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張海亮:堅守“平遙陣地”的C位“掌門人”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趙家強 梁麗莉)這裡是平遙古城進出的主動脈,這裡是疫情防控“平遙陣地”的重要管卡,也是平遙“內防輸入,外防輸出”的C位。這裡就是G5高速出入口,也就是俗稱的“平遙高速口”。張海亮,就是這個樞紐位置的“掌門人”。

平遥张海亮:坚守“平遥阵地”的C位“掌门人”

張海亮,平遙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長。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臨後,為了守住這道“大門”,身為共產黨員的他連續半個多月帶頭紮在防控一線,從大年三十開始就沒歇過一天;面對家屬的牽掛與擔憂,他無法割捨的仍是手頭的工作……特殊時期、危急關頭,張海亮用行動與堅守,書寫交通民警的責任與擔當。

主動請纓,管控中擔當

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動員令後,張海亮第一時間向大隊黨支部請戰。“張海亮主動請戰到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一點也不意外,他是大隊青年民警的一面旗幟”同事們如是說。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阻斷疫情傳播渠道,根據交警大隊對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張海亮根據轄區地域廣、流量大的特點,認真組織實施交通管控措施。在高速出入口,設置車輛檢查和體溫監測點,聯合防疫、環衛等部門,對必需入境車輛人員實施消毒、體溫檢測、臺賬登記等工作,並對其它車輛進行勸返。在火車站、汽車站、醫院周邊等重要路段,成立機動小分隊開展巡邏管控,全力保障應急、醫護救援通道的暢通。

平遥张海亮:坚守“平遥阵地”的C位“掌门人”

嚴明的紀律是事情成功的重要保障。為了推動防控措施落實,他堅決扛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擔當,迅速啟動戰時工作機制,強化值守應急,嚴格落實值班帶班備勤制度,全力處置疫情期間涉及交通管控的突發事件。對交通管控組交辦的任務,他主動認領、不講條件、快速響應、協調聯動、迅速處置,確保各項緊急任務不折不扣得以完成。在他的帶領下,城區中隊連續奮戰,勸返車輛2000餘輛,保障民生、物資、醫療車輛200餘輛及時通行。

率先垂範,一線上淬鍊

面對突發的疫情,平遙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為共產黨員,張海亮吃苦在前,率先垂範,帶頭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帶動了全中隊人員都能全部堅守崗位。

張海亮所負責的G5高速出入口,人流車流巨大,是平遙聯繫外界的主動脈。1月24日起,他就帶領中隊執勤民警堅守在京昆高速公路平遙出入口疫情防控點位上。工作時間,他堅持天剛亮就早早來到中隊,穿好執勤服、戴好口罩和護目鏡,趕往他的“大門”。工作時間,堅持人不離“口”,困了就在值班室打個盹,餓了就吃桶方便麵,全身心投入防控工作。

隨著疫情的發展,每天經出口進入平遙的民生、醫療物資、醫療救護等車輛不斷會有,張海亮瘦弱的身軀挺拔,在檢查點忙前忙後,來來回回穿梭,重複著車輛信息檢查、人員檢查等相同的動作,不知疲倦。隨著復工、返工時間的到來,為了不讓疫情擴散外出,他的工作量又加大了:苦口婆心勸返存在僥倖心理的車主安心居家。並肩戰鬥的同事們眼中,張海亮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就是大家的主心骨、風向標。

積極作為,服務中收穫

張海亮是個熱心的人,也是個細心的人,在每一次執勤檢查中,他都會提前注意觀察,檢查點哪裡是最佳管控點、如何有效分流交通、怎樣提高通行效率。在他的努力下,檢查點的工作井井有條,好多棘手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2月1日,一輛載有病危人員的車輛經高速出口駛入平遙,該車駕駛人手持轉院證明,心急如焚,要求執勤民警幫助其快速通過。張海亮走上前去了解到該特殊情況後,指揮民警為該車優先登記、檢測,在最短時間內讓該車完成檢測後離開檢查點,並用對講機讓沿途交警注意車輛東西,確保順暢。2月2日,張海亮在檢查點督導檢查時,一位群眾又是手持轉院證明,跑來向他求助:“我的孩子發燒達到40度了,要轉院到太原,求你們幫忙讓我快點上高速!”接到群眾的求助,張海亮特事特辦,立即安排民警對該群眾所乘車輛進行消毒、對全部人員體溫檢測、登記後,開啟“綠色通道”讓該車輛迅速駛入高速。

在同事眼中,他還是“後勤部長”,在大家辛苦付出的時候,總能看到他帶來的絲絲暖意:燒熱水,幫剛換下班的民警倒水、泡放方便麵。看在眼裡,大家熱在心裡。大家知道,正是他的付出,檢查點的民警、輔警才能及時有熱飯吃、有熱水喝,檢查點的各項防控工作才能順利推進。憑依作為,他也收穫了群眾和同事的“點贊”。

疫情就是警情,警情就是命令。連日來,張海亮始終牢記“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一心撲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無論多累,他總是困難時候戰在前,危急關頭衝在前。面對家人的關心和同事們對他的關愛,他說:“當前疫情防控任務重,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無論多難,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勝利一定會到來!”

正是有許多張海亮這樣的好民警設卡“掌門”,截止目前,平遙縣無一例輸出型病例。

平遥张海亮:坚守“平遥阵地”的C位“掌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