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孕婦要不要去醫院?


一圖讀懂 | 疫情期間孕婦要不要去醫院?

一圖讀懂 | 疫情期間孕婦要不要去醫院?


一圖讀懂 | 疫情期間孕婦要不要去醫院?


01

預約好的產檢還要不要去?


正常情況下——


  • 妊娠28周前,一般是每4周檢查一次;
  • 28~34周,每2周檢查一次;
  • 35周後,每週檢查一次。


但在目前疫情階段,無特殊情況、可減少產檢次數。如果在任何時候發生陰道流血,腹痛或其他嚴重的不適,一定要去醫院急診。


02

哪些孕周可適當延長產檢時間?


中期III級排畸超聲(建議20~24周,一般不超過26周)和OGTT(妊娠期糖耐量檢查,24~28周)建議在孕周內完成。


如果實在是疫情嚴重、無法按期完成檢查,可推遲檢查時間。


03

晚孕期要如何安排胎和產前評估?


  • 晚孕期30周後,建議自我監測胎動,若胎動正常,可以延後到醫院產檢時間;
  • 還可以租用遠程胎監在家自我監測。


  • 妊娠36~37周,是分娩前的一次重要評估,建議按期完成。


04

正好趕上兩次重要產檢(NT和大排畸)

B超不好預約,咋辦?


這三項檢查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 NT超聲:11~13+6周
  • 早期唐氏篩查:9~13+6周
  • 中期唐氏篩查:15~20+6周


如果錯過早期、中期唐氏篩查,建議通過NIPT(無創基因檢測)做進一步篩查;NT超聲錯過了就無法再完成。


如未提前預約,又將近做NT彩超或III級超聲的孕周,可先前撥打醫院熱線進行詢問是否可預約上,如預約不上則不建議前往醫院,如預約上,在預約時間內前往醫院檢查即可。


05

有什麼要注意的?


① 去醫院產檢,一定要戴好醫療級別的口罩,儘量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如果必須等待,儘量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減少在室內停留的時間。


② 避免與人親密接觸,避免用手到處碰觸物品,特別注意避免用手揉眼睛、摸鼻子、摸眼睛。


③ 從醫院回家後,馬上洗手、做好手衛生。


06

寶寶出生後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想探視,咋辦?


新生兒的誕生,對於大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喜慶的事情,但特殊時期,建議給到寶寶特殊的關愛:儘量減少對寶寶的探視、減少和寶寶的親密接觸。


由於新生寶寶還未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親朋好友的探望可能會將滿滿的愛變成滿滿的飛沫,增加寶寶感染的風險。


若一定要探視,首先要保證探視人的身體健康(無發熱、咳嗽,無疫區接觸史);探視過程中,

請先洗手、消毒,避免用手接觸新生兒口眼鼻,儘量做到“眼看手勿動”。


07

這段時間

孕產婦如何更安全地保護自己?


① 減少外出


必須要外出的話,佩戴好口罩,必要時可以戴乳膠手套。


② 及時消毒


外出回來丟棄口罩,對帶回的物品、手機、鑰匙等外表噴灑酒精消毒,外套脫下放窗口通風,消毒液流水洗手15秒。


③ 不聚會不聚餐


不參加聚餐、集會等活動,避免去人員密集場所和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


④ 不接觸“危險”人群


避免和疫區的人員來往,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的人,家裡有人生病及時隔離;


⑤ 保持房間通風


每天房間輪流通風 2~3 次,每次開窗通風 30 分鐘至1 小時;期間做好保暖措施;


⑥ 多洗手


用流水和肥皂多洗手,沒有流水情況下用酒精免洗洗手液也可以;做好手部衛生,少揉眼睛,少用手觸摸鼻子和嘴巴,減少感染機會;


⑦ 不吃野味和生食


均衡飲食,適當鍛鍊,不要過度飲食,做好體重管理。


一圖讀懂 | 疫情期間孕婦要不要去醫院?

一圖讀懂 | 疫情期間孕婦要不要去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