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有感

歷史演繹出千般姿態,我們總是驚豔於它的美不勝收,卻又茫然覺得無從把握,就像面對散落的明珠,如果沒有一條彩繩將它們串起,把玩之時未免多了幾分難度,少了幾分樂趣。

康熙王朝----一個耳熟能詳的朝代,就連金庸也藉此演繹了一段真真假假的《鹿鼎記》,因為這個朝代有太多光輝燦爛的人和事。盛世之下,刀光劍影,削藩、靖海、漕運、叛亂,那一樣不是驚心動魄,那一樣又沒有眾多才智過人、勇武出眾的身影?

二月河的《康熙大帝》以康熙一生為線索,從登基開始,慢慢鋪開愛新覺羅·玄燁一生的傳奇。戰鰲拜、削三藩、收復臺灣,剿滅朱三太子亂黨,平息葛爾丹之亂,揚威尼布楚之戰......,一步步成就千古一帝的威名。而在他身邊,名臣、才子、梟雄、勇將、能吏一個個粉墨登場,向讀者講述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籌謀,自己的輝煌,然後眾星捧月,將他們的故事融入康熙的一生之中,將那些青雲直上的意氣風發,一敗塗地的窮途末路,起落無定的宦海浮沉,不可言說的君臣博弈,渲染成康熙大帝金光閃閃文治武功的背景色。

迫不及待的看完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之第一部《康熙大帝》,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精彩絕倫的歷史故事、驚心動魄的權利之爭、費盡心機的鬥智鬥勇......,久久在腦海中呈現。他的識人用人、膽略謀略以及千古一帝的帝王心術讓人不禁折服。

康熙,這個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的清朝皇帝,八歲登基,十六歲剷除政治權臣鰲拜,十九歲清三藩,不到三十歲就力主收復臺灣,此後三次親征,六次南巡,個人功業彪炳史冊。

識人,康熙皇帝先後從潦倒舉子中檢拔出伍次友、明珠、周培公、高士奇等等一批批才俊,國家棟梁之才。伍次友--一個灑脫、狂放而又頗有正義感的書生,憂國憂民,以天下蒼生為重,不畏權貴,生性灑脫,面對婉孃的感情卻灑脫不起來,才思敏捷,卻不知道康熙的身份,尊崇儒家學術,卻也對國家政事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他的一生與康熙亦師亦友,他的人格令人欽佩折服。周培公---文武兼備,剛正毅勇,才智過人,恪盡職守,深諳治世之策,深得為人之道,他的人格令人敬佩,他的才華令人景仰,他的結局令人同情。高士奇---以一個科第不舉的窮儒出身,靠著自己的一手好字和一肚子的文才平步青雲。他的詼諧幽默讓人忍俊不禁,學識淵博,精通醫術,他後期對康熙帝心的揣掇,對時局、人心的透析讓人記憶深刻。

從臣僚中檢拔出小於成龍、傅鴻烈、郭琇、靳輔、魏東亭等一班能臣,從草莽中檢拔出劉鐵成、武丹、穆子熙一班人,從皇子中甄別出八阿哥和四阿哥......。在微服私訪中,罷黜了一批的貪官汙吏,也結識啟用了一批的棟樑之臣,在最後一次南巡中與方苞只為帝友,不為人臣。可以說康熙大帝的識人用人成就了他的千古帝業。

在謀事膽略上,康熙皇帝容忍鰲拜專橫不法,對不可一世的鰲拜,他足足忍耐了八年,暗自積蓄自己的力量,為自己贏得親政時間;在撤除三藩上,先禮後兵,謀定而後動,將手握重兵的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逐一掃除;收復臺灣,開府設縣;疏通河道,親征葛爾丹等等,國家大政方針上,康熙皇帝早就有自己了的計劃和安排,同時他知人善任,恩威並舉,把"恩威並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常常在打別人一巴掌後再揉揉,被打者還要感恩戴德一輩子,寧願為他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在對待王輔臣父子、傅鴻烈、西疆的葛爾丹這些身人,可以看到康熙大帝極富戰略眼光的謀事和膽略。

說到帝王心術,在康熙王朝的後期可謂是發揮的淋漓盡致。康熙皇帝的謹慎無人能及,不管這個人對自己多麼忠心,不管自己對這個人多麼信任,也許是性格使然,也許是做為一個皇帝,不得不這麼做,也許這是他維護王權的必要手段。無論何時,無論何事,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切細微的變化和貓膩在他面前都無處遁形。即使是像魏東亭、索額圖,大概還有明珠這樣的大臣們的私邸裡,都安插有他的眼線。亂起蕭牆康熙選嫡的帝王心術表現在他的一舉一動,音容笑貌,然後通過四阿哥雍正王府裡的謀士鄔思明一次次精闢的分析中展現出來。在太子第一次被廢黜,滿朝文武議舉儲君,皇八子胤祀積極行動時,鄔思明卻意味深長的給四阿哥胤禛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大家子,老爺子生了一大群兒子。慢慢地,老爺子老了,這麼大一個家當總得交給一個兒子來管吧。可是管家的鑰匙只有一把,兒子卻有一群。於是,兒子們爭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這時,只有一個兒子默默站在一邊,只幫老爺子幹事,卻從不參與爭鬥。爭來爭去,老爺子終於想明白了,這把鑰匙交給這群爭吵的兒子中的任何一個,他都會管不好。於是,老爺子將鑰匙給了那個不爭的兒子。這就叫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鄔思明用一個十分淺顯的故事就揭示了康熙王朝中整個奪嫡的複雜過程,也深諳了康熙皇帝的心理。

《康熙大帝》,將康熙王朝的精華盡數囊括,各種精彩紛至迭來,卻又脈絡清晰,閱讀這部書的過程,就像一次串珠遊戲,隨著作者的指引,將記憶中的故事一個個找出來。那些宏大的,微小的,精彩的,平淡的,按照作者的順序形成奇妙的排列,每一粒珠子都在它們該在的地方,交相輝映,呈現出最為華麗精彩的一面。散落的珠子,終於在這樣的穿插編織下成為藝術品,每一粒都煥發出自己的生命力。

讀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