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本富:疫情考驗中國經濟三大“韌帶”能力 藍信助力疫後重建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之下,中國經濟將面臨著各種考驗,經濟發展的韌性如何,將取決於供應鏈、管理和交易三方面“韌帶”的能力。”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呂本富出席藍信遠程辦公解決方案暨遠程簽約活動線上發佈會時表示,加強中國經濟韌性需要數字技術進行支持,以藍信等為代表的遠程辦公平臺在特殊時期將發揮出重要作用,能夠強化企業“韌帶”,提升經濟韌性。


呂本富:疫情考驗中國經濟三大“韌帶”能力 藍信助力疫後重建


當前,疫情給經濟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據清華、北大和北京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公司一項對1435家中小企業的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84.91%的企業賬上現金餘額撐不過三個月,能維持六個月及以上的企業只有9.27%。


呂本富表示,當前企業面臨三方面考驗:

  • ▶如何能在不見面的情況下,完成供應鏈上下游的溝通、交付,是考驗企業供應鏈的韌性;
  • ▶如何完成在不見面的情況下,在遠程辦公的場景下,對公司進行全面而高效的管理,是考驗企業管理的韌性;
  • ▶如何完成在不見面的情況下,確保企業交易依然能順暢進行,是考驗企業交易能力的韌性。


“對於一個經濟體或企業來說,要強健供應鏈、管理和交易三方面“韌帶”的能力。”在呂本富看來,加強這三方面韌性都需要數字技術進行支持。


雖然目前市場有很多企業級通訊產品,但藍信展現出了其強大的技術和產品能力,能夠實現可以在無人見面的場景下完成供應鏈溝通及交付、遠程辦公協同和管理、具有法律保障的電子簽約等技術、產品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創新和充分的保障。他說,“藍信不是為疫情而研製的,是恰好在疫情時候產生了巨大的爆發力!”


在發佈會上,作為面向大企業移動辦公平臺的藍信,宣佈向所有企業開放遠程辦公平臺,並將聯合北京市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等40多家聯盟機構和協會,向百萬中小企業贈送價值1000萬的遠程簽約服務,直到此次疫情結束,以期用現代化管理體系強健經濟韌帶,助力疫後中國經濟韌性!


藍信移動CEO路軼表示,藍信作為大企業移動辦公平臺的領軍者,具有四方面優勢:

首先是支持私有化部署,可確保客戶的數據私有化,有效防止信息洩露、外傳的風險;

其次是可以和企業現有信息化系統打通,實現數字化平穩升級;

再次是真正實現移動辦公的一站式平臺,一個藍信,可完成協同審批、視頻會議、遠程簽約、在線直播、遠程培訓等各種功能;

最後是可以支持百萬人以上的超大型組織,能勝任所有超大型集團企業的需求。


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IMF對此“充滿信心”。相信在這次疫情之後,在藍信“遠程辦公+遠程簽約”等平臺的助力之下,國內企業在遠程辦公及數字化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將有顯著的提升。


呂本富:疫情考驗中國經濟三大“韌帶”能力 藍信助力疫後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