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本質是什麼?

通過量子力學,今天我們來揭秘一個常見的宏觀概念,力,看看量子力學是怎麼理解這個概念的。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坐車的時候,司機一踩油門,你的背後就傳來一股推力。

<strong>這是加速度產生的推背感。

而且,車的檔次越高,這種推背感就越強。你有沒有想過,這種推背感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力的本質是什麼呢?

力的本質是什麼?

力是一個宏觀展現的概念我們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力,大都是複合感受。

這就好比一束太陽光,表面上看是白色,我們拿三稜鏡一分解就發現,其實存在好幾種顏色。量子力學就相當於這個三稜鏡。

我們把這種推背感分解以後,就會得到三種不同的排斥力。雖然有三種,但它們對你感受到的排斥力的貢獻,是不一樣的。

第一種是靜電排斥力。

這個很好理解,椅背裡有原子核,有電子。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正電和正電之間會相互排斥,負電和負電之間也會相互排斥。但這不是排斥力最主要的來源。

第二種是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

你的身體擠壓椅背上的原子,想讓每個原子都變小一點兒,就會感到一種排斥力。

但這也不是排斥力最主要的來源。貢獻最大的是第三種,它來自量子力學的另一種原理,叫泡利不相容原理。提出這個原理的物理學家叫泡利。

力的本質是什麼?

沃爾夫岡·泡利

“不相容”很好理解,意思是說,我佔了這個地方你就不能佔了,我容不下你。你的身體在往後靠的時候,原子擠在一起,一個原子的電子就有可能被擠到另一個原子那裡。

但是原來原子的電子佔滿了本來的地方,你要新加進來一個電子,就會感到一種排斥力。

<strong>有些科普書會把這種力叫作“簡併力”。這才是推背感最主要的來源。

你看,一個簡單的推背感,背後就有三種因素在共同作用。所以,力是一種複合的概念。不但如此,這些因素的效果也不是直接體現出來的,而是有層級的。

什麼是“層級”呢?

比方說,如果把一個空的塑料瓶按到水裡,按得越深,塑料瓶就越癟,你肯定知道,這是水的壓力。但你如果把自己縮小了,鑽到瓶子裡面看,就會發現這其實是因為水分子在碰撞塑料分子。

<strong>我們其實是把每時每刻分子碰撞產生的力,平均起來,稱作水的壓力。

如果把它還原到微觀層面,“壓力”這個概念就沒有了,只有分子間的碰撞和分子間作用力。

力的本質是什麼?

這種在微觀世界是一種樣子,在宏觀世界是另一種樣子的情況,就叫作“有層級”。如果我們要找力的本質,肯定要把複合的力進行拆分,還要排除層級的干擾,把力還原到基本粒子層面。

這時你會發現,我們只剩下了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力的本質是什麼?

最底層不可還原的就是基本相互作用我先說一下,什麼叫相互作用。很多科普書說,相互作用就像兩個人在扔球。

我扔球的時候,向後一仰。你接住球以後,也向後一仰。如果有個眼神不好的人站在遠處看,他看不到球,就會以為,我隔空朝你施加了一個力,你朝我施加了一個反作用力。

所以,粒子就是通過朝其他粒子扔球來施加作用力的。這裡說的扔球和接球的過程,都屬於相互作用。

這個比喻很巧妙,但有個地方它沒有說清楚。就是這個球,是一個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所以,我們扔出去的其實是一朵粒子云。你別忘了,我和你也是粒子,所以我們倆也是兩朵雲。

如果你把自己縮小到量子尺度,就會發現兩個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本質上就是兩朵雲,在不斷髮出和吸收第三朵雲。

那麼這第三朵雲是什麼呢?

有的雲可以拆分,我們就繼續往下拆。當我們把所有的雲拆到底層,不能繼續拆分時,就會發現只剩下三種不同的雲,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基本相互作用。

按照從強到弱的順序,排第一是的強相互作用,它一共會扔八種不同的雲,這些雲都叫作膠子。有了它,原子核裡的質子、中子才能穩定地存在。

<strong>強相互作用的作用距離很短,只在原子核內起作用,出了原子核就沒效果了。

所以我們平時感覺不到。排第二的是電磁相互作用,它扔的雲你應該很熟悉了,叫光子,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物理學家總拿它做實驗的那個光子。

它貢獻了我們平時聽說的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以及各種宏觀世界的力,比如表面張力,靜電力,磁力等等。電磁力的作用距離很遠,我們平時經常感覺到。

排第三的是弱相互作用,它會扔三種雲,分別叫W+,W-和Z0玻色子。弱相互作用也只在原子核內有效,而且強度很弱,似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其實,弱相互作用很重要。

力的本質是什麼?

你可能聽說過粒子物理學裡有個概念叫“標準模型”。

<strong>通俗地說,標準模型說明白了兩件事,一件事是“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粒子”,一件事是“每種粒子之間會如何相互作用”。

這兩件事合起來,就說明白了構造我們世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樣的。

但如果沒有弱相互作用,標準模型中的粒子,就會少將近一半,相當於構造世界的底層邏輯完全變了。

這三種相互作用加上萬有引力,就是世界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但量子力學在說到基本相互作用時,只能解釋清楚其中的三個。就目前來說,萬有引力還是廣義相對論負責解釋的,而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這兩套理論,還沒有統一。我們在這,就先不說萬有引力。


力的本質是什麼?

力的本質是能量隨空間位置變化的劇烈程度,但你看我介紹每種相互作用的時候,都會說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的是各種“雲”,是“雲”就會有各種不確定性,不好衡量。

其實在量子力學中,物理學家已經很少使用“力”這個概念了。

<strong>而是會用一個更確定的概念來描述它,這就是能量。

請你想象一下,我帶你去杭州靈隱寺的後山,那裡是山巒起伏的丘陵。

上山的時候,你會感到一股強大的力在把你往下拖,這個時候,你的能量就在變大。山越陡,你會覺得這股力越大,你能量變大的速度就越快。

但如果你走在平地上,比如在西湖邊轉悠,你會覺得這股力幾乎不存在,這個時候,你的能量也不怎麼變化。這種能量隨著空間位置變化的劇烈程度,就是“力”的本質。

<strong>能量變化劇烈,力就大,能量變化很和緩,力就小。

咱們還拿推背感來舉例子。我剛剛說,泡利不相容原理為這種推背感貢獻得最多。但為什麼是它貢獻得最多呢?

你看,泡利不相容原理要求,這個地方我佔了,你就不能佔。

椅背裡的電子特別多,大概有10的23次方那麼多。你要想新加進來一個電子,就要讓這一大堆電子給你騰一塊兒地方,它們當然不願意。

力的本質是什麼?

這就好比一幢摩天大樓,下面100層已經被人佔滿了。你要是想住進來,只有101層才有地方。但你要去101層,得一下子獲得能去101層那麼多的能量才行。

能量變化這麼大,你才會感到一種不可抗拒的排斥力。物理學家做過一個簡單的計算,這種電子產生的排斥力,大約比同樣面積下的大氣壓力,還要大幾十萬倍。

如果你很熟悉大氣壓力的話,就會知道它來源是大氣壓強。

所以這種排斥力,其實也是一種壓強,叫“簡併壓強”。

說起來,多虧簡併壓強這麼大,我們的世界才能穩定存在。從宇宙尺度上看,萬有引力才是主導整個宇宙的力。

力的本質是什麼?

<strong>但像地球這樣的行星,為什麼沒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把自己向內壓塌呢?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地球的內部,有簡併壓強貢獻的巨大排斥力。那我們現在知道推背感是從哪兒來的了。

它是各種相互作用和量子效應在不同層級下的複合作用。

三種基本的相互作用製造了穩定的原子核。電磁相互作用加上不確定性原理,貢獻了化學鍵和分子間的吸引力,讓原子變成分子,再讓分子聚合成固體和液體。

最後再加上泡利不相容原理,提供了一種排斥力,各種物體才不會向內崩塌。這種組合起來的排斥力,就是踩油門時的推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