400萬像素級的全畫幅CMOS到來了出色的畫質表現,雖然不如Z7像素高但這帶來了更高的連拍速度(Z7為9張/秒,Z6為12張/秒)。均衡性與高速,是尼康Z6的性能特色所在。除了照片拍攝性能外,Z6的視頻性能也相當出色,4K 30p+1080/120p的視頻規格讓它可以滿足用戶對升格以及高清視頻的拍攝需要。而新開發的N-log,4:2:2 10bit的錄製能力也大大增強了Z6視頻的後期處理空間。

機身背面,可以看到Z6的按鍵排布繼承了尼康單反的風格,操控體驗很好

相機的背屏為可翻折觸控屏,翻折可以用於必要俯仰角度的拍攝。Z6屏幕觸觸控功能和邏輯設計是值得肯定的。除了觸控對焦,觸控快門外,觸控還可以進行菜單,回放以及參數調整的控制。很多小細節非常值得稱讚,比如觸控的ISO調整分為1/3擋與1擋,以進行不同幅度的觸控操作調整。很多細節讓人看出尼康在產品開發上的確是下了功夫。

尼康Z6在視頻功能上有了著重的性能提升以及功能性上的完善。新相機不僅支持4K 30p的視頻拍攝,同時支持1080/120p高幀率慢動作視頻的拍攝。如今視頻性能對相機而言也越來越重要。

作為尼康的第一代全畫幅微單相機,尼康Z6展現出了它的完善性以及自己的性能特色。身為首代機型,Z6在性能上取得了很好的均衡性。照片與視頻拍攝性能的良好綜合表現是新相機的優勢。而出色的視頻畫質以及高感控噪表現,則是Z6的機型特色所在。作為尼康的入門全畫幅微單,Z6的綜合性能表現還是讓人滿意的。


我愛跑山


我現在擁有一臺尼康D850相機,尼康140-400mm變焦鏡頭,24-70mm鏡頭,騰龍70-200mm鏡頭,尼康P1000相機一臺。DJI悟2和DJI御2各一加無人機。






新疆旭日升


機身:富士XT3

鏡頭:富士XF18-55 F2.8-4

富士XF23 F1.4

星曜50mm F1.4

因為一開始追求便攜和相對便宜的鏡頭價格,還有外形復古,色彩討喜易直出,我最後選擇了富士XT3。

XT3用的xtrans4傳感器,一塊2600萬像素APS-C CMOS。唯一能內錄4K60FPS 422 10bit的APSC畫幅相機。畫質方面除了高感,同類型機器幾乎找不到對手,而且高感差也是殘幅機的通病。只能用大光圈鏡頭補償。硬件方面都配備了耳機,麥克風接口,還有USB-C插口,三方面翻轉屏,但是不能180度翻轉,還有雙卡槽保證數據安全。續航方面拍照只能拍四百多張,但視頻錄製續航不佳,富士的NP-126S電池只能錄製一小時。

鏡頭的選擇,玩富士肯定要玩它的定焦鏡頭,F2系列更加小巧而且有三防,適合全天候拍攝,當然要追求更好的畫質和氛圍感可以去試試F1.4系列。而且我有攝影需求,於是購入18-55和23F2

星曜國產手動頭是我第三個入手的鏡頭,第一是因為我缺少50mm等效75mm的焦段,第二就是它的性價比超高,原廠的同焦段頭搞小半檔的56mmF1.2已經五六千,為了嘗試這個焦段是不是適合自己,星曜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鍍膜的問題確實存在,色散較為嚴重,不過都這個價錢,還要啥自行車啊。






一勺墨白


基本配置,尼康D4s機身、14—24、24—70、70—210,還有一臺850機身,最近看到D6機身要上市,看看情況明年進一臺。



0590ly


我的設備有一臺佳能的70d,這臺機器是半畫幅機器,有一個標配的19-200鏡頭,一個50的人像鏡頭,1個10-18的廣角,然後就是三腳架麥克風之類的,主要是用來拍照片,拍視頻的設備是華為的mate10,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76000159d8bb3b7f17\

小葉裝修錄


目前所使用的器材一共是兩類。

一類是機身使用的是佳能EOS R,所配的鏡頭是RF35mm 1.8定焦鏡頭(人文、微距)和RF70-200mm F2.8 L IS USM(人物、遠景),以及通過轉接環使用的EF50mm 1.8小痰盂(靜物、小品),用於稍正規的題材。

還有一類是使用的是便攜卡片機G1x mark 3(照片記錄)及G7xmark2(視頻記錄),主要方便戶外徒步或騎行、登高的時候常規記錄。





故裡拾光


本人業餘喜歡拍照,玩玩攝影!近些年也投入不少費用在上面!下面我來回顧一下我的器材!

剛開始買的是佳能6d,24-105套機!這個機子是技能入門級全畫幅單反相機,價格一套是13000!105的焦段可以說是萬能鏡頭,可以拍人物,風景!價格也適中!

後來拍人像,需求背景虛化效果,由於資金問題,買了1.8/50mm.人像定焦,俗稱小痰盂。價格幾百塊!這個是推薦預算不高的玩家!性價比非常高!業餘愛好者足夠用了!

後來入手了70/200mm.長焦鏡頭,價格高,但虛化同樣不俗。隨手拍也能有大片的既視感!缺點就是價格昂貴,拍攝距離遠,不方便溝通!

攝像是一門藝術。作品是心靈的展現!價格都是次要,關鍵是要有一顆執著的心!

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