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典名曲流傳至今?

洪浩江蘇南通


古琴領域的傳世曲子有3000多首,經常被琴家演奏的有幾十首。根據傳統曲目的歷史地位、藝術價值、知名度等綜合評價,坊間流傳的十大名曲如下:

1、《廣陵散》

簡介:東漢末年流行於廣陵地區(現在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音樂。

根據蔡邕《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日期延誤被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琴技名揚韓國。韓王召他進攻演奏,聶政終於刺殺秦王,復仇成功,自己亦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普成琴譜,慷慨激昂,殺氣騰騰,氣勢輝煌。

琴曲鏈接:管平湖《廣陵散》

2、《流水》

簡介: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佳音難覓。伯牙古琴,鍾子期聽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後子期沒,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以知音之難也。

在唐朝時候《高山流水》分為《高山》和《流水》兩首曲子,在清代張孔山道士加上了“七十二滾拂”的技巧模擬水流聲音,令《流水》廣為流傳,現代所演奏的流水大多都是清代的版本。

1977年美國向太空發射的尋找外星人的太空船,管平湖演奏的古琴曲《流水》被選為中國唯一的音樂製成金唱片,在太空永久唱響,此曲演奏用琴為明代第一琴:飛瀑連珠。

琴曲鏈接:管平湖《流水》


3、《幽蘭》

簡介:又稱《猗蘭操》、《倚然操》。此曲傳聞孔子所著,“孔子自衛反魯,見香蘭而做此歌”孔子游歷各個諸侯國,謀求職位以實現自己理想,但沒有諸侯國聘用他,不得已隱居深谷中,見香蘭獨茂,與眾草為伍,將自己懷才不遇的惆悵寄託於香蘭琴曲。此曲是比較高古的琴曲。

琴曲鏈接:管平湖《幽蘭》

4、《瀟湘水雲》

簡介:南宋浙派琴家郭沔(音同湎)所創。傳說中,九嶷山是賢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們的心目中,自然成為賢明的化身。郭沔是一個終生未仕的知識分子,生活十分清貧。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將滅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個反對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識和愛國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為"瀟湘雲水所蔽"的形象;寄託他對現實的黑暗與賢者不逢時的義憤和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

琴曲鏈接:成公亮《瀟湘水雲》

5、《梅花三弄》

簡介: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王羲之的兒子)演奏梅花《三調》之事,王徽之和桓伊互相知道對方的名聲卻不認識。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琴曲鏈接:張子謙《梅花三弄》


6、《平沙落雁》

簡介:這首曲子很有意思,有很多流派不同曲譜,有傳聞是唐朝陳子昂所作,也有傳聞是宋代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瀟湘八景”之一,位於衡陽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回雁峰景區。曲子描寫的是清秋寥落,鴻雁飛鳴的畫面。

琴曲鏈接:管平湖《平沙落雁》

7、《陽關三疊》

簡介: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因為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陽關曲》。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為流傳。詩是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琴曲鏈接:吳文光《陽關三疊》

8、《酒狂》

簡介:這是一首魏晉時期的搖滾,竹林七賢阮籍所作,傳聞阮籍為了假裝日日醉酒逃避昏暗朝廷的做官邀請。他為避免禍患,便隱居山林,彈琴吟詩,樂酒忘憂,引以為樂。有詩歌為證: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琴曲鏈接:成公亮《酒狂》

9、《大胡笳》

簡介:又名《胡笳十八拍》,相傳是漢代蔡文姬所作。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中郎蔡邕之女蔡琰逃難,為左賢王擄入匈奴,納為妃,生二子。十二年後為漢相曹操得知,乃遣使周近持金璧至匈奴,贖蔡琰回國。蔡琰與二子訣別,又哭拜昭君之墓,隨周近回漢。

琴曲鏈接:管平湖《胡笳十八拍》

10、《關山月》

簡介:《關山月》為漢樂府之曲,作者不詳,原為橫吹之曲,清末移植而成琴曲,其曲為傷別之意,亦感慨戍邊將士,爭戰疆場而鮮有人還之愴。李白詩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琴曲鏈接:龔一《關山月》


趣味俱樂部


最佳答案

1、高山流水

2、廣陵散

3 、平沙落雁

4、十面埋伏

5、漁樵問答

6、夕陽簫鼓

7、漢宮秋月

8、梅花三弄

9、陽春白雪

10、胡笳十八拍

二泉映月

十面埋伏

步步高

霸王卸甲

春江花月夜

彩雲追月

大浪淘沙

高山流水

黃河1

黃河2

江河水

梁祝1

梁祝2

苗嶺的早晨

平湖秋月

賽馬

塞上曲

聽松

雨打芭蕉

陽關三疊

月光下的鳳尾竹

漁舟唱晚

昭君出塞

中國古典名曲100首目錄

笛子十大名曲

1、姑蘇行 2、早 晨 3、蔭中鳥 4、五梆子 5、今 昔

6、秋湖月夜 7、鷓鴣飛 8、霓裳曲 9、喜相逢 10、 牧民新歌

洞簫十大名曲

1、清明上河圖 2、鳳凰臺上憶吹簫 3、玉簫聲和 4、平湖秋月 5、憶故人

6、祭 奠 7、碧澗流泉 8、朝元歌 9、泛滄浪 10、佛上殿

二胡十大名曲

1、二泉映月 2、良 宵 3、聽 松 4、空山鳥語 5、寒春風曲

6、 月 夜 7、流波曲 8、病中吟 9、三寶佛 10、光明行

琵琶十大名曲

1、十面埋伏 2、海青拿天鵝 3、霸王卸甲 4、塞上曲 5、月兒高

6、夕陽簫鼓 7、陽春白雪 8、大浪淘沙 9、燈月交輝 10、醉歸曲

十大古琴曲

1、梅花三弄 2、陽關三疊 3、廣陵散 4、高 山 5、流 水

6、陽 春 7、漁樵問答 8、平沙落雁 9、漁 歌 10、關山月

古箏十大名曲

1、寒鴉戲水 2、出水蓮 3、漁舟唱晚 4、粉紅蓮 5、高山流水

6、柳青娘 7、雨濺梨花 8、秦桑曲 9、香山射鼓10、戰颱風

江南絲竹十大名曲

1、春江花月夜 2、中花六板 3、歡樂歌 4、慢三六 5、雲 慶

6、慢六板 7、行 街 8、三 六 9、紫竹調 10、花好月圓

廣東音樂十大名曲

1、步步高 2、彩雲追月 3、雨打芭蕉 4、雙聲恨 5、楊翠喜

6、餓馬搖鈴 7、連環扣 8、走 馬 9、平湖秋月 10、柳浪聞鶯

揚琴十大名曲

1、海峽音詩 2、彈詞三六 3、歡樂歌 4、霓裳曲 5、倒垂簾

6、蘇武牧羊 7、思鄉曲 8、歡樂的火把節 9、漁舟唱晚10、林沖夜奔

鑼鼓十大名曲

1、豐收鑼鼓 2、五方獅子報太平 3、夜深沉 4、鴨子拌嘴 5、鐘聲偈

6、衝 擊 7、禪寺鐘聲 8、鼓 律 9、清宮宴樂 10、眾山景


晴兒單親媽媽


音樂對於古人來說就像是一日三餐,缺一不可,古人很注重生活的藝術化,對音樂也是非常的痴迷,古代人與現代人就如同音樂一樣,古代人聽音樂,聽的是修身養性,現代人聽音樂,聽的是休閒娛樂。

古代人的智慧不僅僅是體現在了現在哲學和治理國家上,還體現在了音樂才華上,中國古代的十大古典名曲,個個都是好聽震撼,而且寓意深遠,國樂之所以擁有獨特的魅力,還在於每一首經典曲目背後都有些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為樂曲注入了靈魂,讓他們鮮活靈動,千年不朽。

1、高山流水

這首古琴曲流傳深遠,《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間廣泛流傳。

2、梅花三弄

原先所作的是一首笛曲或簫曲,後來改編成了古琴曲,這首曲子是借物詠懷,主要是藉著梅花的結拜芬芳和耐寒的一些特徵,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3、夕陽簫鼓(春江花月夜)

這首曲子又名《潯陽琵琶》,不難猜出,這就是一首抒情的琵琶曲,這首曲子的曲情來自於《春江花月夜》的詩情,後來就改編成了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是整個樂曲富有了層次,高潮更加突出,音樂所表達的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4、漢宮秋月

這首曲子原先是崇明派的琵琶曲,這是用來表達古代宮女哀怨悲秋的情緒以及一種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現今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箏曲,江南絲竹等等。

5、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一首琵琶獨奏曲,這是一種高雅的藝術,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表現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欣欣向榮呢初春美景。

6、漁櫵問答

這是一首古琴曲,這首曲子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世的羈絆,音樂形象生動,精確,旋律飄逸瀟灑,表現出漁樵悠然自在的神態。

7、胡笳十八拍

這是古樂府琴曲歌辭,由蔡文姬所作,是一首古琴曲,胡笳原來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吹奏樂器,音量宏大,用在軍隊中以壯聲威,胡笳十八拍背後的故事是"文姬歸漢"的故事。

8、平沙落雁

這是一首古琴曲,又名《雁落平沙》或者是《平沙》,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大雁的鳴叫,描寫雁群在天空中盤旋顧盼的情景,音調靜美,靜中有動,旋律起伏,優美動聽。

9、十面埋伏

這是傳統的琵琶曲之一,此曲為獨奏曲,描寫的是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時最後決戰的情景,樂曲激烈,震撼人心,又名《淮陽平楚》,《十面埋伏》流傳甚廣,至今都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的名作。

10、廣陵散

此曲為古琴曲,又名《廣陵止息》,後人根據聶政刺殺韓王的故事譜成琴曲,此曲的旋律慷慨激昂,氣勢宏偉,是我國古琴曲中唯一的一首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也稱為古琴名曲之一。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最具有中國韻味之美,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雨中情0809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有一箇中國古典音樂的系列專輯,收錄了一些古曲現編。

先秦·漢魏六朝

唐 - 霓裳羽衣

宋 - 杏花天影

元-潼關懷古【中國古典音樂歷朝黃金年鑑】

明-洞庭秋思【中國古典音樂歷朝黃金年鑑】

清-平沙落雁【中國古典音樂歷朝黃金年鑑】

還有一些是河南博物館作為演出錄製的。

【古樂/琴簫笙瑟等】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演奏完整版

【華夏古樂】部分新出樂曲合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波比音樂


古琴領域的傳世曲子有3000多首,經常被琴家演奏的有幾十首。根據傳統曲目的歷史地位、藝術價值、知名度等綜合評價,坊間流傳的十大名曲如下:

1、《廣陵散》

簡介:東漢末年流行於廣陵地區(現在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音樂。

根據蔡邕《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日期延誤被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琴技名揚韓國。韓王召他進攻演奏,聶政終於刺殺秦王,復仇成功,自己亦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普成琴譜,慷慨激昂,殺氣騰騰,氣勢輝煌。

琴曲鏈接:管平湖《廣陵散》

2、《流水》

簡介: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佳音難覓。伯牙古琴,鍾子期聽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後子期沒,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以知音之難也。

在唐朝時候《高山流水》分為《高山》和《流水》兩首曲子,在清代張孔山道士加上了“七十二滾拂”的技巧模擬水流聲音,令《流水》廣為流傳,現代所演奏的流水大多都是清代的版本。

1977年美國向太空發射的尋找外星人的太空船,管平湖演奏的古琴曲《流水》被選為中國唯一的音樂製成金唱片,在太空永久唱響,此曲演奏用琴為明代第一琴:飛瀑連珠。

琴曲鏈接:管平湖《流水》

3、《幽蘭》

簡介:又稱《猗蘭操》、《倚然操》。此曲傳聞孔子所著,“孔子自衛反魯,見香蘭而做此歌”孔子游歷各個諸侯國,謀求職位以實現自己理想,但沒有諸侯國聘用他,不得已隱居深谷中,見香蘭獨茂,與眾草為伍,將自己懷才不遇的惆悵寄託於香蘭琴曲。此曲是比較高古的琴曲。

琴曲鏈接:管平湖《幽蘭》

4、《瀟湘水雲》

簡介:南宋浙派琴家郭沔(音同湎)所創。傳說中,九嶷山是賢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們的心目中,自然成為賢明的化身。郭沔是一個終生未仕的知識分子,生活十分清貧。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將滅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個反對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識和愛國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為"瀟湘雲水所蔽"的形象;寄託他對現實的黑暗與賢者不逢時的義憤和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

琴曲鏈接:成公亮《瀟湘水雲》

5、《梅花三弄》

簡介: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王羲之的兒子)演奏梅花《三調》之事,王徽之和桓伊互相知道對方的名聲卻不認識。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琴曲鏈接:張子謙《梅花三弄》

6、《平沙落雁》

簡介:這首曲子很有意思,有很多流派不同曲譜,有傳聞是唐朝陳子昂所作,也有傳聞是宋代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瀟湘八景”之一,位於衡陽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回雁峰景區。曲子描寫的是清秋寥落,鴻雁飛鳴的畫面。

琴曲鏈接:管平湖《平沙落雁》

7、《陽關三疊》

簡介: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因為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陽關曲》。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為流傳。詩是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琴曲鏈接:吳文光《陽關三疊》

8、《酒狂》

簡介:這是一首魏晉時期的搖滾,竹林七賢阮籍所作,傳聞阮籍為了假裝日日醉酒逃避昏暗朝廷的做官邀請。他為避免禍患,便隱居山林,彈琴吟詩,樂酒忘憂,引以為樂。有詩歌為證: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琴曲鏈接:成公亮《酒狂》

9、《大胡笳》

簡介:又名《胡笳十八拍》,相傳是漢代蔡文姬所作。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中郎蔡邕之女蔡琰逃難,為左賢王擄入匈奴,納為妃,生二子。十二年後為漢相曹操得知,乃遣使周近持金璧至匈奴,贖蔡琰回國。蔡琰與二子訣別,又哭拜昭君之墓,隨周近回漢。

琴曲鏈接:管平湖《胡笳十八拍》

10、《關山月》

簡介:《關山月》為漢樂府之曲,作者不詳,原為橫吹之曲,清末移植而成琴曲,其曲為傷別之意,亦感慨戍邊將士,爭戰疆場而鮮有人還之愴。李白詩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由你玩四年


要屬古典名曲 在我認為當屬崑曲 崑曲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經典的經典 而且對習練者要求甚高 需要年復一年練習 本人練習昆笛伴奏數十年 也不過才入門



孫冬悅TYZB


“華燈一城夢,明月百年心”大家好我是古風小妹的朋友”一葉輕舟“,後人不忘前人本。《傾盡天下》《錦鯉抄》被我們稱為古風歌的神作,但又有多少人聽過真正被譽為經典之作的《高山流水》《陽春白雪》這些古典音樂。今天我們便一起看看看那些古典音樂裡被流傳至今的驚世之作,他們雖寫進教科書被後世瞻仰卻少有人聽!

首先簡單科普一下,中國古典名曲是哪些?中國古典音樂名曲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漢宮秋月》《梅花三弄》《漁樵問答》《胡茄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而《夕陽簫鼓》也稱《春江花月夜》。這裡小編就簡單說幾首,喜歡的可以自行了解哦。

《高山流水》“清音繞畫梁,一聲一字,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高山流水》為中國古典音樂中的十大名曲之一,是俞伯牙所作。我們在中學時學過一個典故,伯牙遇鍾子期,唯鍾子期能聽懂這首《高山流水》的意境,因此被伯牙視為知音,而在後來鍾子期死後,俞伯牙也再沒有鼓過琴。這首《高山流水》是被稱為驚世之作,更被賦予知音的意思,寫進教科書裡,雖被後世瞻仰,卻少有人聽,更不提鑑賞。

《陽春白雪》也是中國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陽春白雪》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是一首琵琶曲。以萬物知春,和風盪滌之意為“陽春”,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的“白雪”而得名《陽春白雪》,被後人視作高雅之作,更有“《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兩首曲子來分別比喻高雅和通俗之意。《陽春白雪》被稱為十大古典名曲,也被寫進教科書,然而除了名家和音樂大家,又有多少人聽過呢?

《漢宮秋月》為崇明派琵琶曲,現被流傳中衍生出多種版本。由於不同的意境和形象也被賦予了很多樂器的演奏,現在流傳的形式有二胡,琵琶,古箏,江南絲竹等。《漢宮秋月》表達的意境是古代宮女的哀怨悽悲,其中更道出了宮女們深宮宅院裡寂寞清冷又無可奈何的宿命。《漢宮秋月》被很多歌曲創作所應用,但原曲也少有人去了解吧。

《胡茄十八拍》出於漢末,主要表達了一種悲涼和思鄉的情感,演奏樂器為胡笳。曲子由著名的文學家和古琴家蔡邕之女蔡文姬所作,蔡文姬也是一個很有才華而且了不起的古代美女了。蔡文姬創作《胡茄十八拍》也是為了表達自己悲苦的身世和亂世飄零他鄉的思家之苦,卻不想卻成為驚世之作,流傳於後世,被寫進教科書,但這樣的名曲很多人知道,但真正去了解的也是很少。

《十面埋伏》也是一首琵琶曲,曲聲慷慨激昂又名《淮陽平楚》,也有同名題材的曲子《楚漢》,是以歌唱楚霸王項羽之作。這首《十面埋伏》被作為武曲,繪聲繪色的演奏了一幅兵戈馬蹄,無比激烈的戰場畫面,十分的鏗鏘有力。這首曲子大概被很多武俠影視作品所用來再創作吧,也是一首很震撼的曲子哦。

總結:由於篇幅太長而本人懶,所以就簡單介紹幾首吧。十大名曲知多少,他們雖被寫進教科書,除了真正的名家和愛好者,更多平常人肯定很少有人知道。說實話,作為一個古風,古文化愛好者小編雖然有過了解卻也只是一兩首。每次聽到這些曲名只知道是華夏文化經典之作,卻也沒有更深瞭解,今天也是第一次知道十大名曲有哪些,深覺慚愧。由於很多資料來源百度,或有不對的地方還望指正。





小超超愛音樂


根據傳統曲目的歷史地位、藝術價值、知名度等綜合評價,坊間流傳的十大名曲如下:

《廣陵散》東漢末年流行於廣陵地區(現在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音樂。

《流水》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佳音難覓。伯牙古琴,鍾子期聽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後子期沒,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以知音之難也。

《幽蘭》

簡介:又稱《猗蘭操》、《倚然操》。此曲傳聞孔子所著,“孔子自衛反魯,見香蘭而做此歌”孔子游歷各個諸侯國,謀求職位以實現自己理想,但沒有諸侯國聘用他,不得已隱居深谷中,見香蘭獨茂,與眾草為伍,將自己懷才不遇的惆悵寄託於香蘭琴曲。此曲是比較高古的琴曲。

《瀟湘水雲》

簡介:南宋浙派琴家郭沔(音同湎)所創。傳說中,九嶷山是賢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們的心目中,自然成為賢明的化身。郭沔是一個終生未仕的知識分子,生活十分清貧。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將滅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個反對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識和愛國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為"瀟湘雲水所蔽"的形象;寄託他對現實的黑暗與賢者不逢時的義憤和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

《梅花三弄》

簡介: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王羲之的兒子)演奏梅花《三調》之事,王徽之和桓伊互相知道對方的名聲卻不認識。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平沙落雁》

簡介:這首曲子很有意思,有很多流派不同曲譜,有傳聞是唐朝陳子昂所作,也有傳聞是宋代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瀟湘八景”之一,位於衡陽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回雁峰景區。曲子描寫的是清秋寥落,鴻雁飛鳴的畫面。

《陽關三疊》

簡介: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因為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陽關曲》。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為流傳。詩是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酒狂》

簡介:這是一首魏晉時期的搖滾,竹林七賢阮籍所作,傳聞阮籍為了假裝日日醉酒逃避昏暗朝廷的做官邀請。他為避免禍患,便隱居山林,彈琴吟詩,樂酒忘憂,引以為樂。有詩歌為證: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大胡笳》

簡介:又名《胡笳十八拍》,相傳是漢代蔡文姬所作。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中郎蔡邕之女蔡琰逃難,為左賢王擄入匈奴,納為妃,生二子。十二年後為漢相曹操得知,乃遣使周近持金璧至匈奴,贖蔡琰回國。蔡琰與二子訣別,又哭拜昭君之墓,隨周近回漢。

《關山月》

簡介:《關山月》為漢樂府之曲,作者不詳,原為橫吹之曲,清末移植而成琴曲,其曲為傷別之意,亦感慨戍邊將士,爭戰疆場而鮮有人還之愴。李白詩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愛笑吉他show


\r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r

10. 梅花三弄\r

9. 高山流水\r

8. 廣陵散\r

7. 平沙落雁\r

6. 十面埋伏\r

5. 夕陽簫鼓\r

4. 漁礁問答\r

3. 胡笳十八拍\r

2. 漢宮秋月\r

1. 陽春白雪

10.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原本是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他是東晉(317-420)的著名的軍國和音樂家桓伊創作的,現在還有一種古琴(一種七絃琴)版本。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這首歌的主題是讚美梅花的堅毅精神:在嚴冬中綻放,不畏嚴寒。9.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一種古琴(一種七絃的樂器)曲,由伯牙在早期的秦朝時期創作而成,伯牙是一個琴技高超的人,他不僅善談古琴,而且在那個時期也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高山和流水是對知音的一種比喻,是位列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的優美音樂,一直流傳至今。8. 廣陵散廣陵散在古代廣陵地區很受歡迎,這是唯一一首用古琴(一種七絃的樂器)描述戰爭的歌曲,它的旋律慷慨激昂,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它表達了被壓迫的反抗者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7. 平沙落雁平沙落雁,也被稱為又名雁落平沙,是一種古琴(一種七絃琴)曲,有很多流派。這首歌的目的是借大雁來表達學者們內心的志向,這首歌的音調平穩地上升和下降,通過模糊的雁鳴來形容雁群落地之前在天空中來回盤旋的情形。因為沒有可靠的史料,所以這首曲子還不知道是由誰創作的。6. 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種流行的琵琶曲,它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不知道這首歌是什麼時候由誰創作的。這首歌描述了楚漢戰爭的場景(在秦王朝滅亡後,楚國和漢朝想統一國家,開始了楚漢之爭),這首曲子相當的震撼和有氣勢。5. 夕陽簫鼓夕陽簫鼓是著名的古琵琶(一種四絃琴)歌曲,自明朝(1368-1644)和清朝(1636-1911)以來一直很受歡迎。這是一首優美而雅緻的抒情歌曲,描繪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卷。這首曲子以平緩的旋律描繪了人間的良辰美景,曲子裡還用了水波聲、划船聲作點綴,表達了意境悠遠的情趣。4. 漁礁問答漁礁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古典名曲,第一次出現在明朝(1368-1644),這首歌以生動而準確的音樂形象,反映了學者對漁民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嚮往。樂曲在開始的時候曲調柔婉,表現出一種灑脫隨性的格調,上句和下句遙相呼應,造成了漁樵對答的情趣。3. 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一種古琴(一種七絃的樂器)曲,由18首歌曲組成,是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據說,這首歌是由遠離家鄉的蔡文姬創作的,用來表達蔡文姬的思鄉之苦,以及她兒子的痛苦和她在異國他鄉所遭遇的令人難以忍受的境況和想離開但又不忍骨肉分離的矛盾心情。音樂柔婉悲涼,悲痛欲絕。2. 漢宮秋月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本來是崇明派琵琶曲,但現在被許多種樂器演奏過,比如弓弦音樂樂器、一種四弦的音樂樂器、21弦的音樂樂器等,樂曲所要表達的主題不是非常明顯,很多文章在解析這首曲子的時候都認為這首歌表達了古代女僕的悲傷無助的情緒和孤獨的心情,此曲的目的在於喚起人們對沒有自由的宮女的悲慘遭遇的憐憫,在藝術方面感染力頗深。1. 陽春白雪陽春白雪,也被稱為陽春古曲,是最著名的古琴(一種七絃琴)歌曲,據說,這首歌是由師曠(一位來自晉國的樂師)和劉涓子(一位來自齊國的音樂家)在春秋時期合力創作而成的。這首歌以純淨流暢的旋律,輕鬆活潑的節奏,展現了春天來臨,大地復甦和萬物繁榮的景象。










康康music


個人瞭解的有蕉窗夜雨,梅花三弄,廣陵散,春江花月夜等等.

附上一篇博文的片段,我覺得寫的不錯.

傳統類古箏曲,就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曲咯.隨便一百度,古箏十大名曲,基本就是這樣子的.

最有名的,比如說《春江花月夜》之類的,代表著古箏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端莊典雅,所以這一類的曲子也是優雅秀麗,柔美婉轉,落落大方,就像一位古代大家閨秀.大部分古箏曲都屬於這樣子的.

推薦曲目:春江花月夜 平湖秋月 高山流水 香山射鼓 寒鴉戲水

比較悲的有:漢宮秋月 秦桑曲

還有一類曲子,屬於近代創作的,非常有民族和地方特色,比如說《雪山春曉》《瑤族舞曲》《彝族舞曲》《伊犁河畔》《黔中賦》《潑水》之類的.這一類曲子就像少數民族少女一樣,俏麗活潑,帶著濃濃的異域風情,和上一類完全不同.

古箏除了表現這些比較柔美的主題外,還有不少非常壯懷激烈的曲子.比如說,《廣陵散》《將軍令》《林沖夜奔》《臨安遺恨》《戰颱風》.一聽這些名字就知道,這是一位巾幗英雄,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什麼的.這類曲子比較容易讓人心情激盪,也是非常值得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