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縣名稱的由來

1922年4月之前,康保縣大部分地區屬於遊牧地。1922年4月設置康保招墾設治局。設治局是清末出現的地方行政機構。中華民國初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襲了清制,設治局作為一級地方權力機構,一般在邊遠地區或少數民族地區,由於人口數量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經濟不發達、文化又相對落後或受種族關係的制約,不能直接設立縣治,預備成立縣政府之前又需要有相當的機關去管理當地的事務,作為過渡階段,先設立設治局(其職能沒縣治完善,屬二級行政區),待條件成熟時再改為縣治。


康保縣名稱的由來

康保歡迎您

民國十一年(1922)4月,由張北、商都兩縣析置,即將張北縣北部馬連緹壕、原克公府地、哈拉罕等地共計135.5平方公里和商都縣東部原商都牧場(亦稱大馬群)、察哈爾鑲黃旗牧地及右翼正鑲黃旗東半旗牧地3872.4平方公里,總計面積達4007.9平方公里,劃歸原康保縣域,設立招墾設治局。起初治所設在現屯墾鎮屯墾村(當時稱屯墾城),後移至康巴諾爾(今康保縣城)。隨著草場大規模的開發,康保人口迅速增多,經濟社會發展已達到一定規模,遂於民國十四年(1925)三月,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都統署將招墾設治局改設為康保縣治。從此康保大地告別了漫長的遊牧時代,康保縣這個名字也才隨之固定下來。

康保縣名稱的由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康保縣名確定之前,康保這片土地一直被稱為霍泊爾或霍泊勒(蒙語意為鹼淖)。此前,康巴諾爾只稱霍泊爾或霍泊勒(蒙語音譯,漢字記述的差異)。據羅·特木爾布和:《正黃羊群的來歷簡記》記載:羊群牧戶“為躲避癸丑之亂而離開了西部故鄉”,“遷徙羊群”曾在康保一帶(時稱霍泊爾)遊牧,最後定居在正鑲白旗的白音寶力格蘇木和寶力根陶海蘇木。“癸丑之亂”指1913年北洋軍閥袁世凱派兵征討獨立的喀爾喀蒙古。由此推斷,1913年左右康保一帶仍稱霍泊爾(即現稱康巴諾爾)。霍泊爾作為自然地理實體,已成為一個地域的指稱。蒙古族人遊牧居無定所,一般地理實體的指稱,就代表一個地域的名稱,隨著村落漸多,聚落地名固定並沿襲下來,人們才指稱具體的村莊。

康保縣名稱的由來

康巴諾爾湖


康巴諾爾的名稱形成於民國初年,確切地說是1922年設立招墾設治局並籌備建縣治時期。康保地域時屬察哈爾特別行政區,既是蒙漢兩族人民共同的居住地,又是蒙漢“兩地”的分界處,針對“中原大地”而言,產生了意為邊地的“康巴”。霍泊爾作為典型的地理實體,蒙語也稱諾爾(湖泊);屬“康巴”(邊地)的“諾爾”,霍泊爾遂也稱康巴諾爾。“康巴”源自於藏語。這要追溯到13世紀初,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曾與吐蕃的薩迦法主之間有過來往,也讓成吉思汗產生利用在吐蕃社會中具有勢力的藏傳佛教為其政治服務的舉動,這時蒙古勢力與藏傳佛教結緣,其後蒙古諸汗都繼承成吉思汗的這一重要政策,使藏傳佛教與蒙古統治者建立起密切的關係,逐漸藏傳佛教進入到了蒙古社會生活中,影響了蒙古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很多藏語藉詞。“康巴”就是借用藏語的詞彙。在藏語中,“康”為邊地之意,“巴”有人之意, “康巴”泛指邊遠地區或邊遠地帶。蒙語中出現“康巴”,則屬蒙語借用的詞彙。諾爾,蒙語,池、湖的意思。由此,康巴諾爾,可譯作邊遠的湖泊、邊遠地帶湖泊或邊遠地區湖泊。


當時,是誰想到了康巴諾爾,取康巴之轉音稱康保,已難以考證。但可推測建縣時取《康誥》(《尚書·周書》)“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句中“用康保民”之詞組。句中“康”是安的意思。《康誥》全篇闡述了“尚德慎罰、敬天愛民”的道理,文中反覆強調“康民”“保民”,目的是安定殷民。以康巴之轉音取康保名,取“安居保民”或“安居樂業、保障民生”之意,暗寓康保之縣名。察哈爾都統在這一帶放墾建立縣治,取縣名也是一件大事。作為領導者的都統和實施者查貴奇、戈武成等人,用《康誥》(《尚書·周書》)“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句中“用康保民”之詞組,以康巴之轉音取康保,遂取名為康保縣。

(文章摘選自《康保縣誌》,《康保地名溯源》(李殿光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