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足球名將錄(四十九):南派足球泰斗,“才叔”林效才

今天我們繼續介紹建國後第一批廣東隊的隊員。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他不僅球踢得好,退役之後他多年深耕校園足球,大力發展廣州足球青訓,為南派足球的發展貢獻良多,他就是被晚輩和球迷們尊稱為“才叔”的林效才。

南派足球名將錄(四十九):南派足球泰斗,“才叔”林效才

1936年,林效才出生於廣州。1954年廣州成立建國後第一支專業足球隊中南白隊,由駱敵智擔任教練,而林效才便是其中最早的一批球員。隨後林效才跟隨球隊征戰全國聯賽。第一年由於球隊組隊時間短,球員之間配合不夠默契,最終名列第八,被降入次年的乙級聯賽。隨後經過三年的努力,更名為廣州市足球隊的“中南白隊”於1958年獲得全國乙級聯賽冠軍,並獲得參加次年全國甲級聯賽的資格。

附中南白隊第一批人員名單:

教練:駱敵智

隊員:曾林、梁樹、羅北、羅榮滿、吳添來、陳中民、關輝舫、陳坑、冼永泉、胡鴻斌、林效才、許志雄、梁輝元、陳漢磷、楊興連、楊霏蓀、張文祿、陳頌揚、鍾振強

1959年,廣東省體委為備戰首屆全運會,將廣東隊和廣州隊重新整合組隊,林效才也進入這支全新的廣東隊,並跟隨隊伍參加一運會,最終廣東隊名列第五。

南派足球名將錄(四十九):南派足球泰斗,“才叔”林效才

(左起)張文祿、胡鴻斌、林效才、楊霏蓀、廖德營、冼永泉、程洪森、陳漢粦、關輝舫、黃福孝

1960年,廣州隊在越秀山體育場迎戰來訪的蘇聯莫斯科斯巴達克隊,最終0-1不敵對手,而林效才也在本場比賽中有上佳表現,文章中圖一便是林效才在比賽中追擊對方球員的照片。

從1960年開始,林效才一直跟隨廣東隊征戰全國足球甲級聯賽,一直到1964賽季結束後,林效才退役。退役之後,林效才轉型成為教練。

1964-1965兩年間,廣東足球成績下滑,隨後廣東省體委對廣東和廣州兩支隊伍進行調整。廣東隊仍由蘇永舜執教,除保留較年青的16名隊員外,調進原廣州隊12名隊員。調整後的廣州隊幾乎全是新人,基本就是以廣州工人足球隊為班底,林效才被任命為教練,胡鴻斌、楊霏蓀輔助。

1973年,廣州市體委決定重新開辦業餘體校,當時廣州市有四個區有體育場:越秀區有越秀山體育場、東山區有東較場、荔灣區有工人體育場、海珠區有洪德和寶崗體育場,於是便在這幾個體育場設立足球業餘體校,而林效才當時便在越秀山業餘體校擔任足球教練,這一干就是8年。

這期間,除了體校本身正常訓練工作之外,他積極聯繫當地8所小學,由學校提供學生,他負責提供場地和足球訓練器材並幫助學生們進行系統的足球訓練。

南派足球名將錄(四十九):南派足球泰斗,“才叔”林效才

林效才和程洪森


1980年,林效才進入廣州市體委足球辦公室(廣州市足協前身),並任職多年,工作期間大力推動了廣州足球的有序發展,健全了廣州市學生足球比賽制度和廣州市業餘足球比賽制度,還幫各類比賽和活動拉贊助拉冠名,解決了資金上的後顧之憂。

在廣州足球界,林效才德高望重,晚輩們都尊稱他為“才叔”。而才叔也 是個慧眼識金的伯樂,此前介紹過的周穗安: ,在放棄專業足球之路進入廣州體院學習之時,便被林效才邀請去執教廣東省青年隊。而廣東六運奪金的功臣麥超: 在越秀山體校期間,最初練的是守門員,也是林效才判斷他的身材發育恐怕不適合做門將,這才改練成踢球,不然恐怕就沒有以後的“點球專家”。

2016年廣東足球頒獎典禮上,林效才與馮榮燦、冼迪雄、蘇永舜、陳漢粦、胡鴻斌一同榮獲“終身成就獎”。

肆意調侃,

嬉笑怒罵,

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

哪怕他彎路崎嶇,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