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農村現在的基礎設施有什麼看法?

紀錄鄉土


參照中國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法規文件,農村基礎設施包括:農業生產性基礎設施、農村生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農村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四個大類。

(1)農業生產性基礎設施:主要指現代化農業基地及農田水利建設;

(2)農業生活性基礎設施:主要指飲水安全、農村沼氣、農村道路、農村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

(3)生態環境建設:主要指天然林資源保護、防護林體系、種苗工程建設,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溼地保護和建設、退耕還林等農民吃飯、燒柴、增收等當前生計和長遠發展問題。

(4)農村社會發展基礎設施:主要指有益於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包括農村義務教育、農村衛生、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等。

我的看法有侷限性,就針對我們貴州黔南來說,我覺得基本上達到了最起碼的要求。稻田間大部分灌溉問題已經解決,水、電、道路、通家家戶戶,退耕還林取得不錯的森林覆蓋範圍,農村孩子的義務教育全部解決。總體上還是比較滿意,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更應該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山貨小夥


如何評價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直接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這些年來,由於國家對農村和農民的重視,不斷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就全國農村來說,這方面的發展很不平衡。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涉及的方面很廣,在村子裡面比如文化廣場;公共廁所;道路排水;垃圾處理;綠化建設等等等等。在農田方面,水利灌溉;農電架設;保護的建設等等,以上這些都屬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範疇。而且這些建設,都事關農村和農民的切身利益。如果搞得好,農民可以直接受益。很多比較富裕的村莊,在這方面發展都比較快,農民的幸福感也都得到較好的滿足。
但在一些地方,不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村莊沒有村莊的樣子,道路沒有道路的樣子,垃圾滿天飛,廣告滿牆貼


!晴天泥土飛揚,雨天雨水沒處淌。正反兩個方面的對比,能說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民沒有關係嗎?
隨著國家振興農村戰略的實施,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農民對新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因此,加快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勢在必行。一些發達地區農村的典型,已經為農村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典範。後進村儘快趕上來,也是指日可待。這就希望後進村的基層領導,能夠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這件大事,想在心裡,抓在手上,實施在行動上,儘快改變現有的落後狀況,為農民的生產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城中村如今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已經不如從前,不僅沒有發展,反而比以前更加落後。是什麼原因出現這種情況?這也許是因為徵地拆遷造成的原因吧。這裡的人們不想發展,一心在等靠拆遷。所以也希望政府,能拿出真正的規劃來,該拆遷的拆遷,不能拆遷的,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給農民一個新農村的希望,別讓人民苦苦的等待。


沐浴祥光689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應該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幾年來國家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重要位置。從新農村建設到城鄉融合發展,國家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無力。可如今怎麼樣那?村村通公路,路是通了,可也痛了。各村道路受質量等多種因素影響斷頭路出現了。電網通了,但也痛了。有些地區電網十分脆弱,颳風斷電,下雨斷電,打雷斷電,隨便接個線頭斷電。網絡通了,也痛了。後續服務跟不上,不是信號不穩就是信號不強,好看不好用。自來水通了又痛了,村集體經費匱乏,過濾石頭買不起換不上,導致水質下降。田園建成了,旅遊車輛下不到田邊,觀光者和採摘者只能繞路踏泥步入觀賞採摘,導致大部分用戶流失。學校醫院,農村養老條件更是亟待改善和加強。農民收入有待提高。還好,目前農村趕上了好時候,全國新農村建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農村全面改革步伐逐步加快,土地改革和農業農村新政正在有序改善。農民醫保,低保,社保和扶貧工作出現良好勢頭。農村投入逐年加大。我相信後續發展和建設一定能夠積極補上歷史欠賬。未來農村一定會更好。美麗,宜居的新農村一定會早日到來!


budaoweng1


隨著國家的逐漸強大和富裕,國家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及改造越來顯示凸出,近幾年來農村道路不斷加寬變長,緊接著煤改電,煤改汽,廁所改造,以及垃圾處理,衛生環保,街道整理,投入不斷加大,給人們帶來了生活環境上的優勝條件,對於美麗鄉村建設起到了拉動做用,但是有些建設項目還需慎重考慮去做,如廁所改造群眾很多人就不滿意,家裡剩餘爛柴草木灰,一些豬,羊,兔,雞,的糞便無處扔,形成了對立行為,在說農民種地更需要這些有機肥料,種出綠色食品,以保食品安全,在說煤改電,改汽,對於農村來說也不切合實際,現在農村老人多,兒童多,青年人少,這是現實,好多人都適合不了,有的家庭收入有限,限制了人們的使用,我希望和大家探討。


張國老一195669


對於農村的基礎設施,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對於我們長期生活在農村裡面的人,深深的知道農村的基礎設施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提高農村農民的幸福感,那麼必須得把這個農村的基礎設施做好完善的基礎設施之後,就會使得我們在農村裡面,農民的生活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道路的建設是一個很重要的

我個人認為農村裡面道路的建設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問題 ,畢竟如果出行都不方便,這種情況,何來的幸福一說。

當然道路不通的時候,農村裡面的發展經濟問題也是比較緩慢的,總體而言我們是有案例可循的

就像在我們這邊一樣,自從修好公路這10年間。農村的發展翻天覆地,變化一樣,以前的很多農田都是在種植糧食,對於目前呢,8成的農田都改做了種植或者養殖。

這樣呢,就可以快速的推動農村裡面的經濟發展。所以面對基礎設施是很重要的。

對於農村裡面這個道路的建設,其實有很多地方都在早早的進行了相對應的規劃,但是對於實際的操作來說,一直拖到現在,有的地方還沒有解決

所以使得農村裡面發展迅速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原因。


教育的投入

對於農村裡面的情況而言,對於教育的投入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因為使得農村裡面發展停滯不前的一個原因,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由於這個發展的教育投入不夠大,使得農村裡面很多的人擁有停滯不前的思想

所以面對於教育的投入,我們覺得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麼對於其他的各個要求,比如說養老的投入以及對於農田種植補貼的投入,這些都是基礎設施,只有解決好這些基礎設施的問題,才能夠使得農村裡面的農民生活不斷的提高和經濟收入的提高才能夠帶來幸福的生活。


江南農歌


不錯啦,政府給力的。二十年前農村像現在的非洲吧(我也沒去過啊)。現在我們這村村通水泥路,這是很偉大的啦,我們村田地裡面也休了水泥路。可以了,有些人別一天的只會噴黨噴政府,問題是有,但進步是巨大的。你們瞎嗎?看不到嗎?改一改這好不好都是噴,不分對錯只管噴的習慣吧。路好,垃圾有人(當然,一年12塊的垃圾費)來家門口收。水渠是新修的。我覺得很滿意啦,擱十年前,一下雨家門都出不了。進步相當大啦






滇邊吳啟雲


對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我的看法是,過去幾年得到了很大完善,給村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便利,公路通了,村裡的小汽車愈來愈多,與城市的交往更加頻繁,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發展。

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這幾年國家開始重視對三農的投入和發展,提出了鄉村振興振興發展戰略,鄉村“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城鄉發展差距逐步拉大,貧富差距,階級固化嚴重。整體來說,雖然鄉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但與城鎮相比較而言差距是逐步拉大的。



目前鄉村基礎設施發展面臨如下幾大急需解決的發展難題

一、如何處理好發展與生態的關係

記得小時候,每到晚上都是各種昆蟲和青蛙的叫聲連綿不斷,如今卻只剩回憶。農村生態環境脆弱,很多地方土地資源貧乏。基礎設施的建設破壞了農民賴以生存土地資源,破壞植被。


二、偷工減料,豆腐渣工程讓農民苦不堪言

現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多不合規,難以真正解決好農民實實在在的需求。剛建好的路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問題,使車輛無法通行。田園美化,廁所革命等沒有充分考慮到農民朋友的真切需求所在,盲目採取一刀切。讓農民朋友忍氣吞聲。破壞了農村原有生態系統的同時並沒有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利益。

三、基礎設施後期維護欠缺

現在的農村基本上都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鄉村田園工程,垃圾實現了集中處理,生活用水集中供應。基礎設施看似完備,但由於農村人員流失嚴重,農民生活習慣使然,後期維護欠缺,汪汪謝謝基礎設施成為了一種擺設。有些公路邊上已經雜草重生,道路沒人定時清理和維護,這往往造成道路堵塞,阻擋車輛通行。垃圾同樣亂扔亂放,生活環境惡化。

四、教育停滯,醫療服務還需進一步完善

現在在農村絕大多數小學已經消失,教育資源愈來愈集中於城市,很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陪孩子一起遠離家鄉,踏上漫長的求學之路。在農村生病了由於沒有好的醫療條件,至少也要鄉鎮才能夠看病,對於大多數農村人來說,這是一場艱難的求醫問藥之旅。如果是大病,那一家人基本上就馬上變得雪上加霜,一病回到解放前,即使在有現代醫療保障制度之下,也得跑到外地才能得到相應醫治,一路上的生活開銷就夠一個普通農村受的了!

如今我們國家經過了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國家整體上發展了,但我們的發展差距愈來愈大,鄉村發展大大落後於城市發展。如今,國家開始逐步重視農村,關注農村,也對農村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爭取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但即使這樣,如今農村發展滯後之現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農村發展任重而道遠。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這樣才能讓更多人回到農村,振興鄉村主體在於人,只有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發展真正看到希望所在,人們才會回到農村,發展農村。

只有我們的農村成為人人嚮往之地,讓人們回到農村,給他們希望和保障,那麼振興鄉村也就為時不遠了。鄉村發展起來了,那才叫真正的國富明強,振興中華必將與振興鄉村齊頭並進!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


浪跡天涯環球夢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我談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總得來說,這些年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多成就。

首先,在我們整個市,包括下面的各個縣,道路建設確實下了大力氣,投入很多。比方說,所有農村都通了水泥路,告別了泥濘小路;所有鎮上的街道都鋪上了瀝青混凝土,給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

其次,給我的感覺,環境治理力度明顯加大了。不光是增加了垃圾處理設施,道路兩旁的垃圾桶也增加不少,還有專門的環衛工人。

最後,水利設施的投入也不少,村裡面免費修水塘,縣裡面又增加了水庫。這些對農田灌溉少不了。

當然農村那麼大,或多或少有點遺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村的面貌是越來越好,美麗和諧的新農村一定回實現。

這些是切身感受,不帶半點浮誇,謝謝。


山林小宋哥


謝謝!😂😂😂我能有什麼看法😂一個社總共幾百畝川地種糧的!讓他們建成房產了😂😂😂我能有什麼看法😎真人真事❤️🙏🙏🙏


邵宗祥379


現在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很大程度是越完善越浪費的矛盾。

第一,農村(西部)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第二,城鎮化導致農村空心化,學校這樣的最低要求都沒有的話,那農村的人基本就是老年人。

第三,基礎設施完善對那些發展全域旅遊,、一村一品成功的農村來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大多數並沒有。

第四,現在對通訊(也是基礎)的要求更高,但是仍然有信號覆蓋不到的,更不用說寬帶了,無法滿足需求。

第五,最基本的水電路可能還有沒有完全滿足,其他方面的完善更困難,投入多,受益少,更沒有投入的動力了。

可以深入偏遠農村,高寒山區可能表現得更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