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瘋狂之後,還有哪些機會?

<strong>王戰迎:瘋狂的創業板之後,更看好科創板接力機會

有一個統計規律和大家分享,當指數在所有均線之下,進入空頭排列就止跌;當進入所有均線之上,認為進入牛市就到頂。只有去年12月這一波,在均線之上延續一個月,其他所有時候都是應驗。指數在大家猶豫中上漲,在大家一片看好中調整,可能2980附近。另外,疫情畢竟對經濟有一定影響。在3000點之下大家可以接受,如果你拉上去反而不正常,畢竟是救市資金,不是讓市場走牛。我的觀點就是3000之下的位置。


創業板瘋狂之後,還有哪些機會?


對於個股機會而言,我更看好科創板,科創板目前所有的上市的股票都要創新高。

第一、數量少。去年上市以來一共就是83家參與交易,對於投資者好選。

第二、資金量大。散戶資金量大,能開通科創板的資金量不會低於50萬。散戶炒股心裡賭性大,不管價格多高都敢參與。

第三、科創板很難給估值。另一個層面代表想象空間比較大,大家一致觀點是科創板不要看業績,至少暫時不看。沒有重要的依據,估值不好判斷,沒有空間限制,想看多高就可能有多高,上漲壓力就比較小。

第四、許多科創板股票,第一批第二批能上市肯定有他的長處。進入市場一路下跌,完全不合理。一旦科創板出現抬頭,政策給點暖風一吹,表現可能就會越來越明顯。


創業板瘋狂之後,還有哪些機會?


<strong>韓科:看淡指數,精選個股

個人認為,短線不要過於關注指數。目前增量資金進場,短線指數漲幅有點大,調整可能有,但空間不是特別大,不用特別擔心,關注業績好的股票去做就可以了。

關注政策刺激的基建、建材類板塊機會,與疫情相關的板塊有二次行情機會。

近期的風險是:第一、近期獲利盤較多,回吐壓力;第二、復工潮來臨,可能疫情會惡化。

<strong>牟馳敏:績優與科技仍是今年市場兩條最重要的主線

創業板不斷創新高,是主流資金在做,創業板指數代表了科技類個股,科技仍然是市場兩個重要主線之一。

大盤從邏輯上,這麼漲本人覺得比較謹慎,一些基金認為,中央有可能在實體經濟已經受到事實衝擊的情況下,用資本市場用來轉移國內外的壓力,可以抵消旅遊、影視等行業的負面影響,兩相抵之後,可能依然可以保持GDP的一定增長。

個人的量化系統,最近經常出現智能家居板塊,有非常多的資金在入駐,後期保持關注,科技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如相關礦產資源和鋰電池設備,另外中長線依然關注績優股。

創業板瘋狂之後,還有哪些機會?


程立民:聚寶盆與老鼠夾。

鼠年無牛市,就是殺的狠,漲的妖,我們不要想當然。什麼是聚寶盆?我去年說最看好的邁瑞醫療,中新賽克、壹網壹創。個人研究最大發揮方向是次新股和重組股。

節前基金倉位超過88%,88魔咒出現調整正常。我觀點是回補鼠年缺口,然後開始回踩第二支腳,兩會回調。今年比去年漲早一個月,策略是3月15日之前大幹快上,做好投顧服務和市場營銷。一季度報超預期的,加低估值,短線的7%利潤就可以賣,中線的13%可以賣,止損個位數。市場情緒主導,我們要利用情緒。

創業板瘋狂之後,還有哪些機會?


黃杉:暖風頻吹,春筍破土

核心資產依然是未來市場的主流,近期疫情受益的魯抗醫藥等回落,但仍可以從兩個方面挖掘相關機會。第一,目前口罩產能仍未完全恢復,供給不足,而需求依然旺盛,這就產生了投資機會,第二,“宅經濟”引爆的網購、快遞行業,我也比較看好。再比如配送人員如何進行消毒防護,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題材。

孫科科:市場向好不變,緊跟主流機會不動搖

整個市場我認為沒有問題,長期向好。資金不斷流入,加倉明顯,資金看好未來市場慢牛。未來我看好消費,分成避險、可選、奢侈品消費三種。消費領域裡,我覺得可選消費蛋糕比較大。另外,我看好科技方向。基礎軟件、數據應用、線上應用、消費電子等,我覺得可能未來全線開花。對於雲計算我也很看好。但短線漲幅比較大,一旦回調都是中期買點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