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提醒: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災惹禍

網上有句流行語,這樣說:“社會上沒有朋友,有的只是人脈。”這句話聽起來有些無情無義,讓人覺得非常殘酷,但其實也是現實。

俗話說:“錦上添花常有,雪中送炭難尋。”我們成功的時候,大家都想來跟我們交朋友。如果我們落難了,這些人都怕我們會給他們帶來麻煩,就算去找他們幫忙,他們也會避而不見。

所以說,一旦自己對別人沒有了利用的價值,誰還會來跟我們做朋友。人情往來就是利益交換,只不過是“以利相合,利盡則散”的人脈而已。到底如何分辨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是偽裝的熱情呢?

曾國藩說過:“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沉沉不語的人和悻悻自好的人,往往私心很重,不會跟我們交心。這就是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的提醒: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災惹禍。


老祖宗的提醒: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災惹禍

一、沉沉不語的人

很多人會說,一個經常沉默不語的人,只不過是性格內向而已,有些人不喜歡通過語言來顯露自己,而是默默的去做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關心和關懷朋友。如果指責不愛說話的人都不值得打交道,這是一種內心的偏見。

大家這種說法當然很正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一定不要以貌取人。看到別人表現的很熱情,就覺得這個人值得交往。看到一個人不善於表達,內心就生出不快,覺得這個人不好打交道。如果我們這樣去做,只能說明自己很膚淺,既無法正確的識人,也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不過曾國藩所說得:“沉沉不語之士。”並不僅僅是因為這個人不愛說話。不語只是表象,沉沉才是關鍵,不是這個人沉默寡言,也不是這個人沉穩老練,而是代表著這個人心思很重,算計很多,很有城府。

這種人你跟他交往的時候,就算對他很熱情,跟他說了很多自己的心事,他依然不會對你敞開心扉,不會把他真正的心裡話告訴你。在人群中,他保持沉默的目的,其實是在暗中觀察著別人。通過察言觀色,把別人都看透徹了,卻把自己隱藏的很深。這種人,你對他說得越多,其實是授人以柄,他會利用你的短板來為他謀取利益。所以,對這種人切莫輸心,最好敬而遠之。


老祖宗的提醒: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災惹禍

二、悻悻自好的人

悻悻自好的人,其實非常好理解。就是說這個人自視甚高,他們未必很有能力和本事,但是在人際交往中,卻經常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把別人看在眼裡。具體的表現就是通過踩低別人,指責別人的缺點,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

一個人有這種表現,並不代表著他很有自信,而是說明他非常自以為是。這種人最大的特徵就是苛責別人,卻對自己非常寬容。別人犯了錯誤,他就對別人冷嘲熱諷,自己犯了錯誤,他就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找藉口給自己開脫,甚至會把責任推給別人。

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他的內心其實非常自私自利,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所以才會從內心中看低別人。如果我們不如他,他就會在我們面前趾高氣揚,表現的高人一等。如果我們比他優秀,他們就會生出嫉妒之心,說些酸言酸語,甚至到處搬弄是非,總想找我們的麻煩。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特別是在這種悻悻自好的人面前,我們一定要多長個心眼。“話到嘴邊留半句,未可全拋一片心。”這是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的忠告,以免我們說得太多,暴露出自己的軟肋,被這種人利用。如果我們身邊有這種人,儘量少交往,這樣才能遠離禍患。


老祖宗的提醒: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災惹禍

沉沉不語之士,他們深有城府,喜歡算計別人,所以我們要儘量遠離。悻悻自好之人,他們私心太重,凡事以利為先,所以我們要敬而遠之。

俗話說:“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真心交友,才有真朋友。善良做人,才有好人緣。但是真心要交給值得託付的人,善良也要帶點鋒芒,這樣不是要防備誰,也不是要傷害誰,只是要保護好自己而已,一定要重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