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是看不見自己在努力?

雲起雷鳴0822


父母總是對孩子的努力視而不見,到底為什麼?如今,這批“被打擊”的孩子長大了,為人父母之後,卻一個勁兒地表揚孩子。從“表揚缺失”到“過度表揚”,這個彎轉得有些急,再慢一些吧。

曾經,有一大批中國式父母,會吝嗇自己的表揚,甚至無情打擊孩子,絕不能讓孩子“翹尾巴”。

如今,這批“被打擊”的孩子長大了,為人父母之後,卻一個勁兒地表揚孩子,絕不能讓孩子“沒自信”。

從“表揚缺失”到“過度表揚”,這個彎轉得有些急,需要踩點兒剎車,再慢一些。

著有《終身成長》的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認為,只有適度表揚才能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最近,姜文做客《十三邀》,當被問及“你這麼多年,遇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他竟然說到:“和母親的關係一直都處不好,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情而高興。”

作為中國最有個性的演員兼導演,即使獲得再多的影帝,也無法掩飾內心得不到母親肯定的遺憾。

即使平時對自己再嚴厲,他想母親看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應該還是會誇獎他幾句吧。

可是,很多美好總是在想象中,現實依舊那麼殘酷。

那天,他將考上中戲消息,興奮地告訴母親,母親也只是看了看,並沒有很開心的樣子,甚至“啪”的一聲扔在一邊,說:“你那衣服還沒有洗呢,別給我聊這個。”

後來,給母親買房子,她也沒有表現得多高興,還不去住。

母親總是愛說別人拍的電影不錯,卻不愛看他的電影。

孩子最重要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很多是來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勵,這是孩子一生溫暖的底色,也是行走一世的重要力量。

而持有固定型思維的家長總會對孩子的努力視而不見,無論孩子做得有多好,獲得多少成績,卻總也不得到肯定和讚許,最終在孩子心底留下傷痕。

姜文坦言,自己在生活中其實很不自信,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

他眼神裡流露出的茫然和落寞,讓人看了有些心疼,再堅硬的盔甲,都有自己的軟肋。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最愛你的人每天都在否定你。

有種缺憾是江湖地位,金錢名利都無法彌補的,年紀越大,遺憾越深。

“電影裡如魚得水,不拍電影的時候,回到現實,面對的依然是跟十幾歲的時候一樣的困境。”

人類深層次的渴望,就是得到表揚,特別是至親的肯定。

“求求你,表揚我”成為多少孩子心中的吶喊。

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話,“稱讚,就像青黴素一樣,絕對不能隨意用,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標準,需要謹慎小心,標準包括時間和劑量,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有的表揚模式太單純、泛化、敷衍了,她沒有根據兒童的發展思維和特點進行有效回應。

無論孩子做什麼,她都用相同重複的話進行反饋。

誇獎就像是口頭禪一樣,時間久了,幼小的缺乏辨識力的孩子,就會對“表揚”上癮,進而主動索取。

稍大些有辨識能力的孩子,自然能察覺出家長的表揚是不真誠的,沒有內涵的,進而產生厭煩心理。

所以說,表揚孩子這件事,絕對是件技術活兒,不是每位家長都能遊刃有餘。

作家畢淑敏曾分享過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週末到當地教授家中做客,看到教授5歲的小女兒滿頭金髮,簡直驚為天人。

收下朋友帶去的中國禮物,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微笑道謝。朋友禁不住誇獎說:“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教授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女兒走開之後,她的臉色嚴肅了起來:“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朋友大驚:“我一番好意誇獎她,傷害二字從何談起?”

教授搖搖頭:“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而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關係。

但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醜陋的孩子,這就給孩子造成了誤區。”

“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後來,朋友向教授女兒道了歉,表揚了她的禮貌。

或許,有人會認為教授過於大驚小怪,甚至有些苛刻了。

其實,不然。

在《終身成長》一書裡,斯坦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表揚孩子,關鍵點就在於你在給孩子灌輸的是成長型心智模式,還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她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同樣是遭受挫折,有些孩子可以努力克服困難,不斷挑戰自我,而有些孩子卻容易自暴自棄,不斷自我否定。

原來,孩子的思維模式起了重要作用。

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即孩子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等,主要由先天決定,後天改變的空間不大。

而使用“聰明”“漂亮”“很棒”“有天賦”等詞語誇獎孩子,就容易使其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

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即孩子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等,有先天的部分因素,但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改變。

而用“努力”“堅持 ”“勤奮”“不斷練習”等詞語來誇孩子,就容易使其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

所以說,誇孩子不是簡單的事情,使用正確的誇獎方式,能幫助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讓他勇於面對困難,迎接挑戰。

而誇獎方式不當,卻會讓孩子害怕困難,一味退縮並且輕言放棄。

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每個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他的評價。

為人父母,就是要不斷向孩子傳遞注重過程和成長的信息。

正如《終身成長》中提到的,“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誇獎孩子們以成長為目標的努力過程,即誇獎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達成的成就。”從而,不斷的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是父母送給孩子的一份珍貴禮物,可以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享受努力的過程,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恰如其分的稱讚,不匱乏,也不氾濫,不空洞,也不敷衍。

最終,可以將有效的鼓勵,轉化為堅持不懈的勇氣,馳騁於生活的海洋裡。


思念先生的信箱


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任何想法的形成和改變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看不見你的努力,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 你不努力的形象,在父母的腦海裡已經根深蒂固了。雖說“三日不見,當寡目相看”,但若你之前在生活中是怕吃苦,怕流汗,那麼你的父的確很難改變他們的看法。其實人眼看到的景象往往帶有主觀色彩。就算是他們自己的親兒子,讓他們形成了不好的看法,恐怕也一時難已改變。可能還是因為你之前不努力吧!
  1. 父母的要求高,你所認為的努力在他們的眼中卻很平常。
    實際上,我們的父輩都經歷過生活的磨難。困苦的經歷,他們的生活閱歷是很豐富,充滿滄桑。一點點生活中的風吹草動,在他們眼中可能就不算什麼。或者你的父母比你還忙,你的努力也就不起眼了。
  2. 也許父母不能理解你吧!比如說現在我們好多人都在做網絡工作,每天加班加點很是辛苦。可是在父母的眼裡,就覺得我們在電腦桌前乾坐著,啥也沒幹。這的確讓人很無奈。
  3. 也有可能你的父母看到了你一時的努力,之所以沒有說出來,是他們希望你能一直堅持。因為“三分鐘熱度”的人太多,你的父母不確定你到底能不能一直的努力?
  4. 還有就是好多人會“假裝自己很努力”。在我上學的以及教學的生涯中就見過有好多這樣的學生,整個學習生涯都表現的很努力,但心思都在別的地方。父母可能也無法確定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若你的確很努力,並想讓你的父母認可你。我覺得你可以這樣做:

  • 與父母好好溝通,讓父母瞭解你。好多人和父母住在一起,一日三餐也在一起,但實際上他們彼此之間並不瞭解,溝通也僅僅是日常的交流而已。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幾十年,而心靈溝通的次數卻寥寥無幾,這樣的家庭太多了。你要和父母多溝通,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讓父母瞭解到你的努力。
  • 讓你的努力結出勝利的果實。人的一生,雖然過程很重要的,但是我們往往只看結果。因此你要堅持你的努力,不輕易放棄,當你的努力會有回報時,你的父母一定能看到。

總之,任何努力的堅持都是及其困難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認可。但這都是外因,只有專注自己,你的努力才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努力。


套路物理


看不見你努力,應該是沒有看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對於學生來說,家長想要你科科滿分。對於畢業進入社會的來說,家長要有車有房……

或許有的時候他們不是看不見你不努力而是想讓你更努力一點。父母應該算是過來人了,怕你在以後的生活中不能完全照顧好自己,怕你在以後的生活中肩膀不夠寬闊,不夠有力量,怕你撐不起一片天……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快樂,可以按照孩子自己的意願生活。現實不允許家長對孩子放鬆。

不是看不到你們不努力,而是想讓你們更努力一點!

如果真的感覺累了,敞開心扉跟父母溝通吧。



六十八點六九


這是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的問題,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從不鼓勵,肯定自己孩子的點滴進步,其實讚揚比責怪,埋怨更有效,可惜中國式家長覺得罵你說你是為你好!


Heidyw


說明父母接觸的範圍以及圈子太小,沒有共情能力,這個也不能怪父母,畢竟和長年的生活圈子以及生活習慣有關,你也無法通過一兩次的溝通讓他們明白,因為你所經歷的事情,他們並沒有經歷過,人只有經歷過某些事情才會明白一個道理,就像郭德綱說的:活到80歲,他沒有經歷過這件事,那他也不能明白,那怕他只有幾歲,他經歷過,他也懂得

所以不要埋怨,做好自己,砥礪前行


王雪龍VIP


您好:

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所以您自己認為已經很努力了,他們還是看不到。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從有了孩子之後,他們便寄寓了全部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當然他們最關注的就是學習成績問題。他們認為學習好,將來考上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當您真的考上了,他們才會心滿意足的露出喜色。一旦沒考出去,他們就會極其懊惱的罵您。

另外就是方法問題。有的家長採取鼓勵的方法,孩子也能接受而繼續努力。有的家長採取否認的方法而激勵前進,實際您的努力他們真沒看見嗎?看見了,只是說出來怕您驕傲、放鬆。

那就再加把勁吧,人的一生中真正拿來這樣系統學習的時間不多。加油!

祝成功!


尤主明


不是看不見,只是溝通太少,你不說父母不問肯定不知道,或許乘年輕抽時間多陪陪父母,泡杯茶可以暢快的聊人生,一杯酒可以聊創業和生活。溝通多了才能相互理解和支持。時光匆匆而過或許會發現父母真的老了,心繫的還是子女。


稻飛蝨111


不是看不到,而是結果不滿意,或者沒有看到結果,很多父母,在他們眼裡過程不重要,就想知道結果好不好


娛樂情淚


因為他們比我們更努力


田晟嘉滴寶貝


因為不信任還有傳統教育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