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書店,我們在直播!”書店玩直播只是為了“賣書”?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讓許多人度過了足不出戶的漫長假期。近日,位於重慶嘉州路的新山書屋推出了直播,帶領讀者“雲逛書店”,工作人員紛紛化身“主播”,賣起了圖書、文創、咖啡豆等產品。實際上,不僅是新山書屋,在實體書店大部分關店的情況下,鍾書閣、樊登書店、西西弗等都紛紛試水線上,通過直播、社群、線上課程等方式,讓人們宅在家裡也能輕鬆感受文化氛圍。

“相比賣書,更重要的是陪伴”

2月3日,鍾書閣官微發佈了推文:“宅家也能逛書店,鍾書閣首次直播公測,帶你逛特殊時期的‘無人書店’”,並在當天做了測試,成為了業內首先發起直播的書店。

“这里是书店,我们在直播!”书店玩直播只是为了“卖书”?

2月4日下午,書店店長化身為“主播”,一邊帶領大家在書店各處參觀鎮店之寶,一邊推銷圖書,4個小時後觀看人數達到了8769人,評論超1萬條。由於效果不錯,鍾書閣不僅連續推出了多場直播,還帶動了書店行業紛紛加入直播的隊伍。

“这里是书店,我们在直播!”书店玩直播只是为了“卖书”?

在鍾書閣宣佈進行直播後不久,新山書屋也推出了直播。“今年春節,假期在不斷延長,再加上足不出戶,很多人都渴望有新的社交渠道。這個時候,書店可以做什麼呢?我們組建起了兩大主題共6個社群,推出了書店直播,每天更新讀書、美食、生活方式等話題,讓大家在家裡也能逛到書店,並且與相同愛好的群友進行交流。”新山書屋品牌運營總監卞真真告訴記者,以往傳統書店更注重線下場景的運營,而此次疫情的到來,讓書店不得不將目光轉向了線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新山書屋的6個社群聚集了1500個左右的粉絲,每天向群友推薦5本好書,並且根據社群類型的不同,每天會更新不同的討論話題。首場直播時,累計觀看達到了千餘次,評論近300條。“銷售得最好的是與美食相關的書、咖啡豆、洗護用品、字帖等等,大家都很踴躍。”

“这里是书店,我们在直播!”书店玩直播只是为了“卖书”?

在她看來,“賣書”並不是直播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為了給大家情感上的陪伴。“相比電商,實體書店沒有太多價格優勢,側重於情景消費。在疫情期間,大部分書店閉店,我們能做到就是繼續營造好的文化氛圍,只不過場景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希望在疫情之後,大家可以想起這段互相交流的日子,更願意走進書店,帶走喜歡的書。”

除了玩直播,還有書店推出了免費的線上課程,讓假期的人們能夠充實自己,並且學到新的知識。樊登書店重慶峰會會長蔣明峰表示,在這個假期,幾乎每週都會推出兩次以上的課程。“樊登書友會很早就開始做線上運營,重慶地區加入微信社群的粉絲大概有4到5萬人。疫情期間,我們推出了很多免費的線上課程,掃碼就能學習。”

對於此次疫情對書店帶來的影響,蔣明峰認為“影響不大”,原因就在於樊登書店原本的運營重點就一直在線上,線下只是為了書友提供活動和閱讀的場所。“我們有自己的聽書APP,在全國有3000多萬用戶,我們不通過賣書盈利,盈利主要來自於會員年費。”

而對於主要依賴線下門店運營的書店而言,疫情的不期而至,打亂了原本的計劃,但同時也為思考運營模式提供了機會。“我們會趁著這個機會梳理過去存在的問題,預計將在之後做一定的改革和調整。”南之山書店創始人之一車韻稱,疫情給了書店難得的冷靜期,帶來的影響或許會延伸至商業模式。

“從這次書店行業推出直播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對線上運營有準備的公司,反應速度和效果等方面都會做得更好。”卞真真說。

“这里是书店,我们在直播!”书店玩直播只是为了“卖书”?

她透露,在疫情過去後,新山書屋將延續社群、直播等線上運營方式,預計會嘗試更多小視頻、短視頻等新的傳播方式。“其實疫情不止是對書店行業產生了影響,也為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改變,促使大家去接觸和適應新的渠道和方式,這意味著今年的工作計劃會迎來較大的調整。”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