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曾風靡一時或被大量使用後被證明是有嚴重危害的東西?

大洋閒話多


漢代的綠釉耳杯算一個,含鉛等有害物質,古人用來當杯子使用,長期使用對身體有害。



雅文小筆


別的巨大的事情就不說了,咱就來說說身邊的人,以前上高中時,看到過我們宿舍裡的一個女孩子,長得很漂亮,就是有一嘴的四環素牙。

很是影響美觀。

那個同學的媽媽非常迷信大夫,沒事就喜歡吃藥,在當時,她就能給孩子帶一箱子的藥去上學,各種藥,感冒藥咳嗽藥啥的,非常齊備,說明她平時也是很喜歡吃藥的。

我們一開始沒好意思問,後來熟悉了,就問起她的牙,她說,她媽懷她時,那陣子流行四環素,她媽就吃了,她自從長牙就是這樣,後來換了一次牙,可是長出來的還是那樣,土不土,黃不黃的,很難看 ,怎麼刷牙也沒有用。

這種牙,我在後來的工作中,也遇到過不少,但是再後來的小孩子們,幾乎就沒有了。說明大家都意識到危害了。

這個牙是怎麼形成的呢,據網上查詢:四環素牙是在牙發育過程的時候,攝入過多的四環素類的藥物,導致牙本質的著色。四環素牙臨床上見到的大多數集中在70年代,即70後的人群中。因為那時國家抗生素基本以四環素類抗生素為主。在80後的部分人群中也存在,那個時候,以前使用四環素類藥物的時候,沒有發現這個併發症,還沒有完全的取締。對於後來,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四環素牙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所有醫生在開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都會詢問,牙齒髮育過程中,要避免使用四環素類的藥物。不同的四環素牙,有的是發黃,嚴重的會發灰甚至發黑,與攝入四環素的量有密切的關係,攝入的量越大著色越深,攝入時間越長著色越深。

所以,是藥三分毒,這話確實不假,有些藥,沒有經過長期實踐就用於臨床,真的是害人不淺啊!


Longsuixinyuan


大家好,我是白齊光一個熱愛歷史的學生。下面由我來回答
盤點那些史上曾風靡一時或被大量使用後被證明是有嚴重危害的東西

三株口服液,號稱包治百病,曾流行全國,堪稱營銷神話,但事實證明,它對百病都不管用,反而對人體有害——至少降低智商100%。

何首烏:熟何首烏經過炮製,毒素會有所降低。但都不建議長期,大量服用。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其實是肝病大國,中國有乙肝病毒攜帶者約1億人,平均每14個人中就一個攜帶乙肝病毒(多數只是攜帶者,很多一生也不一定發病)。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規定,生何首烏每日用量不得超過1.5克,制何首烏每日不得超過3.0克,肝功能不全者和有肝病家族史者禁用。

“四乙基鉛”汽油:最初,汽車的汽油很不穩定,極大影響了汽車的性能。在1921年,米基利通過對化學的瞭解,發現“四乙基鉛”這個添加劑能夠很好的改善汽油的性能,是優良的汽油抗暴劑。而且價格便宜,成本低廉。不過,很快人們就發現,這個添加劑有毒。作為一種化學物質,四乙基鉛確實是有毒的,但是因為它只是少量加入到汽油中,所以一開始人們覺得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先是汽車公司的一些工人鉛中毒死亡,引發了人們的質疑。

抗生素:抗生素致命的耐藥性,耐藥性的出現並不會直接導致人失去生命,也不會給人造成任何的不適,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耐藥性對人體的影響是非常長久深遠的,它更多還是一種體現在未來的副作用。這種副作用是體現在細菌層面上的,人使用抗生素就是為了消滅身體中的致病性細菌,雖然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抗生素確實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多的話,人身體內的細菌也是會隨之進化的。

奧美定是我國整形美容史上最大的醜聞,由於藥監部門監管不利,相關領導翫忽職守,給多少人帶來了終身遺憾!如今,奧美定獲得認證時在任的國家藥監局高層都已淪為階下囚,前國家藥監局長鄭筱萸更是在2007年被執行死刑。天道輪迴,希望奧美定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龍帥林vlog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1910年,居里夫人通過電解氯化鐳的方法提取出了金屬鐳,這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重大的發現,但也是一段悲劇的開始。

鐳屬於放射性物質,但在發現之初並沒有人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就連居里夫人本人也不知道。不過居里夫人在實驗室受到鐳的輻射導致部分皮膚壞死,重新長出了新皮,結果這一現象竟然被商人們認為鐳具有去除死皮,長出新皮的功效!很快,含鐳的化妝品就在市場上賣瘋了。

從發現鐳的那一天開始,社會上就掀起了一股“鐳熱潮”,這一熱潮足足火了20多年!

商人們不斷地推出各種含鐳商品,甚至是食品,他們把鐳加進化妝品、玩具、牙膏、鐘錶裡面,後來居然在巧克力、冰激凌、麵包之類的食品都出現了鐳的身影。

最令人驚訝的是,商人們竟然把鐳加入水中製成“鐳水”賣給有錢人,其中有位美國富豪由於長期飲用這種“保健飲料”,導致整個下巴都被鐳放射出來的能量打穿,最終51歲就在痛苦中去世。為了防止他屍體上的放射性物質對周圍造成輻射,他死後的棺材都是用鉛做的。

震驚世界的“鐳姑娘”

鐳流行於美國的那段時間,很多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最引人關注的還是“鐳姑娘”。

她們是美國新澤西州一家鐘錶廠裡的員工,當時的鐘錶指針和錶盤上塗上含鐳的熒光塗料,會使鐘錶看起來更加酷炫。女孩們就是從事這一項工作,她們用細小的毛筆把這些熒光塗料塗到錶盤和指針上。

因為有些錶盤非常小,所以在塗熒光料的時候要把筆尖弄得非常細,於是女孩們就習慣用嘴去把筆頭給舔直,這樣操作起來會很便捷。長年累月地將含鐳塗料吃進嘴裡,女孩們的健康狀況也開始出現了問題。

有些姑娘開始出現關節疼痛,後來發展到下巴幾乎脫落,還伴有吐血的症狀。不到一年時間,症狀嚴重的女孩就去世了,醫院檢查的結果是胃潰瘍。鐘錶女工的去世並沒有引起公司的重視,他們認為這是由於工人自己得病去世,與公司無關。直到喝“鐳水”的富翁去世後,整個事件才有了轉機。

那位富翁去世前立下遺囑,他把自己所有的財產拿出來用於調查“鐳水”的真相。他的這一舉動終於讓社會認識到了鐳的危害,鐘錶女工在下葬五年後也被重新開棺驗屍。當屍骨出土的那一刻大家都驚呆了,因為“鐳姑娘”的屍骨竟然發出隱隱的熒光!

結束語

科學是促使人類進步的一項重要學科,科學不但要大膽創新,更要嚴密謹慎。

鐳是非常重要的化學元素,對科學貢獻也非常大。在鐳發現之初,就是因為缺乏該有的謹慎,導致大量的人深受其害,這也是歷史上一場慘痛的教訓。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歷史上曾經風靡一時,後來被證明有害的東西太多。最著名的由福壽膏、打雞血、腦白金。

一、打雞血。


1952年11月,在江西南平搞衛生工作的俞昌時開創了打雞血療法。他從一隻公雞的身上抽了1.5cc血,注射進左臂三角肌。其後一兩天內,他覺得精神舒適、食慾增加,三四天後“發現奇蹟”,腳癬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時痊癒了。 俞昌時撰寫《雞血療法》一書中,輯錄了100多個病例,那本《雞血療法》散佈全國各地,“雞血療法”也隨之傳播,持續時間達10多年。

打雞血就是用針管抽取雞血,直接注射入體內。打雞血確實可以讓人精神煥發,臉色紅潤。但它的療效被無限誇大。導致全國人民排起長隊打雞血。


現在的醫療知識知道血液是最容易感染疾病的。打雞血而死的人不可一二數。

二、福壽膏。

在清朝末年,出現一種新奇的好東西——福壽膏。吸食之後,神清氣爽,飄飄欲仙。長期使用,可延年益壽。

福壽膏其實就是鴉片。其不但具有極強的成癮性。大量使用還會危機生命。

三、腦白金。

二十年前,腦白金在廣告中遠程。使用了腦白金。可以白髮變黑髮。返老還童。重著青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後來證明,腦白金中有褪黑素。不但不能返老還童,長期使用對人體還有害。發達國家已經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褪黑素。

以上三則實例,完美的詮釋了老子之言——不為天下先。


楊朱學派


在電影《飛越瘋人院》中,意圖打破牢籠、逃離瘋人院的Mike最後被醫院切除了腦前額葉,變成了一個痴呆弱智。

是的,腦前額葉切除術,這個曾經榮獲若貝爾醫學獎並風靡一時的“發明”,現在已經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人們都說,這是諾貝爾獎的黑歷史。

腦前額葉切除術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將手術刀伸進大腦,然後機械地損壞額前葉神經纖維即可。

這一手術在20世紀風靡一時,曾被認為可以用來治療精神病。

在應用到人頭身體之前,這項手術曾利用黑猩猩進行試驗,發現黑猩猩的前腦葉被切除後,它們的性格變溫柔了很多。

於是,這種手術經過改良,很快就應用到了人體身上。至於要如何操作,請看下面這張圖:

這一手術的發明者是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António Egas Moniz),他因此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然而,人們很快就發現:

手術對象在經過手術後,大部分都變成了痴呆、弱智,喪失了精神衝動。

奧斯卡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描述的就是這樣一個背景:無良的精神病院,對不服管教的病人施加這種手術,導致患者變成痴呆。

因此,這種手術最終遭到了醫學界的唾棄,成為諾貝爾的黑歷史。

時至今日,這種手術已經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HuiNanHistory


安乃近算嗎?

小時候,一發燒就吃安乃近,

安乃近簡直是退燒神藥有沒有,

殊不知,長時間使用會導致出現血液方面的疾病,

對腎臟和皮膚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致命性的副作用,如急性腎衰竭,

消化道大出血等情況。


也就是近幾年,安乃近才逐漸禁用 ,但在很多小診所,

依舊有赤腳醫生習慣開安乃近退燒。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用藥安全吧 ,尤其是對寶寶。


老徐說事999


五石散是史上曾風靡一時大量使用後被證明是有嚴重危害的東西。

五石散早是用於醫療,張仲景經常用這方子給傷寒人士治病。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五石散的原料實物,分別為硫磺、雄黃、紫水晶、赭石和綠松石。早期以張仲景的方子為準,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為主的。這五種礦物都沒有大量的毒性。後來到了魏晉,這方子開始變化了,最後起碼七八種不同的方子並行於世 。從此,五石散中就出現了礜石。礜石是一種砷化物,也就是現在毒老鼠的毒藥。

魏晉時期,經何晏一推廣,其作用發生了本質變化。何晏何許人也?大帥哥一枚,因此成為曹操的女婿。但作為體制內的人,何晏一點也不關心政治,而是專心的去做文化圈裡的一哥。何晏絕對是魏晉時期最閃亮的明星之一,他玄學鼻祖,大談老莊之道,粉絲成千上萬,一舉一動都備受狗仔隊關注。

何晏最大的愛好就是吸“五石散”,《三國志》記載:晏性自喜,動靜粉白不去手。何晏不但自己喜歡,還為五石散做代言。何晏曾說:“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這廣告詞簡直太有殺傷力,瞬間五石散風靡於社會。後來又經魏晉第一天團“竹林七賢”的推廣,“五石散”成為當時居家旅行、聚會裝逼的必備產品。在魏晉時期,“五石散是隱士界裡的精神食糧!是政治圈裡的身份象徵!是醫療圈裡是壯陽神藥。你要是不會“行散”,是不會被社會主流人士接受的!

服用“五石散”一定要喝熱酒才能使其發揮最大藥性,而且藥性發揮後,就開始渾身發熱,狂躁冒汗。於是我們在史書中,經常看到魏晉名士喝的爛醉如泥,然後瘋狂裸奔。比如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每次嗑完藥,喝完酒,就一絲不掛的躺在屋裡。鄰居到他家勸劉伶收斂一點,劉伶卻說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內是我的衣服,你沒事鑽我褲襠裡幹嗎?還有嵇康,經常半裸著身體在竹林裡打鐵,其實這都是在釋放身體內的藥性。這種吃完“五石散”然後“行散”的舉動,被稱為“散步”,逐漸演化為今天所說的走路散步。

另外,服用“五石散”後,皮膚變得乾燥發熱,異常敏感,所以一定要穿寬大未洗的舊衣服,以免不能散熱和衣服摩擦皮膚導致不適。衣服一不洗,蝨子就來了。魏晉名士們的寵物可比現在高端多了,他們不養阿貓阿狗,只在自己衣服裡養蝨子。在當時誰身上要是沒幾個蝨子跳蚤,出門都不好意思給別人打招呼。比如著名的“王佐之才”王猛就是一邊捉蝨子,一邊談論天下大事,被世人傳為美談。

所以說魏晉名士有兩大癖好,第一是喝醉裸奔,第二是閒暇養蝨,而這兩大癖好的產生都與五石散有關。

然而吸著吸著不良後果就來了,根據文獻記載,初期服五石散有輕微中毒現象,根據服食時間可分為:進食多;氣下顏色和悅;頭面身癢搔;策策惡風;厭厭欲寐,這些不同的症狀。而長期服用則會出現:舌縮入喉,癰瘡陷背,脊肉爛潰,頭痛欲裂,腰痛欲折,腹脹欲決,甚者斷衣帶,心痛如刺,百節痠疼,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膈上大滿欲吐,溫溫欲吐。從魏晉到隋唐幾百年間,服用“五石散”致殘甚至身死的名人不計其數,比如名醫皇甫謐、地理學家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等,書法大家王羲之與兒子王獻之,也因服食“五石散”短命而終。所以到了唐朝以後,吸“五石散”的風潮逐漸衰退了。藥王孫思邈對這種五石散配方深惡痛絕,他說誰要看是看到五石散的配方趕緊燒燬,不要讓它流傳於世。孫思邈的這句話,可以視為中國第一條“禁毒”公益廣告。

“五石散”說白了,就是白粉、搖頭丸的前身。吸食之後,讓人產生興奮,於是開始變得灑脫無束,放浪形骸,在精神麻醉中激發了靈感,從而創作出很多偉大的音樂、字畫、詩歌。後世所推崇的魏晉名士風度,其實就是一群吸毒的文藝青年瘋狂自嗨的病態美。


往事如鄢


”打雞血”要不要了解一下?

上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只要提起“打雞血療法”,那可謂引領一代風潮。

在當時的醫院,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來看病的人都帶著一隻活雞,來醫院。在排隊的間隙,還在互相討論著誰的雞更好。誰要是抱著一隻4斤以上重的純種白色“來杭雞”,將得到別人羨慕嫉妒的眼神。

請記住一個人。這個人叫俞昌時,上海永安棉紡三廠(後轉至上海無線電三廠)的醫生。

俞醫生在江西南平搞衛生工作的時候,偶然從雞肛門量了量雞的體溫,竟在42℃以上,又測了好多隻,平均都在43℃左右。於是在參考了大量的中醫藥文獻之後,於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醫學假設“把雞血注入人體,人體會不會保持高度精神飽滿的亢奮狀態”?

俞醫生是個敢說敢做的醫生。於是很快便投入了臨床實驗,俞醫生還是比較負責任的,拿自己做實驗,結果療效異常令人激動,因為“打完雞血後,不但無不良反應,食慾大增,有使不完的力氣。”

於是又在三個”病人”身上繼續實驗。分別是自己經常腹痛的15歲的女兒;一個大腿發炎的農民;一個患陰道癌的婦女。結果女兒肚子不疼了,大腿發炎的消腫了,連陰道癌的竟然也好了。

著對俞醫生意義就不同了,這就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於是開始在整個廠區開始試點,結果一試點,反向強烈,那效果是槓槓的。“一個月多的時間內,打了300多病例,都只打了1.2針,最多的5.6針,就發生了許多的奇效和顯著療效”。

結果“打雞血療法”就突然成為國際領先的”醫學技術”。

社會上以訛傳訛,然後越傳越神話。被傳為是某國民黨大官在監獄裡穿出來的秘方。說什麼蔣介石就是每天靠打雞血維持生命的。很多老幹部也在秘密“打雞血”。即便現在社會,很多人都還比較迷信老軍醫。這種帶動性幾乎相當強大,於是便出現了開頭講的那一幕。


塵觀


比起魏晉南北朝火熱一時的“五石散”,甚至近代風靡東西方的“吃鴉片”來,這類坑慘人類健康生活的“時尚物品”,中外歷史上都有很多。下面這幾樣,更都是堪比“五石散”“鴉片”,傷害程度極大的物件。

1, 食玉之風(中國漢代至魏晉南北朝)

號稱“風氣自由開放”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各色風流人物猛吃“五石散”的玩命景象,一直十分出名。但同時代能跟這事比“玩命”的,還有魏晉士人們另一強大愛好:食玉之風。沒錯,就是吃硬邦邦的玉石。

在中國古代,名貴的玉石向來是財富身份的象徵,但自西周年間起,好些古人就“愛玉”愛出新高度——直接吃下去。戰國大詩人屈原,就有“登崑崙兮食玉英”的詠歎,追求長生的漢武帝,也曾“以餐玉屑”。到了風氣奔放的魏晉南北朝時代,“食玉”更成了流行時尚,《抱朴子》裡還總結了幾種常規吃法,比如可以把玉磨碎了就著酒吃,還可以用蔥搭配著吃,甚至還能做成小瓦子嚼著吃。一批批錦衣玉食的“精英們”紛紛跟風,咬著牙玩命吃。

為什麼要辦這玩命事?因為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裡,神仙都是以玉石為石的。所以滿懷“修仙”熱情的古人們,當然要挑戰“吃玉”這事,以磨練自己的“仙體”。

到了風氣開放的魏晉南北朝時代,修仙成了時髦風氣,“吃玉”當然也大火,諸如葛洪陶弘景嵇康李預等名士們,都是砸碎玉器大吃特吃,甚至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等帝王們,也是鐵桿吃玉愛好者。風氣如此火,以至於玉器都不夠吃,北魏名士李預等人,甚至把古墓裡的玉器挖出來開吃。地上地下的玉器,幾乎都要吃遍。

那效果又如何呢?喜愛吃玉的北魏明元帝等皇帝,基本都是短命皇帝。《太平廣記》記載,北魏孝文帝時代,流行吃玉的北魏,也常見大臣們英年早逝。其實只要稍微腦補下基本醫學知識,就知道這種流行時尚,對當時人的健康危害有多大。到了唐代時,名醫孫思貌終於發出怒吼:“明其大猛大毒,不可不慎也!”曾經火遍南北的“食玉之風”,這才基本消停。

2,“鉛中毒”的羅馬帝國

比起中國自漢代至魏晉時火爆一時的“食玉之風”來,同時代的西方羅馬帝國,也有一樁更加“玩命”的流行風氣:鉛中毒。

文明發達的羅馬人,掌握開採鉛的技術也十分早,羅馬帝國的國土上,更有儲量豐富的鉛,而自從發現了這個物件後,整個羅馬帝國上下,都對其青睞無比,各種以鉛為材料的生活用品應運而生,比如鉛製的餐具廚具,給孩子的兒童鉛玩具,甚至人們用來裝飾的鉛戒指,女人們用來化妝的鉛製化妝品,在羅馬帝國時代都琳琅滿目,不誇張說,當時的羅馬人日常生活,幾乎是每天一睜開眼,就和鉛打交道。

就連羅馬帝國貴族們專享的葡萄酒,也少不了鉛的助力。當時追求完美的羅馬貴族們認為,葡萄酒的味道要想正宗,就必須要在鉛製的大鍋裡進行熬煮,為了提升葡萄酒的香氣,更必須要在熬煮時,反覆在鉛鍋裡進行翻炒。於是火熱的釀酒過程裡,源源不斷的鉛元素,就這樣滲透入葡萄酒中。那些羅馬大型宴會上,用來開懷暢飲的精美葡萄酒,每喝一杯,都等於喝一杯鉛。

而且喝了這麼多鉛的羅馬貴族們,後來還嫌自己喝的不夠,在羅馬帝國晚期時,還有了更奇特風俗。貴族們喝葡萄酒時,都要加入鉛粉來提升甜味。甚至貯存葡萄酒的酒桶,也一律要用價格昂貴的鉛製酒桶——只有這種酒桶,才能讓葡萄酒越存越甜。

所以,對於豪飲的羅馬貴族,完全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喝酒就像灌了鉛一樣。

可鉛的毒性,鉛中毒的恐怖後果,今天已經是基本健康常識,放在羅馬帝國時代,更成了悲劇的驗證:在羅馬帝國晚期,羅馬人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特別是享受優良醫療的羅馬貴族們,平均年齡竟降低到二十五歲。羅馬貴族的新生兒們,其中的低能兒比例,更是以幾何級數猛增。健康狀況的衰落,加速了羅馬帝國的衰落,這個曾經強盛一時的帝國,終於在鉛的包圍下,無奈拉下了帷幕。

以這個教訓說,飲食生活的健康安全問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關乎民族存亡,永遠值得警醒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