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住樓》——“康美杯”我是家鄉代言人系列徵文

父母今年趕上我們村移民搬遷,在多少次的糾結猶豫後,還是在新樓房裡安頓了下來。

父親出生於1930年,是康保縣土城子鎮南六頃村人,是我們村年齡最大的老年人了。父親是1943年13歲時,來到南六頃村東一里地的蒙古營子村的,他在蒙古營子村迎來了全國解放,參加了建國初的掃盲識字班,1958年與母親結婚。他還在蒙古營子村當了幾十年的生產隊長。

《父母住楼》——“康美杯”我是家乡代言人系列征文

蒙古營子村人口少,當年沒有拉電,村裡人口逐年減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全村只剩4人的情況下,父母搬到了南六頃村,蒙古營子村就此不復存在了,村址隨後復墾。

父母在蒙古營子村、南六頃村居住的七八十年裡,經歷了共和國發生的一切一切,父母結婚六十多年來,相濡以沫,相互體貼。他們辛勤勞作,勤儉持家。一直過著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老兩口心態好、胃口好、勤勞作、生病少,父親一輩子不抽菸,60歲以後就不再喝酒了。母親是蒙古族人士,喝奶茶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原來一直用湖北趙李橋產的“川”牌青磚茶,近幾年也改用普洱茶熬製了。

在父母步入老年的日子裡,還養奶山羊,割青草,摟樹葉;種院裡的小菜園,種各種好看的花卉,其樂融融。

父母熱愛滋養他們的土地與村莊,他們珍惜用雙手創造出來的勞動果實,院內種出的土豆、南瓜、豆角、黑豆、蠶豆、西紅柿、黃瓜、油麥菜、水蘿蔔等等,既健康又美味。夏秋之際,各種蔬菜輪番登場,吃不了就送給左鄰右舍。

《父母住楼》——“康美杯”我是家乡代言人系列征文

院內種的宿根花卉卷丹百合,花開的時候,人見人愛,移栽的野花翠雀,開著鮮豔的藍花,十分好看。

父母出去幹活,總是拉著他們鍾愛的小推車,慢慢地走著,淺淺的裝著,但總能拉回他們生活的希望。

父親身體還算硬朗,飯量還很大,一輩子就愛幹活,今年秋天還在幫助鄰居揚場收糧。

故土難離,但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向父母招手,糾結再三,還是搬入弟弟名下75平方米的移民樓。父母年紀大了,一是忌憚乘坐電梯,二是怕認不得回家的路。我和弟弟就採取試住的方法,讓父母慢慢適應。

一個多月過去了,父母感覺一天比一天好,乘坐電梯已經克服了心理障礙,現在每次都能快速準確上下電梯;走出家門,總是走不太遠,牢記回家的線路,他們沒有走錯一次。

《父母住楼》——“康美杯”我是家乡代言人系列征文

現在他們每天堅持吃三頓飯,早餐必有奶茶,到了縣裡,還吃上了奶豆腐。上午9、10點鐘,老兩口總愛去康保便民市場轉轉,看到合適的就買一些回來,老兩口對康保的市場物價有了一定了解,豬肉雞蛋的價格他們瞭如指掌。午飯後,睡上一覺,下午3點左右,老兩口又會走到去年入住移民樓的有老年人聚集的地方,看人家打撲克,頂骨牌,興致來了他們還會玩上幾把。

母親做飯,父親一有空兒,就玩撲克牌、老牌遊戲,有時候,老兩口還在家裡一起玩撲克,用老牌別棍、掛胡。夜幕降臨了,老兩口坐在沙發上看看電視,父親耳背,已經聽不清電視裡的聲音了,好在他還識字,看著字幕與畫面也能瞭解一下外邊的事情了,可喜的是,還能看上康保新聞了。

《父母住楼》——“康美杯”我是家乡代言人系列征文

父母已經慢慢地適應了新的生活。愉快的在溫暖舒適的樓房裡生活著。作為他們兒子,我心裡不知有多高興,多幸福!感謝黨的好政策,慶幸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