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呂梁在行動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呂梁在行動


開府衛生院醫護人員的“逆行”日程


□ 本報記者 張文慧 通訊員 崔秀勤 馮豔


連日來,方山縣馬坊鎮開府衛生院的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逆行而上”,夜以繼日堅守崗位,與新冠肺炎疫情展開了一場艱辛無比的防禦戰和阻擊戰,用自己的熱血和責任全力守護好農村一線百姓的安全。

早在1月21日,開府衛生院院長吳四榮就組織全院醫務人員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部署防控會議,當即成立新型防控領導組、發熱門診、消毒組、後勤保障組等,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統一部署,協同作戰,並就診療和防控知識進行了專題培訓,全體醫務人員放棄春節休假,隨時待命,提前吹響了打好新冠肺炎防禦戰的號角。

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7點多,吳四榮就接到馬坊鎮分管副鎮長張彩霞的通知,赤堅嶺村魏某於11月1日從武漢返回。吳四榮當即安排吳春旺、劉麗珍兩名大夫進村入戶為魏某測量體溫,並勸導其在家隔離,並由兩人對魏某全家開展為期14天的監測;當天中午11點,開府衛生院安排大夫王二保進入紅崖灣村對湖北返鄉的王某一家入戶進行核實情況、測量體溫,並勸導在家隔離,進行為期14天的監測;1月26日,中午1點31分,開府衛生院派大夫高利永進入油房溝村……

1月27日,接到方山縣公安局通知,赤堅嶺村設立防疫檢查卡口,吳四榮立即召開全體醫務人員應急部署會,迅速落實安排卡口值班人員,由吳春旺帶隊在赤堅嶺卡口一日三班地輪流防疫檢查,對警車、帳篷、過往人員車輛及餐廳進行消毒、為過往人員體溫測量。同時成立後勤保障小組和消毒小組,為赤堅嶺關卡7個部門執勤人員提供後勤醫務保障,併為赤堅嶺卡口執勤人員捐贈兩箱84消毒液。

1月29日,戶籍在馬坊的武返人員張某某返回居住地——圪洞鎮建軍莊村,開府衛生院立即安排防控工作人員當日晚上10點趕赴建軍莊村入戶進行信息核實併為其體溫測量,開始為期14天的監測。

面對沒有硝煙的戰場,開府衛生院全體醫務人員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請假。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開府衛生院全體醫護人員堅決扛起保護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責任,衝鋒在一線,堅守防疫戰場,他們都是英勇善戰的“好戰士”。


上陣父子兵 並肩抗疫情


□ 本報記者 臧媛慧 通訊員 趙婷婷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近日,在石樓縣前山鄉疫情治安檢查站,有這樣一對父子:父親王生明是石樓賓館原經理,年已73歲卻主動承擔起治安檢查站炊事員的重任;兒子王保峰是前山派出所所長,他在前山鄉疫情治安檢查站,夜以繼日地負責過往車輛和人員的監測預警、風險排查工作。父子倆同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以無畏“逆行者”的姿態為黨徽增輝、為黨旗添彩。

前山鄉地處偏遠,大部分村民常年四季都外出打工。由於疫情嚴重,很多村民不願意在這個特殊時期出來,儘管場地、人員均配備齊全,但治安檢查站的後勤問題卻成了王保峰面臨的一個難題。

王保峰暗自發愁,父親卻打來了電話,“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怎麼樣?你和‘戰友們’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啊。”

“個人防護沒問題,就是缺個做飯的師傅,無法按時吃飯……”沒等王保峰說完,父親那邊掛斷了電話。

半個小時之後,治安檢查站駛來一輛出租車。正當王保峰準備例行檢查時,父親王生明卻突然從車上下來了。“爸,您怎麼來了?”“我來給你搞後勤。”父親的行動解了王保峰的燃眉之急,也讓他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父親,不辜負人民。這些天來,王生明堅守三尺灶臺前,為自己的兒子和“戰友們”每天做好熱騰騰、香噴噴的家常飯,保證他們能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中去。

王生明說:“做幹部是幾十年的事,但是做黨員卻是一輩子的事。年紀大了,幫不上太多忙,就給一線防疫人員做做飯吧,也算是為疫情防控做一點貢獻。”在防疫一線,像王生明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全力守護著群眾的生命安全。


市教育局

啟動“空中課堂”在線教學


本報訊(記者 阮興時)為有效解決全市中小學生因疫情無法正常到校上課問題,保證學生在家掌握防控知識、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市教育局決定在全市中小學推遲開學期間啟動“空中課堂”在線教學。

“空中課堂”是市教育局依託阿里巴巴集團的釘釘平臺,聯合中國聯通有限公司呂梁分公司免費為全市中小學生開展在線教學。通過模擬傳統課堂,由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老師在指定地方或家裡,用電腦或移動終端“在家上課”。市教育局將組織學校管理員、學校領導以及一線代課老師的三級培訓,讓所有老師能熟練掌握釘釘平臺軟件的使用,保證全體學生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

“空中課堂”在線教學工作開展後,各學校將充分藉助網絡、微信、電視、電話、學習類APP等多種渠道,做好學生的學習指導,提高學習效果,保障教師在網上教、學生在網上學,特別是將保障高三、初三學生推遲開學期間的在線學習不停學。


市農業農村局

健康教育進基層


本報訊(記者 劉子璇)近日,市農業農村局開展鄉村清潔行動,實施健康教育進基層活動,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夯實疫情防控基礎,徹底剷除病毒孳生環境。

該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和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媒介,向廣大群眾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引導人民群眾轉變生活觀念,摒棄生活陋習,愛護環境衛生,養成健康文明的良好衛生行為習慣。一是廣泛開展衛生健康宣教進鄉村活動。每村設置人居環境整治、衛生健康教育宣傳欄或宣傳牆,在村內顯著位置張貼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標語,同時定期舉辦人居環境整治、健康教育講座,實現所有行政村衛生健康教育全覆蓋。二是廣泛開展衛生健康教育進農家活動。開展“衛生家庭”“健康家庭”等評選活動,為家庭成員提供有針對性的環境整治和衛生健康指導服務,增強家庭成員衛生健康意識,倡導衛生健康生活方式。


市民政局

強化民政服務場所疫情防控


本報訊(實習記者 梁英傑)連日來,市民政局啟動民政系統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一級響應,加強各縣市區民政局、市局直屬單位防控工作。

該局制定出臺了《全市民政系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重點加強對集中供養人群管理,特別對所有養老院、福利院實行全封閉管理。疫情期間禁止探訪,確需進入者必須進行體溫監測和登記,並配戴口罩;疫情期間不接收新入住對象,外出人員暫不接回機構生活。同時,多方協調,調運消毒液3噸,統一配發全市民政服務機構,全面加強防護用品、體溫監測、藥品等防控物資儲備,最大限度滿足民政服務場所的防控需求。

該局還向全市民政系統黨員幹部職工發出倡議,號召全系統黨員幹部職工迅速行動起來,自覺做疫情防控的堅定參與者、有力踐行者、積極引導者;倡議全市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願者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並向社會各界發出了募捐公告,截至目前,全市民政系統共接收捐款1172.68萬元,接收口罩1萬個、活動房3個。


臨縣愛心企業人士

捐錢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本報訊 近日,臨縣舉行社會各界愛心捐贈儀式,9家愛心企業與愛心人士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總價值達268萬元的物資,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捐贈儀式上,山西新民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捐款100萬元;山西離柳焦煤集團公司捐款50萬元;河東礦業公司捐贈1.7萬隻口罩、97件醫用酒精消毒液、59件84消毒液、13件次氯酸;李文藝先生捐款30萬元;磧口通泰運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捐款20萬元;張侯貴先生捐贈口罩3萬隻、84消毒液60件;太原市曙光藥業有限公司捐贈84消毒液61桶、酒精消毒液15箱、醫用酒精15箱450桶;臨縣豐林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臨縣豐禾種植專業合作社分別捐贈2.5萬元。

(嚴曉聲)


呂梁農信188萬元善款

彙集“抗疫”愛心


本報訊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呂梁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面向系統集體和個人發起了“農信有愛共抗疫情”募捐倡議,號召伸援手、獻愛心、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全系統大力弘揚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勇於踐行地方金融主力軍的使命擔當,積極響應,主動作為。截至2月10日,市、縣兩級機構及員工個人共計捐款188.6196萬元,其中:集體捐款131.51萬元、個人捐款57.1096萬元。

捐款不僅表達著呂梁農信系統的拳拳愛心,更彰顯出呂梁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病毒的堅定決心。目前,呂梁農信系統愛心捐款還在進行中。(劉永平)


特製“小藥包”暖了防控一線人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1日,孝義市下柵鄉衛生院完成防疫藥包所需藥物的採購。黨員帶頭,職工積極響應,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投身於藥包的製作,大家分工明確,將中藥進行煎煮、研末、過篩、布袋裁剪、藥末裝袋和封口工作。2月3日,700餘袋“防疫小藥包”已免費配送給下柵鄉27個體溫檢測站的防控一線工作人員。

從安排部署到下發到防控一線,該衛生院黨支部只用了不到3天的時間,用實際行動捍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的情況下,該院堅決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處置機制,認真做好發熱患者的發現、登記、相關信息報告和處理工作。同時,醫務人員集體商議,將中醫治療傳染病的防治經驗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症狀相結合,配製具有補氣固表、滋陰潤肺、芳香化溼、解毒闢穢的預防疫病藥方,保障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的生命健康與安全。


武姝君 劉毅


山西孝義經濟開發區黨工委

疫情防控“四個一”服務企業不打烊


本報訊 連日來,山西孝義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積極行動、主動作為,以“四個一”助力疫情防控,真正做到排查無死角、服務不打烊。

成立“一個工作機構”。成立開發區服務企業協調聯動領導組,將開發區幹部、五大園區幹部及所轄企業分管副職納入其中,強化疫情防控機制,創優服務企業環境。領導組下設“五隊兩辦”,即高新科技產業園區企業服務隊、科教文化產業園區高校服務隊、鋁系新材料產業園區企業服務隊、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企業服務隊、高陽農業科技園區企業服務隊和企業物流暢通相關事宜協調辦、企業人員疫情防控協調辦,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明確“一批服務事項”。規定轄區內工業企業不早於2月9日24時前復工,重點做好以下服務事項:一是幫助所轄企業制定預案、細化措施,做到人員核查管控、防控預案、物資儲備、消殺工作、宣傳教育、應急處置、溝通協調“七個到位”。二是密切關注務工人員健康狀況、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做好信息監測和報告工作。三是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要求,開闢審批服務等綠色通道,切實幫助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發放“一批宣傳資料”。精心編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手冊》,針對湖北或途經湖北返回人員專門印發溫馨提示,目前已在企業、包聯小區等發放500餘份。引導所轄企業自主印製各類宣傳單、宣傳冊2萬餘冊,懸掛條幅150餘條。依託微信公眾平臺刊載疫情防控相關文字、圖片、視頻,閱讀量2300餘人次。製作微信、美篇,通過微信工作群傳播,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有效提升幹部職工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

強化“一套包聯措施”。落實包聯工作要求,8名黨員組成包聯道爾佳苑小區臨時黨支部,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對242戶、655人的摸底工作。為湖北返鄉、其他省市縣返鄉兩類人群建立臺賬,配合有關部門對湖北返鄉及與其有接觸的4人進行隔離管控,每天電話隨訪,明確專人購買、配送,保障其生活需求。同時,在小區設立檢查登記點和勸返點,24小時不間斷值班,詳細登記進入車輛和人員信息,勸返外來探親人員140餘人次。


(郝丁彬 郝弘毅)


離石區人社局

業務辦理不見面 疫情防控不掉隊


本報訊 連日來,離石區人社局堅持疫情防控與人社業務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確保服務不降速,防控高質量。

該局及時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佈疫情防控期間“不見面”辦理人社業務公告,簡化辦事流程,公佈了就業失業登記、人事代理、勞動保障監察等8方面的11項人社業務“不見面”辦理的具體操作流程、辦事指南。掃描二維碼下載所需資料,填好後發送至指定郵箱即可辦理,等疫情過後補充提交正式資料。對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辦理業務的,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順延辦理時限,不影響相關手續辦理和待遇落實。對無法推遲或必須現場辦理的業務,建議提前預約,分散辦理,避免人員聚集,減少人員交叉感染。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該局38名黨員幹部積極主動請纓,加入全區防疫黨員突擊隊,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佔在職黨員總數的64%。“這次人社局支援我社區的10名黨員幹部十分優秀,他們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服務態度好,在疫情摸排工作中,我們成立了10個工作組,每組2人,分別由1名人社局黨員和1名社區工作人員組成,組長全部由人社局的同志擔任,這是我們疫情摸排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離石區蓮花池街道麗景街社區主任武小麗深有感觸地說。

麗景街社區常住人口較多,共有33個小區1200餘戶家庭,在區人社局黨員幹部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配合下,目前已完成了社區住戶人員摸底調查1050戶,完成率87.5%。排查期間,工作人員共發現武漢返離石區人員17人、外省返離石區人員18人,已全部上報。該局黨員幹部還主動與小區物業溝通協調,為每個小區至少懸掛1條宣傳橫幅,張貼宣傳資料2000餘張,積極向居民介紹預防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提高其防控意識。同時,還督促小區每天在關鍵地點噴灑消毒。

蓮花池街道昌茂社區僅有5名工作人員,疫情排查防控力量十分薄弱。離石區人社局在第一時間派出了10名黨員幹部火速支援,聯合成立了3個工作小組開展疫情摸排,目前已完成1376戶,佔調查總任務1764戶的78%,未發現發熱、乏力、乾咳、呼吸困難等症狀的人員。在配合社區入戶上門摸排中,離石區人社局黨員幹部主動衝在疫情摸排第一線,起早貪黑摸排,加班加點彙總,一桶泡麵一根火腿就是他們的工作餐。針對個別家庭對登記工作拒不配合,多次登門仍無結果的情況,該局保險事業所黨員李欣動用個人關係,千方百計找到與拒不配合家屬熟悉的人員進行牽線搭橋,成功完成18戶的調查摸底。該局工傷保險中心黨員王雁東負責登記信息錄入,在錄入的過程中發現外地返回離石的居民信息不夠詳細問題,通過電話再次核實,確保數據真實有效。


(王宏偉 李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