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沿灘區:鄉村醫生的“暖心夜宵”

從1月25號也就是大年初一開始,每到深夜11點,沿灘區金銀湖高速出口疫情防控一線值守點的工作人員就開始翹首以盼,因為每到這時,聯絡鎮八一村的黨員、村醫明堂蓉不管颳風下雨總會如期而至,把一份份熱氣騰騰的夜宵送到值守人員手中。明醫生說“他們守一天,我就送一天,直到疫情結束!”

自貢市沿灘區:鄉村醫生的“暖心夜宵”

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沿灘區從年前就全面加強各鄉、鎮、村卡口值守工作,組織鄉鎮幹部、衛生院、派出所、交警隊、民兵志願者等,在全區出入口卡點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開展對出入車輛司乘人員的體溫測量和篩查登記工作,已經連續工作了20多天,非常辛苦。

聯絡鎮八一村醫生明堂蓉在第一次值班後覺得大家非常辛苦,就萌發了為值守人員免費送夜宵的想法。明堂蓉說:1月25就是去值班回來的當天晚上我就有了這個想法,因為到了睌上12點的時候,又冷又餓,有的時候餓了泡方便麵,方便麵不抵事。

自貢市沿灘區:鄉村醫生的“暖心夜宵”

說幹就幹,從大年初一晚上開始,明醫生每天晚上10點就開始準備,11點之前出門,開車往返近30公里,為村口、場鎮、高速出口3個點的10多名值守人員送夜宵,一直忙到凌晨1點多才回家。

自貢市沿灘區:鄉村醫生的“暖心夜宵”

明堂蓉說:我第一天送去的時候,我同事說:大姐你的湯圓吃了心頭很熱和,很舒服,就聽了這個話,我就感覺,既然這個疫情來得兇,全國人民都在關心,我作為一是黨員,也是一個鄉村醫生,又是幼兒園園長,我覺得我應該義不容辭的把這份愛獻出去,我沒得其他想法,就是很簡單。

自貢市沿灘區:鄉村醫生的“暖心夜宵”

2月12日晚記者來到明醫生家中,一盆雞蛋、兩袋湯圓、一碗醪糟都準備的妥妥帖帖。明醫生說今天的夜宵是醪糟湯圓荷包蛋。
村醫明堂蓉給記者介紹說:我問了值班的同志們,喜歡吃什麼,他們說就這個最好,喝下去整個人都暖和了。所以我就堅持每天給他們送,反正就是盡我自己一份力量。燒水、煮湯圓、打雞蛋、下醪糟、加冰糖,一番忙碌後,一大鍋熱氣騰騰的夜宵準備好了。明醫生打電話叫小女兒下來幫忙。


自貢市沿灘區:鄉村醫生的“暖心夜宵”

明醫生的愛人在外地工作,大女兒在四醫院上班,他們都特別忙,平時都是正在讀高一的小女兒和她一起準備夜宵。女兒對媽媽的做法非常支持。在小女兒袁思越心中,一是心痛媽媽熬更起夜,我感覺我媽媽做這個事情還是比較辛苦,而另一方面又敬佩媽媽,覺得她雖很辛苦,但很有意義,覺得媽媽很偉大。

馬上11點了,明醫生催促女兒把夜宵抬上車。鄉村的道路又黑又窄,加上彎道多,明醫生小心翼翼的駕車出發了。經過半小時的車程,一碗碗散發著甜香的荷包蛋送到了村口、場鎮、高速出口3個疫情防控值守點。


值守人員羅明貴心懷感激的說:基本上每天晚上,再下雨下得大都要送起來,自己屋頭煮了給我們送來,給我們執勤的人吃,天氣再冷我們心頭都舒服,都很溫暖。

衛生院的陳慧說,每天這個時候大家都會盼著明醫生的到來,一碗熱氣騰騰的夜宵,不僅吃了身上熱乎,心也暖和了。陳慧還告訴記者:因為每天晚上明老師都要給值班的送夜宵來,我們都把她當成了愛心晚餐。而且她還變著花樣送,有時候是小米粥、銀耳湯、醪糟蛋,反正每天晚上都給我們送來,明老師真的做得很好,心頭真的是很暖和,雖然我們苦點累點,像明老師從聯絡給我們送來,真的是非常感謝,真的很感動,體現了全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至少大家努力。

自貢市沿灘區:鄉村醫生的“暖心夜宵”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面前,基層一線工作者的奮戰身影,讓黨員、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而黨員、群眾以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也讓這個特殊的春節暖意融融。


記者:孫恭全 陳曦 楊建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