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玄幽?淺談日本動畫中的玄幽美學

日本動畫中所傳遞的文化價值符號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部分,之前我在《我想吃掉你的脾臟》中談了談我對日本物哀的看法,而幽玄是最近在閱讀中所看到的新的日本文化中的一個分支。他相較於大眾都略有耳聞的物哀思想來說,顯得很小眾。但它的的確確是日本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要論述“幽玄美學”,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幽玄美學”。

“幽玄美學”是關於日本藝術的哲學問題,它的意義在“餘情”,本質在“真實”。“幽玄”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歌論、能樂論中,“幽玄”是其中重要的理論觀念之一,它形成於日本中世紀,由藤原俊成等歌論家以多方位的討論研究,逐漸規範了其美學內涵,在風格趣味方面,從偏重“妖豔”到講求“恬淡”。如今,“幽玄”已然成為日本所有藝術審美里的一個重要的審美意識。

什麼是玄幽?淺談日本動畫中的玄幽美學

在動畫中以崇尚“餘情”與“真實”為核心的玄幽美

“餘情”是日本傳統審美的最高境界,這種“餘情”有很多種表現形式。隱藏不露,籠之於內。如《蟲師》的導演長濱博史說的:“它不是闡述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不全是喜劇收場,也不只是描繪角色,也不一味地增加設定,它感覺似乎是真真切切的在與人對話。”這和很多歐美國家的或明確的,或直接的,或尖銳的情感表現形成鮮明對比,日本動畫具有優美的,平靜的,溫和的性質,它傾向於非主題先行的表述,以傳情達意為目的,最終是為“餘情”的最高審美做鋪墊。 與此同時,在動畫作品中也表現為淒厲之境中的妖豔之美、或一定程度的壯美。比如《奇諾之旅》第 10 話讓人眼前一亮的臺詞:“人類不和別人在一起,不為了別人而活著,不覺得悲傷嗎?”這次奇諾說:“這要看人而定。”最後三個善良的機器人以自裁了結了自己的生命,奇諾就如同他以往的旁觀態度一樣沒有上前阻止。這種日本人的對死亡的另類理解,帶著一種神聖的超脫。這就像日本人鍾愛櫻花的理由一樣,死亡也是一種逝去的美,就像那句話所說“死如秋葉之靜美”。

什麼是玄幽?淺談日本動畫中的玄幽美學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則來源於人心的創造,聖經中說過:“神按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用於人們的生活中,可以理解為:因為人們身高在 1.5 米到 2 米之間,所以門高度就在2米左右,褲子大概90釐米左右,桌子大概1米多高,椅子大概60到70釐米高,所有的一切,人們按照自己的“真實”感受來確定創作的原則。由此可以說明,“真實”是感覺的“真實”,是一種對比和測量,日本“幽玄美學”中的“真實”也是如此。

“真實”一詞在日語中帶有本質本真的意思,這種本質本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審美意向,“真”與美好是相通的,比如:“真草”“真木”等等,是表達優美的自然景色。日本歷史上著名的能樂師世阿彌強調:“心深而真就是幽玄。”因此,可以推出:日本“幽玄美學”中的真實與“心”“生”兩者有關。這也是玄幽最根本的出發點。“心”是感應世界的重要工具,一切的感情都來源於可以感覺感動和感應的“心”,這是日本審美意識的一個獨特之處:“物哀”和“知物哀”。“物哀”不僅僅是一種哀愁,此處的“哀”可以理解為“感於物而後動”的真切之情,由此種情感的體驗,日本人漸漸發展出專門鑑賞人類情感的審美概念——“知物哀”。世界對人心的觸動引發了“物哀”情節,同時日本人對於“物哀”帶來的美好經驗成為他們改造世界的最高精神標準。這些由都由“心”而來。

什麼是玄幽?淺談日本動畫中的玄幽美學

“深”則是“心”意向的程度,人心有多少感動,對這個世界就有多少回饋。這個和物理中的作用於反作用原理類似,只是在藝術上體現為精神上的反彈。“真實”在日語中又常常寫作“實”“誠”“信”,以此表達“心”的精神本質。日本動畫音樂總監增田俊郎說過:每一集都是不同的故事,每一集都要營造一個不同的氣氛,這樣可以用音樂不經意間融入人物心情,讓故事情節延展開來。真情實感是日本動畫的最動人之處,在這種“真實”之心的引導下,產生了事物的逼真再現,在逼真的表達之後,“幽玄”才有“餘情”之美。

孟子一句話可以道明:“誠之所至而不動者,未之有也。

志賀重昂在他的《日本風景論》中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日本人總是把櫻花作為本民族性情的代表。櫻花誠然是美麗的,花瓣翩然而下,顯示出日本人的多情,同時也暗藏著受人擺佈的無奈,它時而燦爛,時而零落,不耐風雨,不如松樹比喻日本人的性格。而松柏獨立寒風而不凋零,堅強而有力的枝幹直刺雲霄,可以承受千斤的重量,在疾風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大風孤嶺的氣勢遠遠超越了櫻花,讓人感受到堅定的美。”那就是日本人的“深心”,“心”一旦堅定,就成為信仰,帶領著人們步入“幽玄”之境,那是“幽玄美學”的源頭。


《蟲師》:玄幽美學的經典代表動畫

《蟲師》是最有典型意義的“幽玄美學”審美的日本動畫,從故事編排、人物塑造、場景描繪,最後到背景音樂、語言表達等等,都可以用“空靈”一

來概括其特點。 《蟲師》是由漆原友紀的漫畫改編,長濱博史執導的動畫片,動畫講述的是另一個奇異的世界,那裡住著一群非常不同的生物體,它們不同於一般的植物,是一種最接近生命本源,類似靈體的生物。自古以來,人們敬畏地叫他們“蟲”。 但是蟲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當蟲與人的世界交集之時,常常會出現有悖於人類的常識,甚至危害人類的現象。因此,便出現了“蟲師”這個職業,他們以在各地收集和研究“蟲”的生活方式作為自己的工作,並且解決各種“蟲”引起的離奇的案例。動畫主人公——銀古就是他們的一員,他足跡遍佈窮鄉僻壤,因為“蟲”喜愛自然的環境,它們可以躲在山上,躲在沼澤,甚至可能寄生藏匿在人體,給人的世界帶來疾病和災難,銀古通過人或物表現出來的信息,尋求結症,應及時治療。與各種人和蟲的接觸和交流中,他深刻地感受著祝福、離別以及悲痛。在這個動畫中,共存與犧牲是最悲傷的主題。

什麼是玄幽?淺談日本動畫中的玄幽美學

《蟲師》的故事情節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整部動畫幾乎都是在一個平和舒緩的速度中展開,雖然沒有西方戲劇的外部的強烈衝突,但是人物內心的刻畫十分到位。每個故事都像是一棵盛開在空谷的蘭草,清香徘徊遊蕩在空氣中,在不經意間嗅到它的芳香就會被感動、被融化。故事從來沒有述說“蟲”的恐怖,相反的,它用包容和真誠的態度面對,讓觀眾可以平靜地客觀地觀看,然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能夠沉醉精彩而深刻餘韻裡。

《蟲師》的另外一個獨特之處可以充分的體現“幽玄”的境界,這就是古老的自然崇拜傾向,在《蟲師》的畫面中,大多是覆蓋著濃密的森林的山川,在山中有石頭鋪成的羊腸小路,山的背面是傳統古樸的村落,村民們依然住著古老的房屋、用著古老的生活器具,總有一個久遠的“蟲”的故事在那個與世無爭的村落中流傳,而人們對那個傳說總是懷著敬畏,這所有的信息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豐富神秘的本質,好像是回到天地初開之時。這正是“幽玄美學”所提倡和追求的至高境界——幽深寧靜的原始氣息。 《蟲師》是全日本動畫商業市場中一個全新的不同風格的作品,在眾多浮躁的動畫作品中,它“幽玄美學”寂靜空靈的審美情節獨樹一幟,在其淡然處彰顯著壯觀,平靜之中隱藏著深義。


日本動畫中幽玄美學的現代化

很多人認為,當今的大部分日本動畫中的世俗審美不可以和“幽玄美學”這麼高雅的審美情趣相提並論,也有人會質問,現在日本動畫界中的情色的現象比比皆是,那些動畫作品不能算作“幽玄”的審美。那些不斷更新的熱銷動畫片,比如《海賊王》《死神》《火影忍者》《機動戰士高達》等等,那些熱衷的粉絲的年齡從七八十歲的老人到幾歲的孩子都有,據一些日本節目的報道,一些日本的家庭在每次動畫更新時都會聚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而那些熱銷動畫的周邊讓動畫充斥之商業經濟的氣息。

其中為各種人群量身定做的角色們,比如萌系的喬巴,蘿莉系的娜美,御姐系的妮可·羅賓等等,都少不了“賣萌”的嫌疑。因此,有的家庭由於全家都喜歡《海賊王》,所以書櫃上放滿了《海賊王》的手辦,並且收集了所有的漫畫單行本,放了整整一個書櫥。更有無主題的動畫,比如《初音未來》,那些被打造的是一群虛擬偶像歌手,而歌曲也是電子合成的。這在動畫中,似乎日本做了最先的最大膽的嘗試。這個方案被很多的觀眾認可,很多都是被稱為“御宅族”的人群。

什麼是玄幽?淺談日本動畫中的玄幽美學

在當今是社會環境下,日本動畫具有工業化的表徵,並且越來越趨於慾望的投射,動畫在現代的工業和技術的影響下,有著先天的敏感,各種元素在其中聚集,讓它夾雜著世界各地的文化。傳統的“幽玄美學”在這文化混雜之際,其完整的內涵逐漸被當今的社會主流價值滌盪篩檢,偏離傳統意義的高雅,變得零碎而無深度。動畫作為產業革命的成果,它的藝術價值與經濟利益有著莫大的牽連,因此滿足大眾世俗的審美是追求經濟價值的結果,在日本,動畫行業形成特有的二次元次文化。

但是在外來的思想和現代化思想的衝擊下,日本動畫依然延續著“日本”的性質,他們似乎很能把握住“舊中有新,新中有根”的原則,“幽玄美學”依然是日本動畫的靈魂。雖然現在普遍的日本動畫比起那些古典的精緻藝術好像一盤俗不可耐的大雜燴,但是無可厚非的是,日本動畫已經開始關注更加廣泛人群的精神需要,動畫的開放和融合讓“幽玄美學”從曲高和寡走向平民大眾這對於“幽玄美學”來說也是一種擴充和上升,這樣的改變,也更加的平等,傳統“幽玄美學”高雅的形式在逐漸瓦解,但在世俗與淺顯的背後依然有著一份純粹的堅守。

什麼是玄幽?淺談日本動畫中的玄幽美學

在當今人性解放的時代中,“幽玄美學”中“餘情”的神聖清雅被削弱甚至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人的“慾望”或者“幻想”。可以看到初音的裙子越來越短,靜音多次穿上蕾絲的女僕裝扮成“偽娘”,這些充滿挑逗性的裝扮元素,雖然不高尚,但是卻也可以引發另一層次的“餘情”遐想。在世界變遷,人性被激發和宣揚,“幽玄”的精神境界也開始改變,後現代的平等精神慢慢滲透進傳統的“幽玄”之中,“幽玄美學”不再是隻有高貴一面的片面解釋,這種寬容是社會的進步。好像一個輪迴一樣,“幽玄美學”似乎在動畫這個載體中返璞歸真,“幽玄”最初也是從浮華而來。

多元的世界中,複雜變化的各種表現形式在不斷呈現著,僅僅以形式去判斷一種文化思想是偏頗的,從最初的原點出發,才能看清這個紛亂的表象。日本動畫也是一樣,這樣的變化來源於“真誠”的心,隨時代的發展,世界連為一體,經濟價值成為世界的主流價值,在這個大的環境之中,“幽玄美學”的美學現象也開始改變,它不再是原來直觀上的“無”“空寂”“閒寂”“餘情”等等此類處世的高度風雅的審美,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世俗文化的昌盛,“寂靜涅槃”已經不是這個時代的現狀。

“幽玄美學”起於“真誠”,“真誠的”的面對世界,“真誠”的感應世界,在這個變化無窮的世界之中,沒有可以絕對堅守的信仰,但是人們可以堅守一顆“真誠”的內心。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慾望,並開放自己的內心,坦誠相告,這樣的勇氣和決心就是“至誠”,人們不能夠忽視那份“真誠”,人們也不能夠否認這樣的表現不是“幽玄美學”的境界。


參考:

《低慾望社會》

《下流社會》

《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

《尋隱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