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威海市>荣成市 成山一村

成山镇成山一村位于成山镇中部,成山卫古城东南方,东依古卫城东墙,西与成山四村接界,南与成山五村毗邻,北与成山二村、三村接壤,全村289户,783人,耕地1240亩。


今成山一村曾是古荣成县老县衙、监狱、成山书院、城隍庙、宴公庙、魁星阁、宴公牌坊等的所在地。1930年城区划为五村,成山一村命名为永安村。1950年后,按序号改称城厢一村。1981年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成山一村。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置成山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筑石城,设四门,今成山一村就处在城内南北与东西大街交汇处的南门与东门之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卫置县。乾隆二年(1737年)第一任荣成县知县罗克昌在村西部南北大街东侧建荣成县衙署,此衙署一直使用到1894年,“甲午之战”时被在荣成湾落凤港筏子窝登陆的日军烧毁。后在其址修建监狱。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张畲在今书院街与下崖街交汇处建成山书院。清代170年间,荣成县考中的10名进士,50名举人,463名贡生,大部分都出自成山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年)成山书院改为荣成官立高等小学堂,1913年改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31年改为县立第一小学。
明清以来,成山一村人才辈出。明代有袁氏袁瑶父子保卫朝廷,清末民初有鞠正色父子从教为民,当代有李耀文父子将军为国做贡献。
明成化年间,村中袁氏六世祖袁瑶任江西高安知县时,在平乱中阵亡,钦赐在成山卫给袁瑶建忠孝坊,并赐随父平乱的袁瑶子袁凤翔为蓝城知县。清光绪元年(1875年),成山一村吉市胡同鞠正色,字华秋,考中举人,其父鞠方升是秀才。其子鞠承颖(1872-1944年),字思敏,清庠生,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民国初期山东四大教育家(鞠思敏、王祝晨、于明信、范明枢)之首,时有“南蔡(元培)北鞠(思敏)”之称。辛亥革命时,他在济南参与谋划山东反清独立。事后又回荣成与同道刘培源、曲璜一起,推翻了清朝最后一任知县刘文炳在荣成的统治,建立了荣成县革命军政府。后来他在济南主持创办了正谊中学,任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邓广铭、著名诗人臧克家、作家李广田、电影表演艺术家项堃都曾是他的学生。当年济南市民为纪念这位教育家、辛亥革命先驱,曾命名有思敏街,正谊中学有思敏纪念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鞠思敏被委托续修《荣成县志》,任总编,续志与道光《荣成县志》比,总纲由10增加到16,要目由70增到123。完成了沿革、人物、政治、建设、教育、物产等六卷。后因“七七”事变爆发,续志被迫停顿,后未再继续。此志现称为民国志《荣成县续志》,共六卷(二卷丢失),藏于市档案局。
清末成山书院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是荣成最早的近代学堂,这里培养出了大量著名人才。
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原名刘家语),今宁津镇东墩村人,在这里读高小时就走上了革命道路,毕业后被党组织保送到文登乡师。1978年6月20日,谷牧副总理在任期间,还专程探望他在荣成第一高小求学时的校长唐树尧(今成山一村人)先生。
1930年,荣成县第一个共产党员、革命火种传播者孙继周从烟台返回荣成,在石岛开辟工作,身份暴露后,返回城厢,以县立第一高小为重点,先后发展了曹漫之、谷牧、刘佩忠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曹漫之又介绍了李耀文(原名张锡绅,今成山一村人,原海军政委,上将)、李光熺(原名王骏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18日,曹漫之、李耀文等领导了埠柳乡校起义,把起义队伍带到文登大水泊,编入了天福山起义队伍“山东抗日救国第三军”。成山一村人刘国珩(1916~1939),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北平读书,回乡创办“民众教育馆”,天福山起义后,任胶东抗日办事处主任兼东海警备大队政委,1939年在文登“葛家惨案”中遇害。成山一村人胡保森,1935年与刘国珩先后创办“民众教育馆”“文化事务局”,后到延安学习,结业后分配到部队任团政委,1945年在河北牺牲。

在清代,成山一村不少人去北京开烤鸭店和餐馆饭庄。北京东四隆福寺附近的“便宜斋”,是成山一村刘夕洪所创。据说,当时还是少女的慈禧,经常出入“便宜斋”,与掌柜的打趣说笑,日久熟了,她对掌柜说:“我一旦选进宫,必使你大发烤鸭之财。”慈禧进宫后,每晨冷荤小菜,必有鸭杂等,搭配八样为一饭盒,由伙计送至御膳厨,每盒二两银子。宫廷大臣们摸了底,凡宴请、馈送,烤鸭非“便宜斋”莫取。这样,“便宜斋”便大发了烤鸭之财。随着“便宜斋”的发迹,荣成人络绎不绝到北京经营烤鸭生意。清朝末年,北京大小烤鸭店多达四、五十家,遍布于大街小巷,其中有百分之九十是荣成成山、俚岛人开的。
成山一村地上文物众多。“沙寨子军寨”位于村东北果园后,曾是明清抗倭和守城的军事要地。据史料记载,曾从驻守济南、文登营调来军队防守,现为荣成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物较多是从京城流落来的,也有民间珍藏的,例如清乾隆、道光年间的文书,地契等。李耀文将军结婚时的旧居,今仍保存完好,经常引来村民和海内外游人参观。

「乡村记忆」威海市>荣成市 成山一村


成山古城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