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意義重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特稿: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意义重大

北極星大氣網訊:精彩導讀

2019年12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宋常青副司長在“2019中國節能與低碳發展論壇”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國內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基本上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長,遠高於GDP增長速度,全年全國累計開展的清潔生產審核的重點企業達到4.2萬家,實施清潔生產方案的有9萬家,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新能源產銷量居世界第一位,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2.2%,綠色產業正逐漸成為新經濟常態下的新亮點、新支柱。”很顯然,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和途徑之一。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對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滿足人民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基本支撐;二是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三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轉型增長的重要內容;四是推進形成綠色消費、培育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宋常青認為,沒有生機勃勃、日漸壯大的節能環保產業,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和質量都要受到制約。

“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還要過不少難關,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還有不少頑渣痼疾要治。”宋常青說:“截至目前,我國的單位GDP能耗仍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水資源產出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生態環境質量尚未根本好轉,霧霾問題仍有反覆,部分水體汙染仍然嚴重。”“這些問題的解決,既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手段,也需要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技術和活躍健康的節能環保市場。”

成績與問題並存

近年來,在政府積極支持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進入發展黃金期、機遇期,呈現出提質、快速、創新、集聚的發展態勢,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與此同時,節能環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

成績

2018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超過6萬億,從業人數三千多萬;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升,高效燃煤鍋爐、高效電機、膜生物反應器、高壓壓面機等技術裝備國際領先,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煤炭加工清潔利用、再製造技術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服務模式也得到不斷創新,第三方汙染治理試點進展順利,小城鎮、工業園區等環境綜合託管積極推進,ppp、特許經營、委託經營等合作運營在探索中不斷前進;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初步形成了北起環渤海南至珠三角沿海發展帶和東起長三角西至四川的沿江發展軸;一批綜合實力強、管理水平先進、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集團正在形成。

問題

當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基礎性技術缺乏、惡性競爭現象時有發生”,宋常青說。

除此之外,節能環保產業還面臨管理層面的不作為、“一刀切”的亂作為。在2019年10月19日舉行的國家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生態經濟協會會長郝吉明表示,中國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堅決杜絕目前存在的兩個極端現象:要麼是不作為、不敢作為;要麼是“一刀切”,胡亂作為。他認為,促進中國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創新體制和機制,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大力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科研技術創新體系,增強企業家不斷培育和推廣節能環保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的發展信心。“要進一步倡導企業家精神,呼籲社會各界要熱情主動幫助企業家健康成長,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對企業支持政策的落實到位,讓企業真正感受到政策不是紙上談兵。”郝吉明說。

近年來,環保監察越來越嚴,這本來可以為節能環保產業帶來更多利好,但實際上卻不盡然。在監管“一陣風”和“一刀切”的極端措施下,導致一些節能環保企業漸入“寒冬”,這其中,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影響更為嚴重——出現群體性高負債率,部分企業控制權因資金問題導致轉讓退出。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軍洋認為,節能環保產業是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的重要抓手。目前節能環保市場還面臨行業管理、政策落實執行不規範問題,一些政策在落地過程中仍跑偏、走調,特別是有急停、急轉現象。這對企業及產業持續發展影響甚大。他說,目前,中國節能環保企業發展面臨產業轉型、資金、市場風波等問題和困難,其中最大問題是企業家的信心問題。與會專家也認為,政府部門應出臺具體的細化措施,層層傳導壓力,真正促使政府正視著力解決民營節能環保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非機械化,要嚴防環保政策的一陣風和監管“一刀切”現象。與此同時,節能環保企業要著眼國家經濟增長的大趨勢,從國家金融政策整體來看環保產業,找準戰略定位,避免盲目擴張。

如何實現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既是培育新動能、提升綠色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也是補齊環境資源短板、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大支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節能環保產業必須要延續發展勢頭,實現高質量發展。

企業、政府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宋常青認為,“需要依靠企業、政府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他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議。

第一,強化倒逼機制,釋放潛力。由於節能環保產業的外部性比較強,必須通過行政執法以及法律工作監督的手段倒逼市場的形成。下一階段要繼續完善監督環保領域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強化相關主體的責任和法律地位,增強法律約束力,加大懲處力度,改善排汙總量、減少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等作為國家技術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加強目標責任考核評價考核和監督檢查,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加快節能環保第三方服務市場化進程,打破市場壁壘,加快培育各類節能環保市場主體,探索在節能環保領域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以項目合作股權合作的方式開展強強聯合。同時,推行生產者責任健全制度,擴大生產者責任實施範圍,通過提高市場準入標準,在特定的領域探索執行短名單制度,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引導綠色消費,以消費拉動產品,以產品拉動技術。

第三,財稅政策支持形成合力。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對節能環保產業加大支持,鼓勵地方政府安排材料專項資金支持並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具體來講,應落實節能環保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修訂完善節能節水環境保護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更新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做好環境保護稅立法和實施工作,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落實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和階梯電價政策,適時完善環保電價政策,探索建立汙水處理費與汙水處理效果掛鉤的機制。

第四,推進綠色金融,強化助力發展綠色信貸。明確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勵鼓銀行等金融機構排汙權、特許經營收費權等納入貸款質押擔保的範圍,將銀行綠色金融績效納入央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統一綠色債券標準。此外,暢通綠色債券發行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支持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在國際市場開展綠色投資,探索階梯綠色融資擔保機制,推動設計綠色融資擔保機構。

在技術革新和模式創新上下功夫

“當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正處於大轉折階段。大轉折的階段最根本的特點就是環保產業已經由高速增長的階段,轉到高質量發展的階段。5萬多家環保企業都在節能環保的跑道上,那些沒有核心技術、沒有管理團隊、沒有資金的企業可能就要退出或者清零。因此,節能環保企業要精準定位,加大科研投入,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環保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在國家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座談會上說。

我國唯一一家主業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中央企業——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餘紅輝表示,雖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但與中央的要求、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面臨產業集中度低、汙染治理任務重、商業模式創新不足、資金短缺、科技創新動力不強等一系列突出問題。我國節能環保企業雖然已經突破5萬家,但是營業收入超過百億的企業是屈指可數的。與國際節能環保產業巨頭相比還存在10倍到20倍的差距,美國節能環保領域排名前10家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已經超過50%,我國現在還不到10%。因此,我國要大力推進專業化整合、強化源頭減量和全過程監控、積極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發展壯大綠色金融、統籌推進重大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信心

李軍洋認為,當前節能環保企業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家的信心問題。“支撐一個企業的發展,信心是第一位的,沒有信心,外部環境如何改善都難以解決問題,而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無疑給了企業家堅定發展的信心。因此,節能環保產業雖然在客觀上存在要加大力度改善不足的地方,但也要看到,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大。目前,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對於生態環境治理和改善的需要已經促成節能環保產業成為一種剛需。堅持產業技術創新,走向高質量發展是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必然的趨勢。”

樹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信心,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加大對民間投融資支持。一方面,要鼓勵民間資本重點投入國家重大戰略及補短板領域項目,鼓勵各地借鑑有關地方建立民企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大對民間投資融資支持,發揮民企在補短板、擴內需、穩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要為民企發展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此外,還要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切實降低民企成本負擔,打破各種形式上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攻下“融資高山”“轉型火山”“市場冰山”。很顯然,政府管理部門需下大力氣來破解這方面的難題。

樹立企業信心,還要正確執行各種政策。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改革完善相關制度,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對監管者要強監管、立規矩,決不允許搞選擇性執法、任性執法,決不允許刁難企業。基於此,對於中央和國務院制訂的各項扶持民企發展的政策,有關部委要建立落實結果追蹤和複查機制,將政策落實到位,保證政策執行不打折、不空轉,建立切實的保障力,增強企業對於政策的獲得感;要真心實意幫助民營上市公司及時化解風險,引導企業打造高質量的企業形態,實現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社會和貢獻國家的目標。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問題。12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對外發布。意見提出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放開民營企業市場準入,並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為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鬆綁開路,為企業改革發展壯大拓展空間。

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讓知識產權護駕產業發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這一重要歷史節點,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問題並作出《決定》,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民日報高度評價十九屆四中全會。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這對下一步我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指引。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與途徑,其重要意義毋庸贅言——要深刻理解、貫徹全會精神從制度尤其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方面入手促進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關聯

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理論來構建、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重點構建能夠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制度體系。節能環保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完善,不僅可以使知識產權的經濟溢出價值得到合法的體現,同時對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使“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得到釋放,經濟價值得到轉化。

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層面,立法機關要根據政策的指引,及時制定相關立法,尤其是對於時機相對成熟、社會有迫切要求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域,要率先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節能環保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亟待用立法制度來加以規範的一個領域,對該領域立法,不僅可以促進節能環保科技在市場中的運用,同時也可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的完善。

完善節能環保產業知識產權是現實的需要

近日,中國科學報發表題為《完善節能環保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文章。文章說,完善制度建設,強化節能環保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有利於生態科技的進步,同時也有利於生態科技作用於“綠水青山”,使“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得到有效轉化,最終變成“金山銀山”。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已經進入轉型期。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三去一降一補”已經被社會各個領域所接受,節能環保不僅僅是對生產領域提出的要求,更需所有領域踐行。在這樣的背景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不單單是一個科技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化的問題。因此,完善節能環保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加強節能環保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節能環保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體系是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要完善這套制度,就應當對體系內的每個環節都進行制度優化。”上述文章說。文章從如下方面進行了闡述。

在商標權方面,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要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形成我國自己的優秀品牌。法律制度應當強化對節能環保產業馳名商標的保護力度,並且要在法律制度上不斷完善馳名商標的認定體系,使節能環保產業的商標能夠被快速認定成為馳名商標,從而使知識產權的價值溢出效應得到快速釋放。

在專利權保護方面,法律要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凡是屬於節能環保領域內的技術,可在審核程序上給予優先審核,節約申請人的申請時間,讓更多的節能環保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轉化為專利技術,儘快服務於節能環保領域,使節能環保專利的經濟價值得到快速釋放。

在著作權方面,要建立節能環保著作權特殊保護制度。對於內容是關於節能環保技術的著作,要給予特殊的保護,除了給予優先出版外,在版稅方面也應當給予特殊的優惠。與此同時,對於侵犯節能環保技術著作權的盜版活動要根據法律規定加重處罰,使盜版者無處藏身。

強化節能環保產業商業秘密的保護。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加強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這是針對一般行業提出的要求,而節能環保產業屬於技術性、政策性、前沿性都非常強的產業,對於商業秘密的保護需求則更為強烈。所以,法律制度應當強化對節能環保領域商業秘密的保護,凡是洩露、侵犯節能環保領域商業秘密的要加重處罰,讓侵權人付出更多的代價。

強化節能環保領域侵權懲罰性賠償。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這是對知識產權侵權處罰最有力的政策指引。所謂懲罰性賠償就是要突破實際損失的限額,加倍對侵權人給予處罰,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雙倍賠償、三倍賠償,《食品安全法》的十倍賠償等。在政策的指引下,立法應當將懲罰性賠償納入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之中。只有對節能環保領域內的侵權行為給予懲罰性賠償,才能夠有效地遏制節能環保領域的侵權行為的發生,從而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原標題:本刊特稿丨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意義重大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