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傳聲|民主黨派成員為抗疫加油

書畫傳聲|民主黨派成員為抗疫加油

這些天,大家的心都被疫情牽動著,雖然不能到抗擊疫情一線的“戰場”上去,但是藝術家們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為白衣天使和病人及家屬們加油,他們以筆鑄劍、以墨抒懷,充分發揮各自專業特長,精心創作了一大批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藝術作品,表達了民主黨派藝術家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共同心聲。

由民革廣東省孫中山書畫院舉辦的“愛我中華,同舟共濟”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網絡書畫作品展順利開展。1月30日,民革廣東省委會向全省民革各級組織及藝術家們發出徵集書畫作品的倡議,倡議發出後,反響強烈 ,佳作紛呈。大家創作出一幅幅歌頌和支持奮戰在疫情防治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支援武漢的書畫作品,以實際行動共同抗擊疫情。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黃克立參展作品《錚錚風骨》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李志龍作品

在民革河北省委會、民革河北中山書畫院舉辦的“抗擊疫情,愛我中華”網絡書畫作品展上,來自河北的民革黨員們同樣在用藝術點亮希望,用藝術致敬勇士,將抗擊疫情的一幕幕感人場面轉化成生動的藝術作品。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郭躍峰參展作品《火神山醫院建設者》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閆山青參展作品《加油武漢》

所屬於民革福建省委會的福建省逸仙藝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號召藝術家們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題材作品的創作中。此舉受到大家積極響應,紛紛將戰“疫”勝利的信心和決心傾注於毫端,精心構思創作出了一批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書畫作品。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民革黨員、省書協會員、逸仙藝苑原常務理事黃昌基的書法作品《眾志成城,同舟共濟》

“在我的這幅作品中,我把這位84歲的老人設想為一座大山,一座敢於擔當的大山,而他身後是億萬中國人民,是他給這些祈盼的人民以希望,也是人民給他以精神的力量。在構圖上我畫成鋪天蓋地的人牆,襯托一個似這一座山的鐘南山。鍾南山的形象凝固為一個檢查試管的動作瞬間,他目光深邃、嘴角堅毅,直面疫情、揹負責任。背景的人群通過潑墨使畫面部分虛化營造出人潮攢動的氣氛,同時使之富有蒼天流淚的寓意。”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深情地講述了自己的作品《那一座大山——鍾南山》的創作體會。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孔維克作品《那一座大山——鍾南山》

民革重慶市合川區工委的黨員李挺創作了油畫《抗疫戰士》,用畫筆栩栩如生地記錄下了醫務工作者的忙碌身影和剛毅形象。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李挺作品《抗疫戰士》

民革山東聊城市大石支部的黨員王劍是山東省美協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他用畫筆記錄了鄉村抗疫的開展。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王劍作品《鄉村抗疫》

河北衡水的民革黨員劉福國則通過漫畫的方式,警示大家要將這場戰役銘記於心。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劉國福漫畫作品

民革遼寧本溪市文化藝術支部的書法家黨員們,揮毫潑墨,選擇用書法作品傳遞正能量,展現民革黨員情懷。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革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本溪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何經倫作品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本溪民革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裡丹作品

“在抗擊疫情出現的各種細節與情節中,我們用作品凝聚人們尋常言語難以表達的一種思緒,用書法篆刻家的眼光去觀照現實,或許這就是一種責任,一種情懷。”寧夏民革黨員、寧夏書畫院專業書法家楊涵之說,他給這組印章起名叫《武漢戰疫》,計劃刻三十方,並將原作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楊涵之所刻印章

在江蘇,無錫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民盟市委會常委孫璘同樣用書法作品傳遞著心聲。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民盟盟員孫璘作品

從中央到地方,無數的民主黨派成員選擇通過藝術表達心聲。

民建中央畫院於1月28日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號召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發揚藝術家的擔當精神,用手中的畫筆、鏡頭,努力創作反映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打贏疫情防控戰役中湧現出的感人事蹟的優秀作品,同全國人民一起,在中共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心手相牽,眾志成城,為奪取防控疫情的勝利貢獻力量。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圖為北京民建會員任力參展作品《使命》

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一段段與抗疫有關的心路歷程,民主黨派的藝術家們以各種文藝形式關注疫情,傳達心聲,展現責任,凝聚力量。

书画传声|民主党派成员为抗疫加油

作者 _ 李可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