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為什麼這麼多叫“紙坊村”的村子啊?你知道他們村名的來歷嗎?

kang257462246


紙坊村位於曲阜北約5公里。據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土地廟碑記載,村原名"辛安裡"。

據傳北宋年間戰亂不息,王氏避難來此定居,起名"安南莊"(安難莊)。後桂氏、鄭氏、喬氏由山西洪洞縣遷入該村,更名為"辛安裡(新安禮)"。由於桂氏、鄭氏、喬氏的桑皮造紙技術的帶動下,該村造紙作坊逐漸增多,村內人都以此為業,遂更名為紙坊村。

《闕里志》載:"紙坊在城北十里,居人造紙為業,孔 子五十六代孫孔希翥分居於此,為紙坊戶。"紙坊村造紙業興盛於清代中期,以其獨特的桑皮紙製造工藝馳名全國。

桑皮紙為裱糊酒、油、醋、醬等多類容器的上乘佳品,其原料取自雲貴,運輸極為不便。其製作需要蒸煮、砸軋、撞洗、撈曬等36道工序。該村生產的桑皮紙,纖維長,有拉力,不易斷。其用途為食品儲存工具內防腐,酒類容器內防腐,裱糊字畫等。

用桑皮紙糊制的食品器具,儲存期間不變質,不滲漏,保質防腐。用桑皮紙、豬血、石灰糊制的各種條編、木製酒類容器,能長年儲存各種高低度酒,使其不變質,不變味,使用期都在十年以上。




紅太狼家的慢羊羊


雖無依椐,但依稀記得在以前的網頁閱讀中,似乎和傳統中村史有關。

原來,多少年以前,這村子曾有過造紙的小作坊,完全是傳統的手工操作,就象電視畫面介紹的那樣。

那時,想必是行政規劃很不規範。到真正要命名時,只得以作坊為村名了。

也許還有別的解釋,誠請專業高手賜教。


微風細雨潤柳


以前沒有包裝袋,紅糖、食鹽、副食等商品需要用草紙包裝。以前封建迷信要用很多火紙。交通運輸也不方便,很多地方就有小造紙作坊。主要的是用草用竹做原料,規模小產量低,小作坊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