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而不得真的是人生的常態嗎?

這籹籽sd


怎麼定義“愛”?怎麼定義“得”?

如果是愛情

你確定你是愛嗎?你確定你沒有得到嗎?

比如初戀,你認為你是愛TA的,愛怎麼會需要回報(得)呢?你是愛TA,還是愛那個在你心裡的影子?既然是“你”心裡的影子,你不是已經得到了嗎?怎麼沒得到呢?

在沒有確定題主懂得愛是什麼,想得到什麼之前無法回答。

如果是親情

不是你的問題,這一點一定要明確,親情應該被每個人得到。這是最基本的一種感情。如果是這種情況下的愛而不得,希望能夠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自己也需要更多的閱讀相關知識,幫助自己儘量彌補這方面的缺失。很多成人或小孩即使和親人在一起,也無法獲得回應,這種現象是病態的,但不是付出了愛的那一方的過失。

如果是友情

你只是還沒找到回應你的朋友,不要灰心,積極社交,肯定會找到好朋友的。如果你就是想要特定的人的友誼,多溝通,製造溝通機會,但不要強迫,提供你的交換價值,比如資源,能力等,展示你們的共同點等等,友情還是比較容易獲得的。

如果是戀物之情

請提高自己賺錢的能力,否則愛而不得就是人生的常態……


一絲瓜


我是雙城曉記,我來回答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1.首先,我認為愛而不得和有情人終成眷屬是看緣分以及兩個人投入的感情多少有關的。

2.記得我高考完後,去一個餐廳兼職當服務員,遇到了一個喜歡穿白色襯衫笑起來很陽光的男孩子。後來,我理所當然地暗戀起他了。那個時候我是一個靦腆內向的小姑娘,我和他只限於工作上的交流。很快讀大學了,我們之間再無交集。我也會時常想起他,偷偷看他的QQ空間。他跟我的qq動態點贊,我也會高興好一陣子。甚至為他寫過一篇文章。我以為我會一輩子都記得他,懷念他。甚至覺得他就是我的愛情。是我一輩子得不到的真愛。可是直到某一天,我突然連他的名字都忘記了。我以為不會再有的真愛,也再一次出現了。

3.另外一個真實例子,我的一個男生同學,是家裡的獨子。無奈喜歡上了一個外省的姑娘。就在我們都為她們的未來歸宿擔憂時。男生笑呵呵地說,這點事怕什麼,他願意去女孩家那邊,反正上班也是常年在外。遇到真愛,想努力爭取一下,過年過節再回來看看爸媽就可以了。

所以所有的愛而不得,不是得不到,而是彼此雙方愛的不夠深刻,不夠堅定。正如你真愛一個人,就會連她的撒潑打滾都覺得可愛。而你不愛一個人時,連對方的呼吸都覺得討厭。

所以如果愛,請深愛,盡最大努力地讓所有的真愛都可以得以在一起。





雙城曉記


從我的人生經歷和朋友圈來看,愛而不得與兩情相悅相比還真是常態,而且還分為兩種,得不到和不能得

得不到的故事:

我剛出身社會工作的一個女同事,我和她不是很熟悉,感覺她外在條件應該算不上優秀(當然是我的眼光來看),在公司上班的時候,每星期都有一個男生給她送花和禮物。在當時的公司裡還是獨一份。

聽與她相熟的同事說起,那個男生是他同學,從學校裡追她到現在都三年了,她一直沒有答應人家,拒絕過那個男生三次的表白,說對那個男生沒感覺,每次那個男生都說“你又沒男朋友,喜歡你是我個人的事呀”之後鮮花禮品照樣送。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程度,反正我這麼多年見過、聽過的就這麼一個。這應該是真愛吧!

不能得得故事:

15年在合肥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事業小有成就的朋友,一次我們兩個單獨喝酒他和我說起他的煩惱,還問如果是我會如何做。

他公司有一個文員,大學畢業沒兩年,工作認真勤快,他公司業務上升的時候,就把她掉到身邊做秘書(以前沒秘書這職位)就這樣同處一個辦公室,交流的多了,秘書喜歡上了他,他也對她有了感覺。

他和她老婆是通過相親結婚的,婚後夫妻之間也是相敬如賓,有一兒一女大的都十幾歲了,他說從沒想過與他老婆離婚,可是又對別的女人產生了感情,他不想破壞家庭又怕自己控制不住而犯錯,即對不起老婆又傷害了她。最近他患得患失神思不屬,他老婆快要懷疑他了。我無言以對,只做了一個傾聽者。

愛情無疑是美好的,可是也需要在正確的時間裡,不然也是一場悲劇——傷人,傷己。還記得有一首歌叫——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把記憶珍藏,讓時光來釀!


鄉野有情


是的,我接受這個設定,我享受這樣的人生。


我想起了自己從初中開始就養成的臭毛病——拼命要在自己在意的人身上留下印記。


我總去做一些自以為浪漫的事情給對方,其實多年來可能只是在感動自己。


比如我自己從小愛看書,所以總喜歡送書給重要的人,但直到研究生期間遇到了極其不愛看書的孫老師,她告訴我別人送的書對她來說是一種負擔,因為不想看還要硬著頭皮把它看完,我這才明白自己的舉動是多麼的一廂情願;比如我喜歡寫東西給對方,從小學初中那時的小紙條到後來的一封封紙信和電郵再到寫在各種奇怪物品上的情話;比如我喜歡在一些對對方來說比較重要的時刻去表現自己,希望對方每每想起那些時刻都有我的強行入鏡……


我不遺餘力做著那些浪費青春的事情時是真的傾注了全部的真心,在那滿腔的熱情散去後也是真的覺得浪費青春,但在每個下一次仍然會去繼續浪費。


我告訴自己:反正青春不管怎麼過都是浪費,那麼還不如浪費到你的身上。


說到底,我就是那個固執而又嘴硬的小王子,一直在拼命地做著什麼來證明自己的玫瑰是獨一無二的。可世界怎麼會是這樣呢?那些被我打上印記的人在印記散去後便重新回到了地球,變作花園裡五千朵一模一樣的玫瑰中的一朵。


愛而不得是人生的常態,但永遠熱烈擁抱、誠實愛人也是我甘願選擇的人生。


未來書剪


和一個我喜歡但永遠不可能在一起了的男孩子看《後來的我們》,開始的黑白畫布場景沒有很懂,一直安安靜靜地看電影,代入感很強,那時候的苦日子下,見清和小曉的愛情顯得尤為珍貴,都很愛彼此,卻再也回不去了

見清兒子給他打視頻電話,小曉躲來躲去的畫面讓我特別心疼他們倆,小曉啊,明明是她自己陪見清過了苦日子,到頭來,自己什麼都沒有了,只有遺憾

I miss you

我也想你

錯了,是我錯過你了。

電影放到這裡,我就受不了了,很像我和他。

明明是他先開始的,我卻受不了

明明是我要放手的,我卻總放不下

明明我可以列出好多好多個討厭他的理由

可我還是在心裡原諒他

明明是我給他屏蔽了

可也是我總會忍不住翻來他的空間動態,看到那個人的回覆,啪啪打臉的感覺

覺得自己挺作的,就不能爭氣一點,他的話不在意,他的事不關心,不是說好了要放手的嗎,又給自己搞心理負擔,累不累啊

愛而不得是人生常態,沒什麼的

感情這種東西,順其自然,強求不得


為生活而奮鬥的小玉


或許應該是。

前段時間看到頭條裡有人說一農民愛上了某女明星,還非她不娶。

細細想來,這或許是愛而不得的極端典型,也詮釋了愛而不得的真實意思。

愛而不得,何也?因為大多數人的愛,都有著超越自己實際情況的野心和慾望,故而不得。

我有一個同學,初中畢業後,經親戚介紹在縣公安局某派出所當了一名臨時工,現在叫協警。

當時,所裡管戶籍的是一個美女,人漂亮不說,還是縣某局局長的女兒。

我同學對其展開了瘋狂的追求,最後當然沒有什麼結果,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他,在人家眼裡,他就是那隻窺探天鵝的蛤蟆。

從我同學的角度來看,好象是愛而不得。在一次聚會中,我的另一位同學如是說:“你主要是沒有把自己放在地上!”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不是愛而不得,而是他愛上了不該愛的人,當然註定不會有什麼結果。

或許,大多數的愛而不得,都是因為自身的不切實際。


大漠綠海和諧音


年輕時候的我們天真的以為失去愛情我們會死掉,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的發現原來愛情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人生中的奢侈品。能遇見愛情這種奢侈品的人,是這世間少有的幸運的人。

在電影《致青春》的末尾,鄭微對林靜說到:我們都應該感到慚愧,因為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大多數人最終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人而沒能堅持自己愛的人,因為我們總是愛自己勝過愛對方,我們總是在不停地權衡利弊,即使在愛情中也一樣。可誰又曾明白不索求,毫無保留的付出才是這世間唯一能獲得真愛的方式啊。



白衣牧馬


愛而不得~多傷人的詞語!但不得不承認,愛而不得是人生常態!人都是犯賤的,你愛他,他愛她,她愛另一個人,你越是付出,越是愛的沒有自我,在不愛你的人眼裡越是卑微,其實也不是他有多好,只是你放大了他的好!只是你給他添了許多光彩!這世間還有許多其他更重要的事,愛情不是最主要的,愛而不得就讓他悄然消失吧!像風一樣像雲一樣飄走吧!!!也許當你不在乎了,真正開始愛自己了,當初愛而不得的人又會回來!那時你就明白什麼是雲淡風輕了!


蒹葭伊人


又到了是硃砂痣還是蚊子血的問題了,永恆的話題,你看的那些追尋真愛的電影為什麼這麼容易打動你,因為那是你內心想做又不敢去做的,換而言之你做不到主角做到了,那是你的理想化,現實中呢你更真實沒有那麼烏托邦,其實還是本身不夠強大無法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拋掉其他不想,自己用心去愛的的還是要去努力爭取的,不管結果如何。ps:我覺的得不到是常態,愛而不得不是常態哦。


土豆特碼頭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愛而不得真的是一個令人無奈又心酸的詞。

但這兒,真的不是人生的常態。相反,人生的常態應該是是你的總會是你的,不是你的怎麼強求也換不來。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對一些事情或者人固執到極點。明明被傷害的遍體鱗傷,還要傻傻的握著不放。再遇到這種情況時,其實我們應該考慮的,不是如何死死的抓住,而是應該想著要怎樣體面的放開。

永遠不要被眼前的所有矇蔽了雙眼,因為如果這些不是你的,那麼,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總會遇見你所想的。

我們都是靠著自己在活,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死死糾纏。

是我們的就抓住,不是我們的,就體面的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