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安溪蘆田選送的紅茶獲得了茶王與金獎,一石激起千層浪!安溪主產區是鐵觀音,對於紅茶可以說知之甚少。

12月29日,第八屆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暨兩岸秋茶茶王擂臺賽在廈門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醉仙葉"選送的梅佔紅茶獲得了紅茶專項的最高獎項茶王,還獲得了該項的金獎。

那麼,到底安溪的紅茶能夠一炮打響著?

記者週二前往安溪蘆田鎮一探究竟!

  作為安溪烏龍茶名種之一的梅佔茶,原本在安溪被大量種植和出口,前幾年卻因為鐵觀音的耀眼光環而逐漸被淡忘。但是隨著紅茶和巖茶的大力推廣和熱銷,適應性很強、香氣獨特的梅佔又開始廣為人知,成為巖茶和紅茶中的名品並聲名遠播。梅佔茶,真正是牆裡開花牆外香。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梅佔茶原產於安溪蘆田三洋,其由來有兩種傳說:一種是,清嘉慶十五年(1810)前後,安溪三洋農民楊奕糖在百丈坪田裡幹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過此地,向楊討飯,楊盡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贈送。楊把它種在“玉樹厝”旁,精心培育,長得十分茂盛。採製成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消息一傳開,大家爭相品評,甚為讚賞,但叫不出茶名來。村裡有個舉人根據該茶開花似臘梅的特徵,將其命名為梅佔。此後三村五里廣植擴種,就逐漸馳名各地。另一種是,清道光元年(1821)前後,蘆田有一株茶樹,樹高葉長,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堯陽王氏前往蘆田拜祖,蘆田人特意考問王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時答不上來,抬頭偶見門上有“梅佔百花魁”聯句,遂巧取“梅佔”為其茶名。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梅佔植株小喬木型,大葉類,中芽種。樹姿直立,主幹明顯,分枝較稀,節間甚長;葉長橢圓形,葉色深綠,葉面平滑內折,葉肉厚而質脆,葉緣平鋸齒疏淺。開花多,結實少。育芽能力強,芽梢生長迅速,但易於硬化。一年生長期7個月左右。適應性強,產量較高,在不同產地能適應制各種茶類。已有10O多年栽培史,主要分佈在福建南部、北部茶區,臺灣省有引種。20世紀60年代後,福建全省和廣東、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蘇、廣西等省區有引種栽培。198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品種,編號GS13004-1985。

  梅佔持嫩性較差,所以製作烏龍茶時應嫩採、重曬、輕搖,以使發酵充分,青辛味散發轉為清香。它的品質特徵:茶條壯實、長大、梗肥、節間長,色澤褐綠稍帶暗紅色,紅點明,湯色塗黃或橙黃,味厚香醇。梅佔可加工白茶、紅茶與綠茶,也需嫩採。制紅茶亦為白琳工夫的高級原料。製成烘青綠茶白毛猴,品質亦佳。製成的紅、綠茶,具有獨特的蘭花香且滋味醇厚。

  梅佔在中國六大茶類中可謂左右逢源,不管做成什麼茶都是品質上佳,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相關新聞: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從“雜菜茶”到“優質茶”的蛻變

2018年7月6日10:42:18 35

一提起安溪茶,相信大家聯想到的是安溪鐵觀音。但安溪境內除了大片的鐵觀音之外,還有五大名種:本山、黃旦、毛蟹、梅佔、大葉烏龍,等茶樹品種,其中,地處“內安溪”的蘆田鎮就是“國家級優質茶樹”梅佔的發源地。梅佔適應性廣,產量較高,在不同產地能適制各種茶類。製作的紅、綠茶香高味醇;製作的烏龍茶香味獨特,品質優良。在2018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6號發佈的安溪六大茶樹品種中,梅佔茶就是其中一種。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安溪梅佔茶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

近年來,安溪蘆田鎮在梅佔茶的種植、製作、推廣、中獨樹一幟,梅佔茶在蘆田鎮正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顆閃亮的星星冉冉升起,以其獨特的魅力實現了從“雜菜茶”到“優質茶”的蛻變,無論是產值還是銷售額呈現出年年翻翻的大好局面,在出口方面更是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廣泛歡迎和一致好評。

經過多年的發展,安溪茶葉人王吾河在蘆田創辦興溪茶廠,年出口茶葉量排在安溪縣茶葉出口企業前三位,其生產的有機茶是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過歐洲和美國雙重有機認證的企業;臺商黃文聰在蘆田創辦鬱泉茶業,首開臺資企業投資大陸茶業之先河,為海峽兩岸締結新的茶緣;三和茶業在蘆田建設芹草洋茶莊園,生產的茶業成為意大利、法國、希臘等國家總統府的定製茶,香飄“一帶一路”;鬱泉、八馬、山國飲藝等10多家國內知名茶企在蘆田建立有機生態茶園基地……

如此戰績背後,離不開安溪縣政府的大力扶持與引導。據悉,委書記高向榮、縣長劉林霜多次到蘆田鎮調研,提出要進一步研究、豐富梅佔茶文化,保護梅佔古茶樹,提升梅佔茶製作技藝,加強梅佔茶市場營銷,打響梅佔原鄉品牌。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圍繞“四心、四化”強茶理念,蘆田鎮立足特色,大膽創新,提升質量,打響品牌,走出了一條以“梅”脫貧的發展路徑。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梅佔茶葉

匠心製茶“雜菜茶”升級“優質茶”

日前,安溪縣蘆田鎮三洋村熱鬧非凡,人頭攢動,“梅佔百花魁”春季茶王賽拉開帷幕。現場佈置了12張試茶桌,讓參加賽事的客戶、嘉賓及參賽選手,能夠和評委同時品嚐、體驗相同的參賽茶樣,然後評委現場公佈每一輪入選的茶樣號碼,讓體驗者自己對照與評委的審評結果是否相同。

茶王賽經過初賽、複賽等環節,經由專家團隊嚴格審評,全程盲評盲選,還請來了現場200多位觀眾現場監督,做到客觀、公平、公正,使獲獎茶王名副其實。經專家評審,來自紅村的參賽選手楊來傳摘得金獎,銀獎和銅獎分別由三洋村的楊萬允、朝陽村的楊德文獲得,優質獎歸屬內地村的楊金山、三洋村的楊萬允、招坑村的王清文。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鬥茶沒有輸家。通過比賽,每一位參賽者在製茶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獲得了寶貴經驗。這將幫助我們不斷提升技藝,做出品質更好的梅佔茶。”一位參賽的茶農告訴筆者。賽事工作人員介紹,“梅佔茶王賽已連續開辦好幾年,影響力一年比一年大,今年參選茶樣就有1000餘份,創下歷史新高。”

梅佔茶,又名大葉梅佔,高腳烏龍,安溪六大茶系之一。與鐵觀音一樣,梅佔製作技藝對工序、技術要求特別高,製作“傳統”、“正味”,更具“蘆田味”的梅佔,正成為廣大蘆田茶人的共識。為了鼓勵廣大茶農傳承、迴歸製作傳統好茶,蘆田鎮黨委、政府每年舉辦春、秋兩屆茶王賽,向全鎮茶農發出邀請,並重金激勵製茶高手,搭建起“匠心”交流平臺。

為傳承發揚傳統工藝,蘆田鎮還成立了蘆田茶場老茶師專家服務團,指導茶業生產。老茶師們到茶葉合作社、茶農家中、田間地頭,現場指導和幫扶,引導茶農迴歸傳統制茶。同時,積極做好蘆田銀瓶山間數千畝梅佔茶的事情,在指導茶農做好烏龍茶的同時,也引導茶農利用梅佔茶獨特的品質製作紅茶,實現“梅佔茶一冒芽即可賺錢”。

如今,梅佔作為安溪當家茗種茶的優勢逐步發揮出來,蘆田梅佔“雜菜茶”華麗轉身為“優質茶”,毛茶價格從過去的10元—20元提升到50元—80元的幅度,梅佔茶產業不斷走上良性發展軌道。據當地梅佔茶農告訴記者,今年的梅佔茶苗都上漲到三毛錢一棵,這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當初鐵觀音最風靡的年代,鐵觀音茶苗最高也才一毛多。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茶旅結合,打響品牌

和安溪鐵觀音一樣,梅佔茶品質佳,聲名遠播。晚清八大詩人之一,祖籍蘆田的林鶴年曾在他的茶詩《田家述》中寫道:“種梅三萬株,終老吾何悔。”詩中的“梅”,即是“梅佔茶”。

蘆田因茶而生,自“開閩王”王審知之孫、安溪第二縣令王直道步其內兄詹敦仁隱居佛耳山後塵,“舉家遷徙招卿,帶著子孫開山稼穡,傍田結廬,構屋為八扉”前後,王氏、魏氏紛紛進入蘆田,開基肇祖,分枝散葉至鐵觀音發源地西坪,後就有鐵觀音“王魏之說”,成為一番美談。

“茶是蘆田的命脈,是蘆田的根本,是蘆田興旺發達的源泉。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高向榮書記、縣政府劉林霜縣長‘打造梅佔原鄉,建設茶業特色小鎮’的要求,除了常態化舉辦茶王賽、品茗會、培訓會外,今後,蘆田鎮還將引進高端人才團隊,設立‘專家服務站’和‘博士工作室’,對梅佔茶管理、製作工藝、功效等進行深層次研究,制定原產地標準,以質取勝,不斷提升蘆田茶業發展水平。”蘆田鎮黨委書記趙金忠表示。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梅佔茶王賽參賽茶樣

“我們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4000多畝原始森林之中,分佈著兩萬多畝茶園。”蘆田鎮鎮長張菊芳介紹,梅佔茶園周圍,有著億萬年火山口地貌的紫雲山、銀瓶山、蓮花山,以及蘆田茶場櫻花林等山水自然風光;有著清朝詩人林鶴年古民居建築群、千年古廟顯應靈祠,和圓通堂、龍藏巖、“七星墜地”太極村等人文風物古蹟。

茶旅結合,打響品牌。蘆田鎮三洋村村民多為楊姓,村中的圓通堂不僅供奉楊家將中的楊五郎、楊六郎和楊七郎,還供著一塊《聖諭》木牌,木版中題寫“敬奉天地,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毋作非為”祖輩遺訓,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遊覽。三洋村的楊氏後人以當地世家大厝“美龍居”為載體,以厝號為商標,開發了“美龍一號”梅佔茶品,產品暢銷海內外。

“不管是縣誌記載,還是蘆田各姓宗譜的詳錄,直至林鶴年詩集,楊漢烈贈孫中山茶禮,都彰顯著蘆田梅佔的魅力。”趙金忠告訴筆者,目前,蘆田鎮正在以“全域莊園”的理念,向國家農業部、旅遊總局申報現代農業(茶業)莊園創建,並編撰《中國梅佔》一書,講好梅佔故事,進一步打響梅佔的品牌。

蘆田梅佔”香飄“一帶一路”!安溪梅佔茶的前世今生

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舉措,蘆田鎮在前期充分試驗的基礎上,適時推出“黨支部+合作社+貧困茶農”精準扶貧新辦法。“這一辦法以黨支部為引領,以合作社為載體,通過土地流轉、用工收入、持股分紅等方式,精準幫扶貧困茶農。”蘆田鎮黨委書記趙金忠表示,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形成政企社農聯手,合力弘揚安溪茶葉傳統制作工藝,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

蘆田鎮長張菊芳介紹,近年來,蘆田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記四心、推四化”要求,引導茶農理性迴歸傳統,推動梅佔茶產業發展壯大。

“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推行茶品種、茶品牌多樣化發展,以安溪鐵觀音大品牌帶動梅佔等各大茶葉名種齊頭並進,助力安溪產業二次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