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人民醫院胡亞麗: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永城市人民醫院胡亞麗: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映象網永城訊(記者 朱保磊 通訊員 孫婷婷)胡亞麗,現年30歲,是永城市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二病區醫生、產黨員。2018年6月,胡亞麗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離開家鄉柘城縣應聘到永城市人民醫院工作。

永城市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胡亞麗喜歡這裡的環境,也喜歡永城市人民醫院的工作氛圍。可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都不在這裡,剛入職的一段時間,還是很不適應這座城市,特別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常年無休,從2019年春節到2020年春節,一直沒有機會回家看望父母。2020年新年的前幾天,亞麗提前和同事調好班,準備在家鄉柘城縣陪父母過個年,也算彌補一年來都不曾探望過二老的虧欠。可是2020年的新年剛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突然襲擊了祖國的各個城市,永城也沒有避免這場災難。新型冠狀病毒正在悄無聲息地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數字被報道,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

永城市人民医院胡亚丽: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日益嚴峻,永城市人民醫院腫瘤院區被定為永城市傳染病醫院,是該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主戰場,同時緊急調派醫務工作者前去支援。在此危急時刻,院黨委倡議全院黨員幹部要奮勇擔當,作好表率,全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參與到這場戰鬥中,是一種使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參與到這場戰鬥中更是一種擔當,黨徽在胸前閃閃發光,是指引她前進的強大力量。胡亞麗告訴自己,此時前去一線支援,刻不容緩!2020年1月29日,她主動申請前去一線,跟感染科的同事以及無數黨員同志們一起參與到這場戰鬥中。

永城市人民医院胡亚丽: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在傳染病醫院,醫務人員基本都是臨時調配,病房改建過程中,由於接診的所有發熱患者需要單獨隔離,原有的病房構造不符合隔離要求,我們的醫務人員就變身為搬運工,多餘的病床、桌椅、雜物全部要搬離病房,汙染區,潛在汙染區,相對清潔區的區域劃分要明確。由於情況緊急,所有的搬運程序都要分秒必爭地完成。早上的飯中午吃,中午的晚上吃,晚上的飯能不吃就不吃,是大家每天的工作常態。隔離病房籌建完成後,醫院開始接受疑似患者和留觀人員。前去一線之前,身邊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們對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注意防範!為了做好防範,他們穿上了厚厚的隔離服,帶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口罩,手套,鞋套,在整個密閉的空間裡,穿上這一身裝備2個小時就會悶喘難耐,而他們要穿一天一夜,甚至更長時間。脫掉隔離衣,臉上是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全身的衣服被汗液浸透,雙手被乳膠手套悶的浮腫變形。一天三餐,吃飯前要把厚厚的隔離衣一層層脫下,再一遍遍消毒,吃過飯再一層層穿上,一遍遍消毒,穿脫隔離衣是一個十分費時的事情,為了節省更多的時間搶救病人,為了節省穿脫隔離衣的時間,他們甚至大半天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吃飯、喝水、上廁所,這些作為常人再平常不過的日常,對於他們來說都很難實現。因為所有的這些操作都需要更換隔離衣,都需要幾遍、幾十遍的消毒雙手,而這些時間在他們看來是救命的時間,耽誤不起。

胡亞麗前往一線不久,他的愛人也被派往了另一所醫院發熱門診進行工作。新婚燕爾,剛剛結婚一年的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在同一個城市生活,還要面對這樣的分離。記得有一天愛人下班,因為怕交叉感染,他就在醫院的圍欄外面放好給亞麗準備的食物,等她下樓去取。見面後,倆人都帶著口罩,一個在醫院柵欄裡面,一個在外面,愛人把食物放在柵欄外面,她越過柵欄再把食物取進來。傳遞食物原本是一個多麼簡單的動作,因為這次疫情,她卻要將食物從醫院柵欄的小小縫隙裡一個一個地取出。亞麗說:“由於我倆都帶了厚厚的口罩,我竟然看不清給我送食物的這個人的臉。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醫院上班,只有在吃飯的一會時間會跟彼此通個電話,報個平安。極少的時候,我們會視頻通話,可是視頻裡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全副武裝的樣子,我看不清他的臉,如果不是那一雙眼睛,我都認不出來,那個全副武裝的人,就是我的愛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過程中,體力上的辛苦,我們熬得住,我們熬不住的大多是因為離別,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也都是有家庭的人,因為疫情,我們被彼此隔離,說實話,我們也想念我們的家人。”

2020年2月1號凌晨1點,胡亞麗接診了一位79歲的老先生,患者發熱,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胸部CT提示左肺葉感染,右側胸腔積液。患者跟武漢返永人員有過密切接觸,有基礎疾病,年齡較大,一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果不堪設想。由於傳染病醫院的每個病房都被單被隔開,每個病人是單獨隔離,老先生很害怕,他情緒很緊張地問亞麗:“我現在被隔離在這裡,見不到我的家人,小姑娘,你老實告訴我,我這病是不是沒得治了?”老先生已至古稀之年,滿頭白髮,本該頤養天年,卻要每天生活在這樣的未知與恐懼之中,亞麗聽了心頭一酸,輕聲告訴他說:“老先生,您不要擔心,在您身後,我們有最優秀的醫療團隊,一定會保障您的生命安全,我每天都會來病房看您,要相信您自己,更要相信我們,您要多喝水,定期檢測體溫,按時服藥,就一定能康復回家”。老先生行動不便,檢查CT時,亞麗怕他摔倒,總是攙扶著老人,做好CT後再扶著他回到病房。由於臨時改造的感染科病房沒有獨立的衛生間,患者的排洩物處理不好會造成交叉感染。醫護人員就為老人準備了尿盆和便盆,每天2次,下病房幫忙老人倒掉這些排洩物,再用消毒液一遍又一遍地消毒老人的尿盆及便盆。這樣的日子,這樣的操作,大家已經重複了十幾天,沒有一個人抱怨,沒有聽到過一句怨言,“保護患者不受感染,是我們的使命,那怕要我們面臨感染的風險,我們也要全力以赴!”

還有一次查房,一個8歲的小朋友,看到醫護人員一個個都穿著防護服,嚇的哇哇大哭起來,並且拒絕輸液。亞麗知道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看到這樣的場景,內心會有多害怕。她走到小朋友面前告訴他:“你要乖乖聽話,聽話的小朋友都是康復最快的小朋友,你好好聽阿姨姐姐們的話,按時吃藥,輸液,她們就會早點送你回家,這樣你就可以早點離開這個你不喜歡的地方”小朋友聽了可以早點回家,就停止了哭鬧,同意了輸液。

一個17歲的學生,說被隔離了,沒人陪伴,也見不到爸媽,心理很焦躁。亞麗對她說:“我們病區的十幾名醫護人員,跟你一樣,我們也回不了家,也見不到自己的家人,但是我們堅信能打贏這場戰鬥!你不孤單,沒有家裡人陪著,我們陪著你,而且一天24小時的隨叫隨到地陪著你,你不要害怕,不要焦慮,聽醫生的話,按時吃藥,按時休息,我們一起對抗病魔,我們一定會安全地送你回家”。她聽了之後,情緒安定了很多,也更加配合了診治。

在抗擊病毒的過程中,太多患者的情緒不穩定,恐懼,害怕,慌亂。作為醫務人員,他們不僅僅是治病,更要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面對未知,所有人都可以恐慌,唯獨我們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用愛心給患者一份安心,讓診治效果更好。

在平時的工作中,胡亞麗始終將入黨誓詞銘記於心,曾經多次在地市級英語演講比賽中斬獲大獎的她,利用英語優勢,多次積極參加並出色完成了該院各種涉外的學術接待和翻譯工作,並義務承擔該院黨建文化的講解工作。

永城市人民医院胡亚丽: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胡亞麗同志是廣大抗戰在一線黨員中的縮影。她說:“每一次的災難都是一次洗禮,它讓我們更加珍惜大自然,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和城市,更加珍惜我們身邊的人。這是一次悄無聲息的戰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加入戰鬥,我義不容辭。脫下這戰衣,我們也是普普通通一個人,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妻。我們也害怕隔離,我們也想念家人。可穿上這戰衣,我們就成了百毒不侵的戰士,無論前方如何兇險,我們都勇往直前,只為對得起這一身白衣,只為不辜負胸前這枚耀眼的黨徽。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奮鬥終生!”

(映象網永城新聞熱線:152 2525 1717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