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CPI突然攀升,嚇了一跳,真實原因是什麼?

1月CPI突然攀升,嚇了一跳,真實原因是什麼?


1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一則消息,1月份CPI同比增長5.4%,環比增長1.4%。


1月CPI突然攀升,嚇了一跳,真實原因是什麼?


估計,大部分人看起來都嚇一跳,這麼高!


本來,疫情就搞得人心裡不舒服,CPI數據一出來,心裡更是難受。


其實,沒必要過於大驚小怪。


1月CPI突然攀升,嚇了一跳,真實原因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CPI數據就可以看出,進入5月份以來,CPI就一直呈飆升之勢。


其實,這是由二師兄引起的。


進入2月份以來,豬肉價格就一直呈現兩位數的增長勢頭,春節期間豬肉價格甚至超過40元/斤。


1月CPI突然攀升,嚇了一跳,真實原因是什麼?


眾所周知,豬肉價格上漲有兩個導火索:一是非洲豬瘟、二是國內環保整治,一些不達標的豬場已經被關閉。


如果把CPI中的豬肉因素給剔除掉的話,通脹率就遠沒有那麼高了,甚至呈現通貨緊縮的傾向。


1月CPI突然攀升,嚇了一跳,真實原因是什麼?


豬肉價格對於CPI的影響之大,與中國人喜歡吃豬肉有關係。


我們每年需要消費5500萬噸的豬肉,這個數字是全球豬肉消費的一半。而全球豬肉出口的數字尚不足1000萬噸。


也就是說,把所有的豬肉都賣給中國人,也不夠我們吃的。


這就需要,我們自己餵豬。


而餵豬的主要飼料是豆粕。中國的大豆主要靠進口,當然主要的進口國是美國,所以豬肉價格上漲有時候跟大豆價格的上漲也有關係,當然,這次沒關係。


在中國存在豬週期,這跟中國生豬的養殖方式息息相關。


由於經濟的中國特色,生豬的大面積集中養殖,在中國還不能夠達到。這就造成豬肉價格的上漲呈現一定的週期性。


欲打破這種週期怪圈,實現生豬的規模化養殖,減少生豬的價格波動,就得改變當前的生豬散養模式。


在散養模式下,張三家養兩頭、李四家養三頭,只會使生豬價格的波動劇烈。


而實現生豬的規模養殖,必須加大城市化進程。當然,讓老百姓去城市生活,你得讓別人有飯吃,否則跑到城市幹什麼呢?


讓對方有飯吃,就得給予對方更多的工作崗位,而只有加速工業化的進程,才能釋放更多的工作崗位。


所以,我們最終把視線放到工業化進程上面。


當前,我們正面對疫情,個人認為,這不失是一個工業升級的好機會。


還記得嗎?2003年的非典,開啟了中國互聯網的熱潮,那麼2020年的疫情,很可能開啟信息化、智能化的新進程。當然,說來容易做來難,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1月CPI突然攀升,嚇了一跳,真實原因是什麼?

1、我們要解決與美國的金融戰難題。4月1日,我們將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這對於我們是機遇也是挑戰,用好外資就是蜜糖,用不好外資就是毒藥。


2、進一步出清債務。2015-2016年的大放水,使得2019、2020年部分企業面臨債務違約問題。這些債務不僅包括企業債、公司債也包括地方債。今年,一定會有部分公司出現債務危機,但是我們的貨幣政策並不能因此出現傾斜,只要出清這些問題,我們的金融體系才會更加健康。


3、國家治理能力進一步優化。本次疫情也是檢驗國家治理能力的一個試金石。治理能力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跟前面提出的“四個現代化”還不太一樣,他牽涉到制度、精神與人的層面。


不管怎麼說,正如權威人士所說,中國經歷L型,大概率事件我們處於L型的一橫,只要再加把勁,一定能夠實現超越。


中國加油!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 新一代經濟學人(leonbaiyunli),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