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人性盡顯,絕對是一部偉大作品


你看過《死屋手記》這本書嗎? (單選)
0人
0%
看過
0人
0%
沒有
<button>投票/<button>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是上個月讀完的。

我能想象他伏在一張書桌前,伴隨著微弱的燈光,窗外是呼嘯而過的西伯利亞的寒風,在一個本子上,也或許就在幾張草稿紙上,用手中的筆,逐字逐句的,寫下了這27萬個字,寫下了自己作為苦役犯在監獄中的那些年月,那歲月蒼茫、荒涼、漫無盡頭。寫下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那些人各懷絕技、千人千相,鮮活立體。寫下一樁樁可怕的事,一幅幅悲慘的場景。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人性盡顯,絕對是一部偉大作品


"以戴著鐐銬的手為自己的難友畫像,竟然將西伯利亞一座監獄的風尚習俗,創作成米開朗琪羅式的壁畫",看完整本書,我的感受與赫爾岑這句評價一模一樣。屠格涅夫說《死屋手記》是但丁《神曲》的《地獄篇》,不為過,甚至比那可怕。它的可怕,不是充滿血腥、暴力、虐待和殘酷極刑。而是精神的消耗、自由的限制,是從期望落空的失望到最後沒有任何期望,是從日復一日重複的單調變成沒有感覺的麻木,是從不習慣到習慣,從尚有良知到良知全然丟失並且不自知,是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變成一個行走的屍體。這是最可怕的事。活著已經不是活著。

看完整本書,我又回頭看了一遍引言。這時的感受已經和最初看不一樣了,那時我還不認識彼得羅維奇,或者說和他不熟,我不知道他的故事。只是從"我"那裡,知道他是一個出生於俄羅斯的貴族,一個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移民,在"我"所在的小城,靠給孩子們上課謀生。除此之外,我還知道他為人孤僻、避不見人,他學識淵博、博覽群書,他不擅社交、獨來獨往。當然,這都算不上什麼大缺點。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人性盡顯,絕對是一部偉大作品


我以為這只是一個作者對於一個人物的必要的外貌和性格交代。看完全書,再回頭看引言。我簡直覺得這個書寫順序,真是絕妙。死屋開始時,彼得羅維奇已經死了。他只短暫的在引言中,像電影鏡頭般,出現了幾次。但那幾次,是自由的他。是離開地獄的他。是身處遼闊世界的他。你會為他高興,為他喜悅。雖然你知道,他在寫這些時,未必是這樣的心境,因為,那些苦役犯的日子,畢竟像血與骨,已與他交織在一起。但我相信,自由的他,身在牢籠之外的他,心中無時無刻都會在呼喊:現在是多麼美妙的時刻啊!只是,旁人看不出來罷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人性盡顯,絕對是一部偉大作品


他親切、善良、堅強、樂觀,這是他給我的印象,極好的印象!他的內心柔軟而善良,別人對他的一點點好,一點點善心,就會給他帶來莫大的力量,讓他牢記在心。一個小女孩在他服刑期間給了他一枚硬幣,他一直,一直帶在身上。讀到這裡時,覺得他,是一個值得愛的人。

他,或者說陀。客觀、冷靜的訴說服刑期間的一幕幕往事,那麼多有意思的、有特點的人浮出紙面,每個人都不是單一的簡單的,你只有自己去看,才能感受到陀刻畫人物的厲害之處。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人性盡顯,絕對是一部偉大作品


陀是寫人物的大神,他能寫100個人物,男女老少,善人惡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描寫外貌,各人有各人的字眼,不會重複一個詞,乃至一個字,可我們知道,外貌無非是長相五官身材,就算再高超的作家,還能寫的多天花亂墜啊?陀能。

他寫的人,每個人就是他自己,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彷彿那人物,就現身在你面前。不僅外貌,他更擅長描寫人物的內心、精神和品質。善良的人在他筆下如同金子般閃閃發光,讓人心裡發熱,眼眶發紅。討厭的人讓你想快點翻過這一頁,不想看他。兇惡的人猙獰狡詐陰險的嘴臉,讓人恨的咬牙切齒。這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觀察力。人與人,本就該各有各相,書中的人如此,世上的人也一樣。好作家肯定人物寫得好。書中的諸多人物,彼得羅夫、奧爾洛夫、蘇希洛夫、M、A、阿列伊... ...,無一不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人性盡顯,絕對是一部偉大作品


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人性在這本書裡,盡顯無疑。

多處淚目,因為看到太多真摯的情感。

豆瓣一條評論說:讀完這本書之後的精神富足感會持續好幾個月吧?

是的,沒錯。

借用彼得洛維奇形容他跟阿列伊友誼的一句話結束:

"我與阿列伊的相逢是我生平最美好的際遇之一"

我想說的是:

"我與陀的相逢是我生平最美好的際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