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抗擊疫情刻不容緩,在千萬網友的“雲監工”下,為接診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火神山醫院目前已經通電,雷神山醫院也已經進度過半。當世界都在驚歎“武漢速度”時,有一群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來自江蘇徐州的運輸人馬馳,在聽說火神山醫院建設的消息後,“千里走單騎”,不計報酬的為醫院運輸活動板房進行支援,加入到與疫情競速的大軍當中。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追夢卡車人,為武漢“駝”來了希望

  也許是無心插柳,也許是命中註定,從部隊退伍後的幾年裡,馬馳做過許多生意,不過他最終選擇了卡車,先後在國內、泰國和老撾等地從事過運輸工作。

  直到2019年,暫時告別了他揮灑汗水的駕駛室。不過,他對卡車的那份熱愛始終在,“我始終忘不掉司機出身的自己,風雨人生路,追夢卡車人!我覺得自己算是一個有夢想的運輸人吧。”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從聽說醫院開始建設時,我就有想法運送物資過去,希望能夠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微不足道,但是也心安。”當聽說朋友接到了援助疫區的運輸任務時,馬馳沒有多想,立刻表示自己可以無償駕駛車輛前往武漢,他駕駛的車輛,正是自己銷售給朋友的豪沃T7H。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馬馳運輸的物資是醫院的移動板房,他對運輸人記者說,這一次運輸任務自己沒要一分運費,甚至在路上自掏腰包,包括購買防護用品,以及一路上的過路費等等,先後花費了上千元。“我們出發的時候買不到酒精,甚至買不到消毒水,於是我只能買高度酒消毒。出門在外必須做好自我保護,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此前,馬馳駕駛的車輛是重汽豪沃,到如今成為豪沃經銷商,他成為了一名“重汽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看中了豪沃可靠的質量,一路相伴。“我非常認同中國重汽的‘親人服務’,這能夠讓駕駛員更加從容的駕駛,即使遇到突發事件也能夠從容應對。”一路上,他也遇到了許多“親人”。

  馬馳從徐州老家駕駛著豪沃重卡出發後,第一站是前往山東濰坊裝貨,當地的一位熱心人給他們送來了口罩、水餃和開水,“非常感謝他大清早就驅車過來,讓我在寒冷的冬天裡感覺無比溫暖,在祖國災難面前,人人都有一顆愛心,感恩!”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馬馳握緊方向盤,他重新找回了“當初那個追夢的運輸人”。從濰坊到武漢1100公里,他獨自駕車15個小時,平均速度達90km/h,從出發到返程,他只吃過一次飯,除了上廁所,基本上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是一想到為了國家建設,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術,最終準時到達目的地,馬馳內心倍感欣慰,“2020年,這是我人生最有意義的一次卡車之路。加油武漢,中國加油!”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為了不引起他人的恐慌,馬馳在返回老家前,特意向疾控聯繫,希望能夠對自己隔離14天。他笑著對運輸人記者說:“半個月之後我們再見,願這場疫情半個月後就結束了。”

“我始終是一名運輸人”

  敢於做“逆行者”需要莫大的勇氣,但是參與抗擊疫情的決定,卻並未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有人說,我為了錢而去武漢,我想說,車甚至都不是我的;有人說我想為了出名而去武漢,我在乎出名嗎?還有人說你是為了快手漲粉而去武漢,我想說,那只是記錄生活的一個平臺,我從來不指望這個掙錢!”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真正促使他向著武漢出發的意願只有一個,那便是作為運輸人的初心。“也許是信仰,我就是想為疫區人民帶去希望,為國家奉獻一點自己的力量,給我的孩子做好榜樣,帶動更多的同行奉獻愛心。現在雖然我不跑運輸了,但我始終是一名運輸人,這就是最真實的自己。加油,運輸人!”

  為了不看到親人離別的不捨、孩子的哭泣、母親的眼淚,馬馳特意選擇了在夜裡出發。當馬馳的兒子知道他即將前往疫區運輸時,對他說,“現在那裡這麼危險你為什麼去呢?你要去了就不能回家了,我們不想讓你去。”

  馬馳說,“我們作為中華兒女,國家有難,我們不能袖手旁觀,我們沒有錢為國家捐贈,但是我們可以把需要的物資運送過去,為那裡的人們帶來希望。”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這時兒子說了一句,“那爸爸你去吧,這是為國家做奉獻呢。”聽到這句話時,馬馳頓時淚水在眼圈打轉,“也許我能激勵他成長,能讓他有社會責任感,也感謝家人的支持。”

  無論身處何地,馬馳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最真實的身份——運輸人,他要為這個群體搖旗吶喊。2019年,倪萬輝夫婦在進藏途中因高原缺氧去世,一時之間牽動了運輸人的心,馬馳也是全網第一個為他組織募捐的人,先後籌集了善款15萬元。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神速 逆行者千里運送活動板房

​  前往武漢的路上,無數的重卡匆匆而過,坐在駕駛室的人,是誰的兒子,誰的丈夫,又是誰的父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運輸人,他們敢於舍小家為大家,不圖回報。

  一路走來,馬馳感受到了社會正在逐步對這個群體的認可,在國家災難面前,越來越多的運輸人都敢於上陣,真正展現出什麼叫“疫情無情,人有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