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處置板塊成為疫情時期的“香餑餑”,成長性或強勢顯現?

日前,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針對目前疫情時期的醫療廢物處置情況,提出了一些必要的舉措,要求各地區要

高度重視並抓實抓細疫區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環境監管的工作,在科學指導之下及時、有序、高效處置醫療廢物。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醫藥板塊近期廣受關注之外,醫療廢物處置概念的成長性也備受看好。

不得不說,就現階段而言,除了對疫情的防控之外,如何處理醫療廢物也是十分關鍵,畢竟醫療廢物屬於《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第一號危險廢物(HW01),本身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高汙染性,若不能及時有效的加以處理,在很大程度上會危害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醫廢處置板塊成為疫情時期的“香餑餑”,成長性或強勢顯現?

醫廢處置板塊成為疫情時期的“香餑餑”,成長性或強勢顯現?

而事實上,繼2003年“非典”爆發之後,我國對醫療廢物處置的重視性再次提高,隨著各地有效貫徹且部署相關部門的建設規劃,目前醫廢處置行業的發展得到了一定的完善,數據顯示,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醫廢產生量為81.7萬噸,處置量為81.6萬噸;截至2018年,全國各省(區、市)共頒發407份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且除個別城市之外,基本每個地級市(州、盟)都至少有一個醫療廢物處置機構。

醫廢處置板塊成為疫情時期的“香餑餑”,成長性或強勢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之後,無論是治療還是防控進程,都相繼消耗了大量的醫療物資,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全國新增口罩垃圾產量約16.2萬噸,疊加其它類型新增醫療廢物,預計2020年全國醫療廢物產量增幅或將超過25%

醫廢處置板塊成為疫情時期的“香餑餑”,成長性或強勢顯現?

基於上述,可以看出,醫療廢物的處理問題具備一定的必要性,但需要說明的是,

儘管我國近年來在該領域加強了管理和建設,但其痛點還是較為凸顯的,具體而言,由於醫療廢物本身需要去進行嚴密包裝以防止汙染,隨著近期新增醫廢的增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保證其運力和處置能力,成本水平也大幅提高,使得相關處理企業有所承壓,再加上目前醫廢處置體系還未完全覆蓋全國,其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進而對該板塊向好發展帶來一定的阻力作用。但基於這一市場潛力的突出性,在這一特殊時期之下,相關入局的標的做出了一定的調整和強化,根據相關券商給出的研報,相關以下個股或將可以關注:

醫廢處置板塊成為疫情時期的“香餑餑”,成長性或強勢顯現?

醫療廢物處置概念的相關個股:

高能環境(603588.SH):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固廢汙染防治技術研究、成果轉化和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之一。2018年營業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6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5億元,同比增長69.12%。基本每股收益0.5元。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增長41.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4億元,同比增長30.06%。基本每股收益0.474元,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億元至4.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7538.01萬元到1.05億元,同比增加23%到32%。在疫情期間,公司參與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同時持續執行其他地區相關防滲任務,且以高於普通傳染病醫院的醫療廢物處理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嚴格保證醫廢處置達標。

中國天楹(000035.SZ):公司業務包括產業研究與技術開發、城市環境服務運營、廢棄物處置與利用、環保裝備製造以及智慧環境管理雲平臺開發與應用

。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5億,同比增長14.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2億,同比下降2.6%;每股收益為0.16元;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855.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1億元,同比增長134.43%。基本每股收益0.1685元,公司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9億元-7.3億元,相比重組前的淨利潤增長約219%-237%。此前,公司表示有能力專業處置醫療廢棄物。其中,公司已建成的等離子體醫療廢物氣化示範工程,日處理量達到3噸,該項目正在調試中。

東江環保(002672.SZ):公司業務涵蓋了工業和市政廢物的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領域,配套發展水治理、環境工程、環境檢測等業務,為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定製和提供一站式環保服務,並可為城市廢物管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2018年報營收達到32.84億元,同比增長5.94%,淨利潤4.08億,同比下降13.74%;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5.77億元,同比增長4.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32億元,同比減少10.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99億元,同比減少16.27%。此前公司表示,子公司廈門東江春節期間持續收運並安全焚燒處置醫療廢物;在江浙兩省,東江環保所屬危廢處置基地的醫療廢物日均處理量增加了30%-40%。

聯美控股(600167.SH):公司是一家主營供熱的上市公司,同時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0.37億元,同比增長11.89%;年度歸母淨利潤為13.17億元,同比增長25.68%;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31億元,同比增長10.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8億元,同比增長25.10%。

瀚藍環境(600323.SH):公司業務涉及汙水及廢物處理設施的建設、設計、管理、經營、技術諮詢及配套服務。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8.48億元,同比增長15.38%;實現歸母淨利潤8.76億元,同比增長34.23%;2019前三季度營收達到42.69億元,同比增長19.08%,淨利潤7.36億,同比下降1.08%。

結語:

整體而言,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提高,近年來我國醫廢處理處置能力在有效的政策指導之下得到了大幅提高,使得相關企業在本次疫情時期可以較為充分有效的部署和行動,但需要注意的是,也正是因為在這一特殊時期之下,目前我國在醫廢處理處置方面的欠缺點也暴露了出來,因此,相關入局的企業需要繼續專注於項目建設和發展,優化和整頓醫廢處理管理鏈,畢竟基於目前疫情的形勢,這一板塊的發展空間不容小覷,但基於行業受政策影響而業績波動明顯,對此,相關市場投資者應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