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乘用車銷量跌兩成!中汽協:疫情後將現一波購車高峰

2月13日下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線上發佈的形式,召開了新春首場信息發佈會。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春節假期影響,今年1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分別下降24.6%以及18%。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行業的正常運行節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短期內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將受到巨大沖擊,零部件供應體系被打亂。但疫情結束後,會迎來一波汽車消費高峰,從長期來看,疫情的“蝴蝶效應”會逐步顯現,或將影響未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1月產銷出現較大下滑

今年春節假期較早,以及突如其來的疫情,都對1月車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中汽協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根據中汽協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同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4.6%和18%。乘用車方面,中汽協預計1月產銷數據為144.4萬輛和16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

1月乘用车销量跌两成!中汽协:疫情后将现一波购车高峰

1月乘用車銷量跌兩成。

新能源車方面,產銷預計分別為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

以新能源車大戶比亞迪為例,其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大幅下滑,月銷量只有7020輛,同比下滑高達75.0%。

復工節奏推遲

進入二月,處於疫情防控的需求,車企復工、復產的節奏較以往明顯推遲。據中汽協會對超過300家整車、零部件企業的調查統計表明,延遲復工導致企業較往年平均少開工7-11天(湖北地區更久),多數地區還要求人員返回工作地後居家觀察,進一步推遲復工節奏,造成企業生產力不足,影響產品製造。

中汽協表示,很多省市區域及鄉鎮道路已出臺限行嚴檢、實施高速嚴查等措施,影響整車、零部件運輸,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生產問題。不少車企雖然已經正式進入復工節奏,但要恢復節前的產能仍需時日。

此前,北京奔馳被曝因上游零部件仍然停工,導致工廠無法正常復產,每天損失“高達四億元”。2月11日,戴姆勒集團CEO康林松表示,中國工廠已經於2月10日開工,產銷也將逐步恢復。豐田此前也曾宣佈,中國工廠的暫停生產,將一直持續到2月16日。疫情中心的湖北省,同樣是整車製造和零部件大省,按照湖北省相關復工要求,以東風係為代表的汽車廠商如今還沒正式復工。

中汽協分析認為,本次疫情影響對產業影響大雨2003年的非典,由於整車廠商全國配套,產業鏈長,一個部件供應不上就會影響整個工廠生產進行,因此短期內零部件供應仍會制約整車生產。

截至2月12日,在向中汽協反饋復工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已有59個復工復產,佔比為32.25%。

疫情結束後會有一波消費高峰

受疫情影響,加之假期、淡季等因素疊加下,短期內汽車消費需求受到明顯影響。

1月乘用车销量跌两成!中汽协:疫情后将现一波购车高峰

短期購車行為受影響。

中汽協判斷,疫情的防控極大減少了消費者短期內的購車行為,對部分行業的運行影響較大,將直接影響這些行業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運行及降低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從而影響一至三線城市的換購需求,以及四線以下城市和鄉鎮等農村的首購車需求,另外消費者增加自我保護,居家自我隔離也極大減少了短期內的購車行為。

為此,中汽協判斷,疫情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汽車產銷量會出現較大幅的下降,但在疫情結束後,一波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

1月乘用车销量跌两成!中汽协:疫情后将现一波购车高峰

個人首次購車需求將釋放,今年整體車市不容樂觀。

從2018年至今,車市整體上處於下行態勢,今年的整體情況,又會是如何呢?對此,中汽協判斷,汽車產業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從長期來看,受疫情影響,居民對於公共出行方式的“不安全性”擔憂會有所上升,伴隨疫情結束,將持續促進釋放個人首次購車的需求,另外此次疫情出現,也可能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

採寫:南都記者 鍾鍵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