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歧視與謠言

評論︱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歧視與謠言

與病毒侵蝕人體健康甚至奪走人們寶貴的生命相比,信息時代的另一種“病毒”或許更具破壞性,當下這一“病毒疫情”正在利用互聯網等媒介大肆傳播。這種人造的“病毒”試圖用謊言來影響人們的客觀認知,散播精心炮製的陰謀論,以摧毀人們的心理防線,甚至要在不明真相的人群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種另類、對人類威脅更大、更難被消除的“病毒”就是謠言與歧視。

“讒言罔極,交亂四國。”《詩經·小雅》中的這句古語,告誡人們謠言違背公正的原則,會攪亂天下四方,而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爭中,世人再次領教了“謠言惑眾”的危害。

客觀地說,由於認知能力有限,新冠肺炎病毒在傳播的早期,人們無法對其傳播規律和危害擁有充分的認識,更談不上應對和治療手段。當疫情呈現出蔓延之勢,恍然大悟的人們出於本能而出現一定的恐慌和過激反應是可以理解的,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專程來華考察疫情,並向中國領導人瞭解中方的應對方案。為了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在衛生醫療體系相對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傳播擴散,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高度讚揚中國的應對舉措,呼籲各國不要過度反應,不建議對中國進行旅行和貿易限制。

令人遺憾的是,部分西方國家對世界衛生組織的善意勸告置若罔聞,也無視國際民航組織的建議,單方面宣佈中斷與中國的空中直航,這不僅造成正常的人員往來受阻,使中國在海外的一些公民無法返回,還對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造成了衝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美國有媒體報道稱,美國針對疫情采取的全面限制措施將嚴重傷害依賴中國產品或面向中國客戶的美國公司。高盛公司近期發佈報告指出:美國的限制措施將導致中國遊客減少28%,消費支出減少58億美元,美國2020年一季度經濟將損失0.4個百分點。與之類似,英國、意大利等國也因為擔憂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國擴散而採取了過度反應,施加了種種不必要的額外限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9年美國暴發甲型H1N1流感疫情時,即使當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將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升至6級,也沒有哪個國家發出警告要求其公民立即離開美國,更沒有哪個國家因此拒絕美國公民入境。

如果說上述過度反應還一定程度上情有可原,且經磋商有調整和改正的可能,那麼蓄意製造和傳播謠言就絕對不能令人接受了。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謠言,當屬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聳人聽聞的言論。科頓指控稱,新冠肺炎病毒可能是來自中國的生物戰計劃,這一荒謬言論遭到了包括美國民眾在內的全世界的批評和反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捕風捉影、造謠傳謠都是極其危險和有害的。因其不但會引起恐慌,還會助長種族歧視和排外情緒,破壞我們抗擊疫情的共同努力。”崔天凱大使還反問道:有人造謠說這些病毒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美國軍方的實驗室,類似的瘋狂言論我們怎麼能夠相信?

比起造謠中傷,更為惡毒的行為便是蓄謀挑起仇恨的種族歧視。在這方面,近期某些西方媒體爭相成為負面典型。先有丹麥《日德蘭郵報》和比利時《標準報》網站發佈惡意篡改五星紅旗的漫畫,將黃色五角星改成病毒形狀或生化防疫標識,後有德國《明鏡》週刊以“新型冠狀病毒中國製造”為標題壓在封面,再有“美國之音”網站和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以“中國病毒”來稱謂新冠肺炎病毒,並妄稱中國疫情“已經失控”。擁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華爾街日報》居然發表題為《中國是亞洲真正的病夫》的文章,令所有正與疫情做艱苦鬥爭的中國人民出離憤怒,名為沃爾特·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的文章作者之偏見和傲慢令世人為其羞愧。

“叢蘭欲茂,秋風敗之。”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我們看到當地人因為這場疫情對中國人展現出來的排斥、惡意,一些中國公民甚至被惡意毆打,一些中國留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遭遇歧視,還有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從業者公開宣揚排華論調時,這些都招致本國民眾的強烈譴責和反對,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和民間有識之士紛紛站出來向中國人民表達歉意並堅定表示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一位旅華的美國作家馬意駿(Mario Cavolo)在其個人的一篇評論文章中這樣說道:“幾周後或者悲觀點說幾個月後,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將會過去,春天的氣息將會吹拂每個人的面龐。不過在那之前,倘若你對中國或中國人說不出任何有積極意義的、有幫助的話,那麼請你閉上嘴巴,安安靜靜地等待春天的到來。”以此奉送給那些對中國始終戴著有色眼鏡的造謠中傷者。


- END -

撰文 / 張旭東(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